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辛亥革命爆发后,陕西革命人士积极响应,组建陕西靖国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运动。陕西靖国军在陕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势力,抗击着数倍之敌并取得了多次重大胜利,在陕西这块神圣的革命之地上创造了八省战阀的盛举。由于自身的局限和外部因素的限制,陕西靖国军最终未能摆脱失败的命运,但对陕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失败前后,孙中山的思想和实践发生了巨变,从认为共和建立则革命使命完成,到最终服膺于苏式"党国"模式。这两个不同的孙中山,究竟是孙自身的突变和断裂,还是历史和现实逻辑的必然结果?辛亥百年,传媒热心,带动相关领域之外的很多朋友也来关注辛亥革命、民国肇建。而关注辛亥革命、民国肇建,自然会关注在此一而二、  相似文献   

3.
父母双亡的陈粹芬,自从1891年认识了比自己大七岁的孙中山之后,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她经常给革命同志洗衣做饭、传递密函,甚至从事秘密运送枪支弹药之类的地下工作,是革命先驱孙中山的第一位革命情侣。  相似文献   

4.
“一切学术凡有助于提高我革命的知识及能力的,我都用来作为研究的原料,以组成我的革命学。”在漫长的革命、流亡与从政生涯中,孙中山先生始终没有放弃读书,“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是他的信条。”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纪念孙中山先生。  相似文献   

5.
我们今天回过头看,1912年仍然是中国最有希望走上宪政的历史时刻.关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更确切地说是中国宪政事业在民国初年失败的原因,教科书上早已用真理般的语气作了表述.与它非常接近但更早的表述,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在其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上说的,是由于没有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了解本身职责的政党.  相似文献   

6.
《中外书摘》2014,(5):80-81
邓铿,字仲元,原名仕元,清光绪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生于广东省,1910年筹划广州起义,失败后出走香港。同年11月9日广东军政府成立,任陆军司司长兼稽勋局局长。1914年,邓铿追随孙中山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任军务部副部长。1921年明,任广州军政府第一师师长兼总司令部参谋长。1922年3月21日邓铿从香港返回广州,在广九车站被刺。  相似文献   

7.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鉴于过去长期依靠旧军队进行革命而屡遭失败的教训,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总理孙中山在改组国民党的同时,为“建立革命军,以挽救中国的危亡”,根据国民党一大决议,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上,在苏联的大力帮助下,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也称“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相似文献   

8.
高岗浮沉录     
贺吉元 《老年人》2006,(2):40-41
高岗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过贡献,曾经地位显赫,权倾一时。然而,他最终被日益膨胀的私欲埋葬,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高岗,陕西横山人,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受党的委派到甘南做军事工作。很快,他同刘志丹、谢子长一起开创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  相似文献   

9.
徐鹏 《现代妇女》2014,(11):436-437
大革命失败后,在"八.七"会议的指示下,陕西省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也进入到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新时期。从最初的清涧起义到南梁游击队的建立,再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陕北地区的正式创建。正是因为陕北的共产党人拥有自己的军事力量,他们才开辟了陕甘地区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0.
武昌起义爆发后,正在欧洲进行革命宣传和筹集捐款的孙中山先生,立即兼程回国,途经香港,将于1911年12月25日到达上海。这一消息传到南京,独立的各省代表一致推选孙中山先生出任临时大总统,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清廷对抗。孙先生能否平安到达南京就职,事关中国革命大业,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中国,"革命"似乎并不是一个"好词"。《周易》所谓"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总觉得有强辩意思在。直至孙中山出,"革命"渐成为一个具有正面意义的新词。这是孙中山的伟大贡献,也是后来国民党史观建构的基础。由此检视国民党主导编写的近代史,革命,包括洪秀全的太平天国,都与正统史学渐行渐远,清政府、满洲贵族承担了中国落后的原罪,孙中山、革命党成为救世主,晚清叙事逐渐脱离正统史观、王朝史观,叙述主线不  相似文献   

12.
迪夫 《炎黄世界》2011,(8):32-33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中,我国著名雕塑家曹崇恩教授出于对孙中山先生的无限景仰之情,把他历年来创作的分散敬立于国内外大型的10多尊孙中山像按原尺寸复制集中,分别在广州辛亥革命纪念广场、中山市翠亨孙中山故居展出。人们在瞻仰孙中山先生光辉形象的同时,也发现曹崇恩教授对创作孙中山像情有独钟,是目前国内创作孙中山像最多的雕塑家了。  相似文献   

13.
马力 《当代老年》2009,(5):25-25
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之后,抛弃了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和新三民主义,国民党党内开始进一步分化。以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继承了孙中山爱国和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坚持三大政策的光荣传统,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和支持下,与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岁寒三友图》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4.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联共(布)为了纪念与他的友谊,于同年9月在莫斯科创办中国孙逸仙劳动大学,简称“中山大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7月26日,国民党中央声明“取缔”该校。同年10月,改为专门培养中共干部的学校。1929年秋,另一所学校——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大”)的中国学生并入中山大学,学生最多时约有五百人。  相似文献   

15.
为中国共和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这句话是孙中山说的,指的是与他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陆皓东。 孙中山出生手广东香山县翠亨村,陆皓东和他是同乡,两人自少年时代就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他们曾经结伴到香港求学,双双接受基督教的洗礼,又一起到天津向李鸿章呈上孙中山写的雄心勃勃、匡救时弊的《上李鸿章书》。他们也曾携手去北京考察,切身体会到皇朝的腐朽。  相似文献   

16.
南京中山陵庄重雄伟,但令人遗憾的是,孙中山这样伟大的革命家的陵墓却没有墓志铭。 陵墓竣工后,树立墓志铭,概述孙中山革命一生,抒发国人敬仰之情,这在当时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治丧委员会考虑再三,认为惟有与孙中山交谊密切且国学功底极深的章太炎先生能  相似文献   

17.
吴志菲 《老年人》2010,(2):38-39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孙中山一生多次到过香港。香港是他年轻时的求学之地,也是他革命思想萌芽和革命事业发轫之地。可以说,孙中山的一生与香港有着不解的情缘。  相似文献   

18.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其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都与苏联打得火热。为“纪念”孙中山,也为了更好地“支援”中国的革命。苏共决定在莫斯科开办一所以孙中山命名的大学,为中国革命培养更多的“人才”。是年秋,学校开学,首批有三百多名中国学生入学。学校开办时,全称是“中国孙逸仙劳动大学”,简称“孙逸仙大学”或“孙大”。1927年,国共分裂后,又改名为“中国孙逸仙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相似文献   

19.
华侨对辛亥革命提供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如孙中山所说,“此次推翻帝制,各埠华侨既捐巨资以为军费,而回国效命决死,以为党军模范者复踵相接”(1916年致海外革命同志书)。孙中山还说过许多类似的话,其中流传最广的一句是:“华侨是革命之母”(见张永福《南洋与创立民国》)。从根本上说,中国革命固然是中国社会的产物,它的主要条件是在中国社会里面孕育成熟的,但是孙中山用这句形象化的语言来比喻他的革命活动是从华侨里面开始,革命团体的第一批成员和最早的赞助人就是华侨,华侨在革命活动中建立了辉煌的功绩,对于促成辛亥革命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有充分根据的。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董必武同志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也说:“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的强有力的支持者。”现在缅怀华侨这一段光辉历史,当还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生主义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孙中山革命纲领中关于社会革命的纲领内容。民生主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对西方理论的借鉴,更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怀。民生主义自提出以来,就与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一道,共同汇进民主革命的洪流,它丰富了传统民生观,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加深对它的探究,对当今的民生建设启示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