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公讳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其笔名很多,有卖姜翁.壶、一弧道人、弧道人、双髻外史,祷杌外史等.晚年居衡阳西乡(今衡阳县曲兰公社竹花大队、湘西大队)石船山下,自称船山老人,或船山老农、船山遗老、船山病叟,后  相似文献   

2.
海宁王观堂国维,吴县孙益庵德谦、钱唐张孟劬尔田,民初同居申江。三人者皆为沈寐叟曾植所赏,目为“海上三君”,寐叟赋诗所谓“三君一时隽吴会”也。然三人学各不同,邓文如之诚作《张君孟劬别传》(见《遁堪文集》附录)伦之曰:“国维或有创见,然好趋时,德谦只辞碎义,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师(1895-1990)字芝生.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他的故居座落在唐河之畔的高台上.沃土千里,一望无际,清澈的唐河蜿蜒而逝.  相似文献   

4.
冯友兰师(1895-1990)字芝生.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他的故居座落在唐河之畔的高台上.沃土千里,一望无际,清澈的唐河蜿蜒而逝.  相似文献   

5.
宋词中有大量的钓叟形象。钓叟形象在宋词中具有深层的内涵,文人在看透尘世、遭受贬谪等题材的词中借钓叟形象营造出不同的意境,赋予这一形象不同层面的隐逸情怀,映照了宋代文人的独特审美体验。这一形象是在宋代特定的时代背景、诗学传统的继承性和词人自身遭遇等的合力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白族异源同流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迄今为止,有关白族族源问题的讨论,尚未得出一致的看法.本文在总结诸家学人关于白族起源研究的基础上,对白族多种源流的形成及其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提出白族异源同流的概念.认为白族的发展规律为明代以前汉族白族化,明代以后白族汉族化;白族是以"洱滨人”为主体,不断同化或融合西迁的焚人、蜀(叟)人、楚人、秦人--汉人以及周围的一些民族的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白族源于滇僰、叟、爨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白族来源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藏缅语族诸民族的来源研究的课题中,本文认为,“昆明”是汉、唐间西南的大族,唐、宋称之为“乌蛮”,其主要部分在元明以后又称为“罗罗”,他们是今天彝族先民的主体。而与之相对并行发展的“滇僰”、“叟” (“爨”)、“白蛮”(包括“西爨白蛮”)、“民家”,则是今天白族先民的主体。滇僰、叟、爨三者是不同时代对于同一族体的不同称谓。云南地方史和民族传说历史,是经过千百年的社会政治变迁和各种文化渗透的产物,它始终曲折地、顽强地反映了一个历史事实,即白族源于滇僰的实质尚沉淀于后人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8.
王汝涛先生主编的《太平广记选》为我们了解汉代至宋初的文言短篇小说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该书校语和注释都还有许多疑问需要进一步探讨.笔者曾专门就此撰写过两篇文章,今再对其中的若干处疑问加以辨析,供研究者参考.[春生之鱼]《东方朔》(P10,出《洞冥记》):“东北地有芝草;西南有春生之鱼.”注:“春生之鱼:后文没有交代,不知何所指.后文只言‘草’,似乎与芝草一样,春生之鱼也是一种使人不老的仙草.”  相似文献   

9.
舜帝在“五帝”中以“孝德”著称。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帝的父亲瞽叟是个盲者。多年来,大多从此说。本文从四个侧面提出质疑,认为舜父瞽叟可能不是盲者,而是职掌祭祀的一位乐师。  相似文献   

10.
理事长:段俊翻理事长:曲志超钟家禄李阿夫王步美顾向:徐以达黄健芝刘兆荃秘书长:曲志超(兼)J翻秘书长:吴智宇(兼)迟中国(兼)王家震(兼)常务理事(十四人按笔划为序) 王步美孙水士迟中国曲志超李阿夫李国伟 段俊钟吉生钟家禄赵宗元唐爱生理事(三十四人按笔划顺序) 王步美王家震刘  相似文献   

