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眼与几步     
周末下午,我和一位朋友一起逛街。朋友的手机响起,是她的母亲打来的,她的母亲在家里做了好吃的,让她晚上回家吃饭。朋友好客,非要邀我同去。执拗不过,我只好欣然前往。  相似文献   

2.
橘子的故事     
秋天来了,望着市场上那一堆堆或黄或青令人垂涎的橘子,母亲喟然长叹,心头总会泛起一股淡淡的哀愁。问她原因,她总不说,好像只有沉默才能守护好她内心的隐痛。久而久之,我们做儿女的便不怎么问了。听外婆说,母亲的这块心病跟一个橘子有关。母亲兄妹七个,她排行老四。几个孩子当中,母亲和外公最像,一样的长相,一样的脾气,而且一样的爱吃橘子。母亲3岁以后,有了弟弟和妹妹,外婆一个人又带孩子又干活,实在忙不过来,无奈外公就把母亲送到了姨婆家,一住就是十来年。长期不在一块生活,隔阂慢慢就产生了。母亲幼小的心灵中有了被…  相似文献   

3.
大学里的小师妹来锦溪所在的城市培训,锦溪邀她来家里住。临走前的一个晚上,两人窝在一个被子里聊天,小师妹感慨,师姐,我觉得你们好幸福啊,我什么时候才能遇到这样一个人,相濡以沫,与子偕老。  相似文献   

4.
母爱如钟     
从小到大,我一直在母亲的呼唤声中长大。 上学时,母亲天天准时地叫我,天还未亮,母亲便已准备好了早餐。上班后,母亲依然在清晨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叫她那日益慵懒的女儿。 和同事聊天时,他们都笑我这么大了还让母亲叫。而这对于我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母亲和我都已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哪一天少了这声呼唤,彼此的心里都像是少了些什么。 有母亲在,我很少看时间。 当从单位分到房子后,早就渴望独立的我像个快乐的小燕子从一间小屋搬进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里去。 离开母亲后,我便失去了时间感。而令我十分懊恼的是迟到从此便和…  相似文献   

5.
日前,我带孩子回了趟娘家,听母亲说她前一天去看望了外婆,并给外公上了坟。我问母亲:"外婆身体咋样?有啥需要没?"母亲说:"外婆一切都好。她特别感谢你送给她的礼物,让她每月都  相似文献   

6.
约会     
一直到了初中二年级有了生理卫生课之前,我都不知道小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其实这个问题从小就问过母亲,她总是笑着说:“是垃圾箱里捡出来的呀!”我也知道这是母亲的闪烁之词。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后,她到南方工作。 那天,母亲打她电话,她被手机铃声吓了一跳!宿舍里几个上零点班的同事正在睡觉,这么大的声音果然有两人惊醒,她们抬起头看看她,翻个身又迷迷糊糊地睡去了。 她走出室外低声嘱咐,妈,我们宿舍住了15个人,有人要上夜班,以后等我打电话啊,别影响了别人休息。  相似文献   

8.
见到田惠平,是在她的“星星雨”。这个因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儿童孤独症研究所”而闻名的42岁的母亲矫小,朴素,不施脂粉,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一双眼睛美丽却沉积着深深地忧郁。我内疚地望着她,因为我的到来,使她再一次不得不走回味那些过去了的伤痛。她美丽而忧郁的眼睛慢慢地潮湿了……当儿子终于画出一个圆圈时,她懂得了应该沿着什么方向去寻找生活的目标1985年11月1日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任讲师的田惠平做7母亲。这个起名为杨韬的男孩五官端正四肢健全生理发有符合正常标准百天后出落得十分可爱。田惠平常常抱着他亲啊亲不够满脑子都…  相似文献   

9.
一 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伤心,伤心欲绝。 她一出生,外婆便和母亲一起照顾她。记忆中,那么多年,似乎是外婆的照顾更多一些。不是母亲不够爱她,而是外婆硬生生地要去分担——搂着她睡,半夜起来照顾她喝奶或者撒尿,一步步搀扶她学走路,甚至去了幼儿园,也是外婆早晚接送。她和外婆一起的时间,比和母亲在一起的多。  相似文献   

