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日的暮色一点点渲染着燕园,金黄的色调从绚烂慢慢变得沉静而温柔,仿若油画中的安详与柔和。静谧的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院在仲春中正讲述着一个有关艺术、有关美、有关生命之光的故事,正等待我们走进一位写实主义油画艺术家--迟恒滨的内心深处,探索每个人生命中独有的传奇。  相似文献   

2.
为官之境界     
为官之境界张学童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  相似文献   

3.
人生的境界     
人生的境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一)自然境界——最低级的,了解的程度最少,这一类人,大半是“顺才”或“顺习”。(二)功利境界——较高级的,需要进一层的了解。(三)道德境界——更高级的,需要更高深的理解。(四)天地境界——最高的境界,需要最彻底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人就像一张DVD光盘。A面,最吸引人们的眼球,是呈现给大众的绚烂的广告面;B面,刻录的故事肉眼看不见,其实内涵更丰富。  相似文献   

5.
刘兴旺 《人才瞭望》2006,(10):86-86
一个卓越团队中的平凡英雄,为人处世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但是又避免产生矛盾,被认为具备柔韧的圃队精神。他(她)懂得收敛自己身上的棱角和锋芒,知道自己的良知和责任,有自己的符合社会道德的原则。他们总是一副大智若恿的样子,外表糊涂之极,内心明白之极,事事算大不算小,达观、大度、不拘小节。  相似文献   

6.
江岸 《人才瞭望》2011,(12):75-75
"老废物"式的管理之道,才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深藏不露,在幕后牢牢把控大局。贾母达到了这一境界,可惜,她选错了人。《红楼梦》里,自称"老废物"的贾母却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老子《道德经》里谈到治国管  相似文献   

7.
小大之辨     
《逍遥游》一开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开篇即给我们说“大”。接下来,大鹏(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冥灵(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椿(八千岁为春,八干岁为秋),彭祖(以久特闻),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连绵出场,都是大人大物大境界,弄得我们滚滚红尘中的小人物目眩神迷,妒羡不已。  相似文献   

8.
kuling情结     
1992年8月21日中午12:30,一架乳白色波音737飞机呼啸着冲向蓝天。穿云破雾,飞往中国东南历史名城福州。这架客机中有两位不同寻常的乘客——侨居美国的英国友人伊丽莎白·嘎登勒和《啊,鼓岭!》的作者钟翰。此时此刻,一份浓浓的情感在他们心中激荡,一段绚烂多彩的旅程也在这千里飞行之始展开。  相似文献   

9.
王涛 《人才开发》2011,(8):62-63
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者,皆是修养较高之人。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其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之高,令人仰慕。一个人立身于世、成就大业,需要在加强修养中把握方向、提升境界、涵养人生、树立威信、保持自律。  相似文献   

10.
10块与7毛     
这个上午,我笑眯眯地给了一个人10块钱,但凶巴巴地从另一个人那里要回来7毛钱。是两个人与我的关系有亲疏之别吗,是我的心情像五月的天空骤变吗?都不是,是我与那两个人发生短暂关系的境界不同。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时期,教育界的同仁们都在努力追寻职业幸福和提升教育境界,本文首先结合实例从5个方面来分析李镇西的教育幸福来源,其次从2个方面解读李镇西的教育境界。目的是给处于职业倦怠期的教师们带去一缕滋润心田的春风。  相似文献   

12.
肖兆权 《人才瞭望》2008,(12):65-66
识人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只有准确地识人,才能合理地用人,事业才能兴旺发达。识人境界的高低,直接考量着组织工作干部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识人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源于事”,考察的是人所为之事和行为表现,谓之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第二种境界是“识于人”.聚焦的是人的个性特质和德才素质,谓之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第三种境界是“归于势”.关注的是人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趋势,谓之日“见微足以知萌,见端固以知末”。这三种境界也反映了识人走向成熟的三个必由阶段。  相似文献   

13.
朱光潜先生认为“移情说”是指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他还认为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只有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才能把自己的情感、知觉等转移到社会、人生或自然之中,与之共鸣,产生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温而厉     
“ 温而厉”一词取自《论语·述 而》:“温而厉,威而不猛, 恭而安。”另外,同书《子张》中也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后者可视之对前者的说明。俨然乃端庄貌;温即平和,不轻易发怒;厉,一般解释为严肃,严厉,其实还应包括果敢、迅猛的意思。这“三变”讲的是“君子”应具备的素质,似乎更适合对将帅的要求。 温与厉是对立的,但古人却要求“君子”(含将帅)将二者和谐地统一于一身,使温与厉相济相泄,做到温而不弱,厉而不暴。 古人追求的是一种将帅温而有威的境界。将帅过厉,不“温”,易怒,是一…  相似文献   

15.
声乐演唱属于一门表现艺术,由声与情的紧密结合来体现歌曲的思想情感。声是情的基础,情是声的灵魂,声音与感情以歌唱技巧为纽带,相互结合,不断完善,以此来达到理想的演唱境界。  相似文献   

16.
标准     
佚名 《人才瞭望》2014,(1):96-96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相似文献   

17.
内心和谐是人的一种良好心态,是高层次的人生境界,是生命圆满的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将人放在了突出的地位,人的内心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追求。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而数学教学更应该注重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与最高境界,本文就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哲学家非常强调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简单地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相互统一。培训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培训师和被培训者都应当追求这个最高境界。对于培训师而言,他们所讲的知识不宜照搬书本,而应该来自于自己新身经历的实践感悟。  相似文献   

20.
激励和惩罚是常用的管理手段。激励是对员工行为的肯定,是正强化:惩罚是对员工行为的否定,是负强化。在日常管理中往往是激励和惩罚并用,努力做到赏罚分明。但是有的领导只善于激励,不善于惩罚。员工犯错误时,惩罚是应该的、必须的。惩罚的目的是让员工认识错误.改进工作。惩罚的最高境界在于让受罚者心存感激,并加倍努力。如何使惩罚转为激励,变惩罚为鼓舞,让员工在接受惩罚时怀着感澈之情,进而达到激励的目的,是每一位领导应努力做到的。如何才能使惩罚发挥最佳效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