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建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已悄悄拉开了人才争夺战的序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次成为国人的共识。“人才是财神,得人才者富,失人才者贫”,“要发财,靠人才”,“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财富,谁就拥有称霸世界的实力”,成为一些有识之士的响亮口号。“抢市场,抢项目,抢人才”的“三抢”鼓点已重重敲在中国无数有志之士的心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显著栏目中的广告招聘大战,社会上各界的“重奖冲击波”也不断把当代中国人才争夺战推向高潮。对此,日前一位人才研究专家告诉笔者,1994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这赤字,那赤字,人才“赤字”是最大的赤字。这重要,那重要,人才的作用最重要。山东省副省长张瑞风更一语道破天机:“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他把该省提前7年实现全省经济第二个翻番的原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劳动报》获悉,某企业把原计划青工技术培训的几十万元资金抽出来,用于去外地高薪“抢”人才。结果虽然“抢”来了人才,但却荒废了本厂一大批青工的学业,这种“招了女婿荒了儿”的做法,使人感到很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企业、地区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参于世界竞争的核心优势。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人才流动国际化、人才竞争国际化,国家之间“抢人”、“挖人”的“人才大战”已经演变成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什么是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4.
抢篮板球是篮球运动中空间争夺的焦点,同时也是一支球队实力的象征。抢篮板球包括:意识、技术、战术安排三个方面。意识是抢篮板球的前提,当运动员具备了强烈的拼抢篮板球的意识,他就能随时随地支配自己去争抢。如美国NBA前公牛队的罗德曼可以算是近年来篮板球  相似文献   

5.
美国麦肯锡公司曾把现代世界各国对各类专门人才的争夺称之为“人才大战”,在这场战争中,发达国家各使绝招,把眼光牢牢盯在了发展中国家。据国内人才研究专家估计,目前,发展中国家每年有10万专门人才流向发达国家。 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硝烟,人才究竟是怎么被“抢”走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所长王通讯近来潜心做了番研究,总结出了全球“人才大战”的10种形式,让我们来浏览一下各国是如何把握“筹码”的?  相似文献   

6.
好一个“抢”字毛瑞龙报载,张家港市领头人、市委书记秦振华曾对各地来访的记者和参观取经的朋友说:现在是竞争的时代,过去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是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甚至是三个月河东,三个月河西。你抢一抢,就上去了;稍微迟一迟.马上便被甩后八丈...  相似文献   

7.
市场竞争之势,纷繁复杂且瞬息万变。受时空、技术信息、经营管理及基础形态等诸种要素的影响,有时一帆风顺,“抢”得潇潇洒洒,而有时则艰难跋涉,失误频频,其深刻教训很值得吸取。 一忌贪婪无度扩市场。企业、特别是产品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企业,都企图通过扩大市场覆盖面而尽快提高规模效益。对这类企业来说,很显然,抢占外扩大市场是加快发展的机遇,但“抢”的先决条件应  相似文献   

8.
刘刚 《人才瞭望》2007,(2):95-95
如今,企业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一些具有专门技能的高级实用型人才,更是早已成为企业经营者趋之若鹜,你抢我夺的“抢手货”。相反,各行各业的专门性人才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孔子生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而后人对于他的评论与见解,也是“百花齐放”各不相同。前组文章从历史的典籍中为我们还原了“孔子”,现在则让我们听听另一种意见,看看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如何活着,是个永恒的话题。如何活出精彩,更是值得期待。在喧嚣的尘世间行走,那些铺天盖地的广告都抢着告诉你答案:开发商卖的不是豪宅,而是“五星级的家”,销售商卖的不是名车,而是“飞一般的感觉”,买一支化妆品。  相似文献   

11.
发现培养一个人才实属不易,留住一个人才更难。但是,要冷落、荒废一个人才却简单的很。……切不要在“抢"人才、“挖’’人才已到了“白热化”的今天,还去干那种“推”人才之类的蠢事。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各个方面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高校无疑是社会里最大的一所人才储备库。传统的校园招聘存在一个难以弥补的弊端.就是各企业都在“扎堆”抢人。实习机制被认为是一种让学生从校园过渡到工作岗位的有效机制.实习生项目也被认为是校园招聘的“蓝海”.得以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批知识水平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支持这些高级人才开展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的大量资金。我国近年来对科技革命、科技创新给予了极大地关注,政府和民间都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科技活动,使我国的科技力量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今天,尽管资金、人才仍然短缺,但科技界越来越觉得,我们最缺乏领导大型科技项目的将帅之才。正如九三学社的王文元委员说的:“我们缺少一批能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的将帅之才,缺少大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进入知识创新试点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包信和研究员也说过:“现在,缺钱、缺设备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最重要的问题是缺人,缺优秀人才,缺领军大兵团作战的帅才”。那么,为什么我国缺乏这方而的人才,今后我们应当如何去改善。  相似文献   