10.
小妹不是我的亲小妹。 她是继父的女儿,母亲带我改嫁到许家的时候,小妹就在了。她小我十天,我记得自己很紧张,一直牵着母亲的手,那年我9岁,小妹倚在门前甜蜜地叫我,哥。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的《半边天·星期版》栏目自开播以来,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栏目的收视率越来越高了。除了栏目本身办的很棒以外,其实许多人是冲着节目主持人张越。正如一位观众在《戏剧电影报》上撰文说,喜欢张越主持节目不矫情、不无病呻吟、不顾影自怜。而立之年的张越祖籍江西,生于北京。当她得知我是天津人的时候,眼睛一亮,遂用天津话说了一句:“我是半个天津人。”说罢便笑,那笑很真。张越说,她母亲是天津人,所以她也是半个天津血统。每隔一两个月,她都要回天津看一看。从张越开始懂事起,她母亲就常带着她…  相似文献   

12.
二十二年前,门岁的冯英就从冰城哈尔滨来到了北京舞蹈学院学芭蕾。八年后,她作为一位尖子学生被分配到中央芭蕾舞团。不久,便成了该团的台柱演员。转眼十五年过去广,当该团和她一块成长起来的那拨台柱演员,一个接一个地或出国、或改行后,冯英仍在每天不停地跳啊,练啊。她说她脱不下这双让她着魔的红舞鞋。“每个角色都浸透着我的心血”自1979年进入中央芭蕾舞团之后,冯英就在一系列著名芭蕾经典作品中饰演了主要角色。无论是《天鹅湖》中纯真善良的“白天鹅”,还是阴险狡诈的‘”黑天鹅”;无论是《吉赛尔》里单纯真诚的奥杰塔,还…  相似文献   

13.
阴雨连绵的6月里一天,接到叶佩英电话:“礼拜天晚上有北京音乐厅的’96消夏名人名歌音乐会,你来吗?”我问她唱不唱《我爱你,中国》这首歌,得到肯定答复后我答应一定去!  相似文献   

14.
吐血回复     
问:如何通过微博照片鉴别一个妹子是否好看?答:两步。1.找她经常@的姐妹;2.在她姐妹的帖子里找到@她的照片。女人永远是放自己角度最好看的照片,“别人长什么样,关老娘什么事啊。”  相似文献   

15.
从小我就看不起自己的母亲,嫌她没工作,只会在家煮饭、洗衣服。她既不像我同学的母亲那样有工作有收入,也不像邻居没工作的阿姨,自己会做点小生意,并且每天打扮得体,举止优雅。母亲总是那么忙碌,还没完没了地唠叨,连打扮自己的时间都没有,整日里蓬头垢面,她的手还特别粗糙。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坚守     
自懂事起,3个姐姐就告诉我,母亲太傻。 当年,父亲与母亲已经有了我们姐妹4个,母亲却主动放走了父亲。 父亲是北京来的大学生,下放在母亲所在的偏远小村。母亲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村小学的代课老师兼扫盲班的老师。父亲来到村里后,经常帮她,成了她的老师,爱情就不知不觉地降临了。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22日上午,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新任驻华大使马克斯·鲍卡斯及其夫人的陪同下到访北大,并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节选:今天,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正在中国学习。以来自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罗亚尔为例,她参加了纽约大学在上海的项目。像我一样,罗亚尔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她母亲做两份全职工作,而她父亲晚上工作以维持他们的家庭。谈到她在上海的经历时,她说:"这座城市充满  相似文献   

18.
我一直觉得我和母亲是有隔阂的。 她是医生。最重要的是她的病人。我的记忆里,她永远在医院,或者随时准备着有人打电话来就走。我什么时候梳成了小辫子,什么时候来了例假,什么时候和男生有了第一次约会。她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19.
被甩了     
今天看到一宅女的签名:“那个晚上,我男朋友跟我说要玩一个谁先理对方谁就输的游戏。我兴奋地答应了。这都一年半了,他也不理我。我是不是被甩了啊?”  相似文献   

20.
中午打电话给父母,告诉他们,晚上六点,我乘坐的火车会准时到站。母亲在电话里惊呼:“也不早点说,我要买你最爱吃的菜,还要给你打扫房间,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