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颜色词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有独特的语言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反映着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思和文化传统。学习英汉语言中颜色词语的文化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差异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建立起更多的常规关系,从而说明语言学习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本文详细介绍了颜色词在中西文化对比下如何翻译。  相似文献   

2.
赵晶 《现代交际》2014,(10):28-28
语言是文化重要的载体。作为语言重要的表现形式,颜色词渗透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颜色词不仅反映出一个民族对自然界的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比法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中黑色颜色词的差异,分析英汉黑色颜色词的对等与不对等之处,阐述其在英汉中的不同联想意义和文化历史根源,继而探讨其在跨文化背景下所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赵楠 《现代交际》2011,(2):31-31
语言之间的交流实际上是文化间的交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社会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决定了文化与翻译间的密不可分性。基于以上几点,本文举例论述了文化对翻译的影响。陈述了文化与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讨论了文化对习语、成语、颜色词和文化意象的翻译的影响。最终得出了文化因素对翻译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一个结论。  相似文献   

4.
杨艳艳 《现代交际》2013,(12):26-26
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颜色世界中,颜色赋予生活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在不同的文化中,同一种颜色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在翻译颜色词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其中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5.
颜色词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研究颜色词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交流.本文通对“黑”与“白”基本含义和文化涵义进行对比研究,对颜色词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手法进行总结归纳,以及展现《呼啸山庄》英文原版与方平版中译本中的颜色词具体翻译实例,总结出颜色词的翻译手法基本上可以分为直译、意译和改译三种,及其在文学作品中大体上的分布情况,展开对比研究.并总结了影响这些颜色翻译的原因.通过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分析,直译所占比例比较大.虽然意译和改译比例较小,但其作用巨大,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姚圣 《现代交际》2010,(11):38-38
与汉语颜色词一样,英语颜色词也涵盖了丰富的内涵。因此,在翻译颜色词时不能仅仅流连字面意义,应从颜色词的引申意义及其内涵翻译开来。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承载并反映文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文化负载词汇是语言与文化的结晶。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历来是翻译界的难题,由于中西文化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红楼梦》两个英译本译者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 ,在传递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方面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该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本文将以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及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具体分析两译本并准确理解原文的思想主旨,灵活、变通地采用翻译方法,使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能够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并促进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讨论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差异,说明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有很多不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别。在进行英汉交际时,必须重视这些差异,以便准确理解和运用英汉语颜色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另外,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及所构成词汇的差异,对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彦  郭霄 《现代交际》2012,(1):43-44
网络流行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气息,其语言的表现形式也生动多样,这就使得流行词翻译的语言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特征显得更为突出。零翻译理论是译者在克服不可译问题上的尝试。零翻译的八种具体策略有着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价值,这一理论对网络流行词的翻译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帮助译者在翻译网络流行词的过程中较好地解决不可译问题。  相似文献   

10.
象似性理论反映语言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认知理据,不同语言之间存在认知差异,鉴于这种认知差异,翻译中允许译文较原文有所偏离,适当偏离原文的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象似性原则,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认知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习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一词的含义非常广,翻译又属于一种跨文化的沟通行为,所以译者们在展开翻译前必须对所其翻译作品的文化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习语翻译必须透过语言的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底蕴。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英汉习语之间的文化因素并加以比较,最后总结出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程慧 《现代交际》2010,(4):150-150,149
颜色词是语言中的一个分支,是反映语言文化的一面镜子,不同语言的颜色词体现不同的文化含义。本文将探讨及比较颜色词在中文和英文中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翻译中对于最小语言单位“词”的褒贬含义的选择:自身褒贬性,不同语境中褒贬词义的转换以及文化赋予的褒贬性,说明在翻译这门艺术中应对词义做更好地理解,从而更加自然而贴切地再现源语篇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徐娅楠 《现代交际》2012,(11):58-59
在各种语言共性和个性相互关系作用下所形成的语言世界图景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个性,因此可对其进行文化阐释性的对比分析.颜色词是人们对颜色的认知在语言中的反映,它不仅是对客观色彩的描述,也包含了人们的主观认识和评价,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以颜色词“红色”和“黄色”为例,通过对比两个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来展现俄汉两个民族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由对这两个颜色词的描写管窥不同因素对俄汉颜色词语言世界图景构建的影响,从而加深对俄汉语言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翻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交际,传递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研究翻译活动主要是为了使译文传递的信息与原文更贴切,使原文读者、作者、译者、译文读者达到共鸣。从古至今,很多专家学者一直在对翻译活动进行研究,因为译者翻译文章是非常繁复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解码","重新编码"等就能够完成的。当某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机制"在翻译人员的大脑中运行时,翻译者潜意识地解码,编码,使翻译的文章不但满足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而且又迎合了读者的期待。某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机制"即是认知心理学中所研究的"框架"之一。因此,我们只有在框架理论的前提下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才有意义。本人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总结出框架理论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指引影响着翻译过程,最后结合文献、所学教材及平时的翻译经验,总结出一些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中的颜色词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和掌握英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于英汉翻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吕淑娟 《职业》2011,(6):91-91
一、关联翻译理论概述1991年,E.A Gutt在关联理论基础上发表了《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Gutt认为,人们的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一推理的互明过程,对话语的理解是一种认知活动;人类的认知往往力求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性,即听话者在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也就是说,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商务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隐喻手法的运用是对人类思维与认知的重组,也是解决商务英语翻译难题的重要途径。隐喻凭借其形象、生动、精炼的特点恰如其分地传达出商务文本的寓意和内涵,因此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被广为采用。商务英语诞生于人类生产生活之中,讲究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性。隐喻正是从语言文化的内涵出发,力求用人们熟悉的事物来类比特定的经济现象与原理,以此来提升人们对于经济商务的理解。本文从隐喻手法的基本翻译原则出发,重点阐述了隐喻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媛 《现代交际》2015,(3):66+65
汉语与英语在诸多方面具有差异,如认识不到这些差异,便会对翻译造成障碍。本文重点研究了三原色"红、黄、蓝"的中英文化异同,旨在探讨翻译颜色词的方法,方便读者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高欣 《现代交际》2013,(12):28-28
翻译是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是跨文化的交际过程。译者必须了解目的语与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准确传达源语所要表达的文化信息。本文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民族在称谓、动物、颜色和数字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进一步分析了这种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译者应在翻译中注重跨文化因素,体会原文的文化内涵,准确传达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