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盛凯 《职业时空》2009,5(10):144-145
江南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生活富庶,是风流蕴藉的温柔之乡,更成为无数理想主义文人对美和诗意的追求与依恋。于是,在中国古典诗词作品中,唯美的江南不断被得以呈现与赞美。江南,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洋溢着自由的诗情,成为中国文人永远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桥是跨越水域(江、河、湖、海),水谷或地面空间,供人、畜和陆地交通工具通行的一种跨空建(构)筑物.中国古代桥梁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本文力图在中国传统诗歌和绘画作品中,寻找桥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西方美学法则为依据,并在中国传统诗词与绘画的视野下论述中国桥梁的自然之美、造物之美.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古典诗词之所以能够历经岁月的磨练而不失其颜色,我国古代诗词之中所蕴涵的悲剧意识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将以我国的古典诗词为具体案例,探讨我国古代诗词之中的几种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4.
陆小玲 《职业》2012,(15):130-131
中国诗词简约而不失丰富,含蓄而不失形象,轻灵而不失厚重。这些特质使得诗词的语言具有了暗示性,而暗示性是借助诗词语言的词性、意象、标题、注释等来传达其极耐寻味的内容和情感的。  相似文献   

5.
6.
古典诗词文化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在高职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诗词鉴赏模块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需要教师加强研究和实践,通过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来优化高职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同时为学生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高职开展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工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由于古典诗词的含蓄性、陌生化特点,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对古典诗词心生排斥感。实际上,古典诗词充满情趣和美,正如蔡振楚、龙宿莽两位先生说的那样"诗如才子,词如佳人",古典诗词虽然"为人深沉",但只要以真诚的态度与他展开对话,他们会给你以美的享受和满腹才华。  相似文献   

8.
李远城 《现代交际》2014,(12):38-39
本文着重从模因论来分析中国古代诗词在现代的传播,尤其是分析古诗词在广告、新闻、影视、现代文学作品、商标和旅游中被成功复制和传播的原因、方式和规律。模因论为中国古代诗词的分析和运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于更好地推广古诗词作为强势模因在现代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曲伟 《职业》2014,(36):139-140
古典诗词欣赏对于提高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通过配乐吟诵、放声歌唱、登台表演等教学形式,更好地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古典诗词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学习古典诗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古人云:“美入之光,可以养目;智者之诗,可以养心。”  相似文献   

11.
王国庆 《职业》2016,(20):126-127
在基础文化课整体“失重”的情况下,古代诗词教学已不能再像小学初中那样以背诵和词句解析为主。本文从诗词的“悲剧风格”出发,就“悲剧美”在古代诗词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阐述,在对教材中诗词“悲剧美”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这一教学思路对学生净化心灵和成长人格的意义。旨在以其“悲剧美”来展现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找到一条使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活也变得多元化。初中生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他们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敢于创新。这样的新新人类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会喜欢古代的诗词呢?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程度,学习情况,背诵情况,及以后学习古诗词的态度又是如何呢?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问题,我亲自走进初中学校随机选取了300名学生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3.
职业中学培养目标的独特性决定了在语文诗词教学方法上与普通中学同中有异。一方面继承传统的诵读方法,另一方面,淡化对字词句的分析,注重美育。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既增强了古诗词欣赏的直观性、情境性,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并通过诗歌朗诵小组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的诵读能力内化为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真正的促使人“全面发展”,文中以古典诗词立体化教学法为例,提出立体化教学法的理念和原则以及要点,并总结名词、动词片段的联缀法,意象、意境分析法,诗词意思改写或转译法,还原艺术生态法等经验和方法,为教学界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立平 《职业》2015,(2):135
本文就近几年高考题对诗歌常用的传情技巧做简要介绍,以期提高考生在诗歌类题目的得分率。  相似文献   

16.
梁秋生 《职业》2013,(6):59-61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诗词中的用典更是引人入胜的亮点。用典的恰当使用,可以起到简化文字,深化主题的作用,用典就如珍珠让诗词更加光彩夺目,文情隽永。本文对诗词用典的类型与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经受了上千年的风霜洗礼,我国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极富中国韵味,它将我国广博深厚、绚烂旖旎的古老文化向世人展示,它的内容在技艺、纹样、形制、图案与色彩上,展现了我国独特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将服饰产生过程中形成的时代风貌展现给了世人,极具时代意义与历史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纳兰性德是满族中一位笃好汉学而卓有成就的文人,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其诗词既有汉家风范,亦不失满族风情。在纳兰性德身上,满汉文化不再是对立的、冲突的,而是妥帖地融合在一起,融入他的血液,是清初满汉文化融合的一个典型代表人物。现从纳兰诗词中所体现的汉文化及满文化分析其诗词中的满汉交融。  相似文献   

20.
诗词书画     
《老年人》2011,(12):48-49
望海潮·重九赋感刘骏永西山红了,渌江清了,霜枫渔火嫣然。雁字回时,炎威褪后,茱萸喜插团圆。"十二五"开篇。引樵歌牧笛,俚咏村言,市颂城讴,繁弦急管奏钧天。三千养老俸钱,倩龟年作曲、太白裁笺;篱菊捧觞,木莲荐酒,难尽隆恩笔砚间。猎猎赤旗悬。任凌空眺远,极目龙山。未必孟嘉落帽,敌我晚霞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