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晶 《现代交际》2014,(7):42-42
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更要着重去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分配不公平,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古代学者早就对公平正义有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追求,对当今我们研究公平正义的问题仍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正义是对一定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现象的一致伦理认定和评价,具体表现为对一定社会的性质、制度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章程、惯例等的合理性和合理成分的要求和判断,以及对稳定、优化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教育投资的城乡差异、教师配置的城乡差异、学校分布的城乡差异和学校物质条件的城乡差异。因此,在解决城乡教育差异的问题上,必须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即提升教育改革过程中坚持教育公平正义的意识,建立公共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制度保障,建立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机制。进而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实现城乡资源共享,相互协调、共同发展,落实二元结构下城乡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反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唯心主义公平正义观,提出社会经济基础是公平正义的决定因素,消灭阶级和私有制是公平正义的根本要求,人的全面自由解放是公平正义的终极目标,从而实现对唯心主义公平正义观的超越,建立起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公平正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卫龙 《现代妇女》2014,(5):259-259,261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点,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缺少公平正义就难以完成和谐社会的建设任务,而且达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是现阶段人类一直追寻的发展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本文主要对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构建过程所存在的不公平公正现象进行分析,且就如何将公平正义融入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望能够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公平正义的推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公证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其核心理念就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理念内涵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整个社会生活理性与目标。公证是维护公平正义的一项具体工作,是依法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公正工作具有普法教育、监督与桥梁、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依法公证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思路为:建立公证文化、建立规模化公证处、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治理的高度     
1997年9月,一个关键性的词汇"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首次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由此拉开了改革中国国家治理、国家与社会、国家与民众关系的宏大序幕.实现这个跨越,我们用了10年时间.10年后,在中央党校的大礼堂,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这10年划上了一个句号.  相似文献   

7.
治理的高度     
1997年9月,一个关键性的词汇"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首次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由此拉开了改革中国国家治理、国家与社会、国家与民众关系的宏大序幕。实现这个跨越,我们用了10年时间。10年后,在中央党校的大礼堂,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这10年划上了一个句号。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多次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其中国企薪酬管理改革无疑是国企改革的重点。薪酬管理能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职工满意度和劳动生产率,是支持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和实施总体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2018年5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改革要突出工资分配的市场化,兼顾效率与公平、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为解决该问题,本文首先剖析了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然后结合相应政策文件,尝试探索国有企业薪酬管理解决思路,最后就决定工资总额机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做好老龄工作,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刘亭美 《现代妇女》2013,(12):199-199
社会公平正义,是古往今来备受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曾深刻地阐述了公平正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当中,应该深刻理解社会公平正义的时代特色和内涵,准确把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有力手段,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深入了解并科学分析无锡市目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需求,是有效落实党和国家及无锡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精神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一个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障碍,也影响到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建设。本文试通过对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调节垄断行业过高收入,深化税制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等对策,以期对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包容性增长:中国经济从量变向质变切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正当其时。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社会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包容性增长”,就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而言,关键是如何将这一概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中。倡导包容性增长须去经济增长的GDP化;践行包容性增长必须优先开发人力资本;强化包容性增长需要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包容性增长需要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包容性增长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包容性增长需要始终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李同贺 《现代妇女》2014,(12):I0028-I0029
弱势群体是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负面产物,该群体的生活状况直接制约着我国社会公正的实现程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因而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应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1971年,美国学者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问世,该书深刻探讨何为公平正义,特别是其中“正义的第二原则”展现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对保护我国弱势群体权益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我们应当以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导,积极研究和阐述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所蕴含的理论意义及其对中国当代社会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杨琪 《现代交际》2012,(8):50-51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点内涵十分丰富.它是社会政治哲学、道德哲学所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水平的高速增长和效率的提高,公平相对被忽视,社会矛盾多元化、复杂化并呈现蔓延趋势.与自身实际相结合运用与发展马克思公平正义观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7.
曾禾 《老人天地》2014,(10):4-5
改革总体部署已全面展开,一批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以破竹之势,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重点就是建立改革基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院士制度改革、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半年多来改革"组合拳"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一些直接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你看我看     
《老人天地》2010,(11):8-8
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 ——温家宝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时总结了他的四点政治愿望,并且说:“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在我能力范围内,贯彻我的理念,加快政治改革的步伐。我想用两个词来表达我的决心‘风雨无阻,至死方休’。”  相似文献   

19.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然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所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0.
无酬家务和照顾工作在男女之间的不均分配,阻碍了《千年发展目标》中性别平等的实现。妇女运动强烈要求,新的全球发展议程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使得各国政府重新调整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真正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