11.
子固宗兄得宋拓禹碑旧本、余既详为之跋矣、迩来临摹将近百通、维妙维肖释文(?)古、亦发前人所未有、用昌黎謌均以张之、丙辰中秋后蓼园七二叟书定王台下螬李居、韩公昔篹淮西碑。点窜二(典攴)文字奇。禹碑傥未得纸本。安识鸾飘兼薤披。碧云崖拓  相似文献   

12.
木·假·山     
木假山是先祖雪堂公所秘藏中的一件奇品。为什么目为奇品?因公所藏大都为甲骨、铜器、书画和石刻,此独为明代木雕,本非公措意搜罗之物。以背有乡先贤倪文正公(元璐)题铭及吴桥范忠贞公(景文)及长山刘相国(鸿训)名印,故极珍视之。作群山环抱形,上有楼阁及亭塔,极苍郁之致,特不知雕镌者姓名耳。记家有拓墨裱本一轴,有沈寐叟题句,已忘其词,乙酉后入劫灰为可惜。  相似文献   

13.
从晚明社会思潮看《灌园叟晚逢仙女》的真义冯保善《灌园叟晚逢仙女》为冯梦龙“三言”中名篇,并见《今古奇观》卷八。在当代,它不仅是首部被搬上银幕的明代短篇小说,还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这篇名作究竟昭示了什么样的思想主旨?论者一般认为,它表现了对真善美的歌颂与...  相似文献   

14.
张谓是中唐时代著名文人,与其年辈相当且曾一同在湖南观察幕下作刺史的元结写过一篇《别崔曼序》,是研究张谓生平的重要材料之一。元结在《序》中言:博陵崔曼,或叟所为,游而辨之,数月未去。会潭州都督张正言荐曼为蜀邑长,将行,叟谓曰:“……张公往年在西域,主人...  相似文献   

15.
冯友兰师(1895-1990)字芝生。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他的故居座落在唐河之畔的高台上。沃土千里,一望无际,清澈的唐河蜿蜒而逝。旖旎的风光,中原的水土抚育着他,度过了他的幼年时代。1911年他进入开封中州公学中学班。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1919年获公费留学,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哲学。毕业后获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至开封中州大学(现名河南大学)任哲学系主任、文科主任。1928年清华学堂改为清华大学,芝生师来清华任教授。翌年,成立哲学系,任该系主任。1931年,任文学院长兼哲…  相似文献   

16.
汪廷讷     
汪延讷(约1569~?),字昌朝,号无如、坐隐先生、无无居士、全一真人、松萝道人、清痴叟。休宁松萝山后汪村人。  相似文献   

17.
李睟光(1563-1628),字润卿,号芝峰,生活在朝鲜十六七世纪即朝鲜朝明宗、仁祖年间.于1588年中进士第,历任修撰、右承旨、大司成、都承旨、工曹判书、大司宪、吏曹判书等职.从他留下的大量的文章与诗学文本来看,他是朝鲜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诗人、文学批评家.  相似文献   

18.
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的重要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萨满文化.文章以伊玛堪名篇《香叟莫日根》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文本中多次提到的神灵、神鹰、神树、萨满仪式四个萨满相关主题词,通过分析其在作品中具体出现的情节或位置,结合其内容尝试提炼总结出伊玛堪中的萨满文化特征,以期对赫哲族的萨满文化做出更为细致的剖析.  相似文献   

19.
南宋诗坛有尤、杨、范、陆四大家之称,而影响最广、成就最大的则是杨(万里)和陆(游)。他们两家被看作是南宋一代的诗界巨擘。刘克庄甚而将杨陆与唐之李杜作了比附:“放翁学力也似杜甫,诚斋天分也似李白”仿佛双峰并峙,两水分流。他有一首《病起》的诗称:“诚叟放翁几日死,著鞭万一诗肩随”,表示了他——也可以说代表南宋一代诗人——对杨陆两家的崇拜。这是定论,自可无疑。  相似文献   

20.
人物简介     
《青海社会科学》2009,(5):F0003-F0003
宋玉寿,男,汉族。号愚叟。1939年2月出生于青海西宁。1988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大,同年加入西宁市书协、青海省书协、现为中国西域书画摄影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楷书郜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