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机械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必然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保障平稳和顺利地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村劳动力 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存在。要开发 农村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 稳定转移,必须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以提高劳 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大批生 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实用人才,促使农村劳 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促进农村 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尤其是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极其严重。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众多企业倒闭,有些企业由于规模的缩减和生存的需要,裁掉大批农民工。这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愈加严峻。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基层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本文通过文献法、实地观察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和解决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过程,缓解了农村经济、社会等矛盾,降低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风险,这对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丹 《职业》2011,(24):27-28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预测:今后10年,我国每年将新增加劳动力1000万,大约1.2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还存在着2000多万隐性失业者;此外每年还有数百万下岗职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6.
黄娴  李麟 《职业》2016,(25):74-75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农村中职学校须立足农村、面向农民,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相似文献   

7.
张军 《职业时空》2005,(18):64-65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都将存在着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将庞大的理论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无疑是一个难题。而教育培训是使我国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合理流动和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途径。劳动力市场与教育培训的关系对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问题西方理论界讨论得比较多,对有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分析具体有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等。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与角度探讨了教育培训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一)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教育是解释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取收入最主要的变量,一个人的教育成就与其终生的工资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劳动力市场是媒  相似文献   

8.
王维 《职业》2009,(30)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工业的迅速发展,制造业出现了大范围的用工荒问题.而且这种趋势日渐蔓延到中部省会城市,但在中国农村依然存在着上亿的剩余劳动力。最近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农村劳动力市场不完,以及妨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种因素的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变得更加严峻。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若干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深入分析吉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现实情况对推动吉林省的经济、加强政府责任、促进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主要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规模、文化程度、性别结构、转移流向、转移的途径、农村劳动力的从业结构这六大方面,深入分析吉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总结转移与就业过程中显现的特点,通过分析研究从整体上把握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但这些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提升从业岗位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转移,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笔者所在技工学校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2.
肖文泉 《职业》2007,(19):53
一、就业形势严峻 1.就业形势严峻 (1)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导致就业压力大; (2)体制转轨的艰巨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 (3)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状况,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市转移问题; (4)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劳动力结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越来越快,在农民全部收入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还受到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困难,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偏低、增长缓慢等因素制约。要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克服这些制约因素,为农村劳动力顺畅转移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我国农村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大好机遇,迎接挑战,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又是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新时期,新的形势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把人口数  相似文献   

15.
王飞 《职业》2007,(29)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目前,我国有4.8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富余劳动力1.5亿,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余万,富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的任务很重。一、培训转移现状面对现实情况应树立"输出富余劳动力,引进先进  相似文献   

16.
潘景霞  朱景丽 《职业》2011,(26):114-114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优化专业结构,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为服务地方经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几年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2190人,考核鉴定合格率100%,安置就业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范金文 《职业》2016,(22):40-4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着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发展战略以及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经验,提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梁永郭  徐俪 《现代交际》2010,(8):71-71,70
正确处理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制度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关系,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条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须与农村土地制度综合进行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抚州市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群体也愈来愈大,加剧了农村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输出,从而给大量本地企业带来了招工难等问题,因此,鼓励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对于抚州发展工业经济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美娥 《职业》2001,(3):6-9
一、就业形势的现状与发展 (一)就业形势的现状 从总体来看,我国就业问题是困难和希望并存,困难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从总量上来说,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存量过剩的国家,而且每年又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此外,我国的农村有着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城镇地区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由于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隐性失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因素无疑使我国原来就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第二,我国经过了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后,目前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等都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