14.
“双十二”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9年12月12日,在这样一个不少人都抢着“血拼”的日子里,苏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美国教育学及生物学学者苏平(Nathan Pelton)驱车穿越苏州、上海、南通,分别为上海市娄塘小学和启东市聚阳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有趣的科普课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境遇:一些人见荣誉就抢,见便宜就占,而你却勤政廉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许多干部想得到提拔,会“跑”会“送”,打通各种“关节”,而你不跑不送甚至不知“关节”何在。有些纪念会、研讨会送“红包”送“纪念品”已成惯例,大家都“笑纳”了,你却偏要谢绝,这既使主办者为难,也让“笑纳者”难堪。每每遇到这类事,人家会反唇相讥:“就你清高”。清高是什么?学者王彬彬说得透彻:清高是一种不同于世俗、不随波逐流的精神,是一种自尊、自信、自爱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把精神比  相似文献   

16.
高薪引才渐呈火爆 毋庸讳言,抢在中国入世前,不少跨国公司就已逐步实施对中国优秀人才的“收购行动”。他们打出许多诱人的招牌以期吸引更多的一流人才。试想:几十万元的年薪、一流的专业培训、优厚的福利等等,有多少人才不为之心动呢?在痛失人才,而又急需人才的现实面前,国人对“薪酬作为引导人才流向的助推器,衡量人才价值的一把标尺”有了更深的感悟。2001年,神州各地不避“钱”嫌,推出的一揽子高薪诚聘计划,风光无限。 先看2001年元月中旬的一道风景: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全国人才交流大会上,名不见经传的江…  相似文献   

17.
汪金友 《人才瞭望》2009,(10):55-56
1934年夏,季羡林在清华大学西河文学系德文专修科毕业,成绩是4年全优。从1933年下半年开始,季羡林就经常忧虑毕业之后的去处,在《清华园日记》中,他多次写道:“要不择手段去抢一只饭碗。”但由于他学的专业就业机会很少,所以到1934年秋天,季羡林的“饭碗”还没有拿到手。联想集团现任董事长杨元庆,1989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取得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8.
在工间休息时,拿一本书读读,那简直是一种享受。对我们读者来说,最爱读自己的书──《人才开发》。 每当收发员送来几本《人才开发》,职工们顿时停止闲侃声,争相抢阅,并专心致志看起这本书来。有时,一本《人才开发》不知翻阅了多少次,书上已沾满了油渍,纸张有些发黄了、破旧了,文字也不大清晰了,还被视为“宝贝”。你看了他又看,真是“爱不释手”。 我是《人才开发》的老读者。每一次读这本书都有新感觉,每一次读她都有新收获。近10年来,坚持读书已成为自己的一种爱好,受益不小。尤其是歌颂和赞扬人才方面的篇章,读后使人…  相似文献   

19.
万辉 《人才瞭望》2006,(8):13-15
近年来,伴随着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中国的集聚,“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研发”嬗变,无论是惠普公司的“1000聚英计划”,微软在中国研发人员“3至5年内将超过3000人”的野心,还是Google“用10年-20年在中国培养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的狂想,跨国公司竞相在国内大肆延揽研发人才已经从昔日的“暗抢”,发展到了如今的“明夺”。其实,跨国公司之间的在华竞争,已经从资金实力的比拼,转移到了研发人才的竞争上。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人才交流》2016,(5):62-66
从第5期开始,“World Speaking”栏目的中文名称由原来的“国际朋友圈”,更名为“国际朋友说”。这一期,我们走出了《国际人才交流》编辑部,来到中央电视台脚下的媒体人咖啡馆。这也是本栏目首次对外公开举办,除了讨论嘉宾之外,现场有20余名观众参与其中。今年是猴年,《西游记》、孙悟空、六小龄童等都成为前一段时间大众讨论的热点,本期话题:“我眼中的《西游记》”,听听年轻的国际朋友们眼中的《西游记》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