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929年12月11日,根据“六大”通过的政治纲领,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导下,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我党在壮、瑶等族人民聚居的广西右江地区,胜利地举行了百色起义,在我国南方边陲建立了最大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右江革命根据地,为大革命失败后两广地区的斗争打开了新的局面。在这场革命斗争中,右江壮、瑶等族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百色起义的成功,红七军的诞生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的建立,是右江革命高潮的主要标志。对于这一革命高潮的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推动,无疑是主要因素,居首要地位。但是,由于右江地区是一个以壮、瑶等族人民为主体的地区,壮、瑶等族人民的动员和参加,对于革命高潮的形成和发展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点,较之当时全国爆发的许多起义和由此而出现的许多根据地来说,具有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2.
1944年底在新疆伊宁市爆发的以维吾尔、哈萨克族群众为主的武装暴动,是当时中国的一件大事。这次长达五年之久、涉及新疆大部分地区的武装斗争有深刻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原因。本文从当时暴动领导人自己、南京国民党政府、中共中央等三方面在不同时期对这次武装斗争不同的称呼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考察,从中既可以看出三方在不同时期对这次武装斗争的不同认识和态度,也可以看出这一武装斗争本身的发展变化,同时说明了这一武装斗争本身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以求史界对这一问题能更深一步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3.
广西右江地区是一个老革命根据地,这里居住着僮族、汉族和瑶族人民。1929年党在这里领导各族人民举行了东兰起义,并建立了右江工农政府和革命武装——红七军。各族人民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结成了血肉般的关系,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下面是罗万运同志(曾当过韦拔群烈士的警卫员)给我讲述的一段故事。  相似文献   

4.
关于评价新疆回族、维吾尔族起义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同治年间,继陕甘回民起义之后,新疆回、维吾尔等各族穆斯林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清起义。1864年6月(同治三年五月),库车起义爆发,紧接着,乌鲁木齐起义发生,并在南北疆迅猛展开,至1873年(同治十二年),最后被阿古柏击败,前后历10年之久。究竟如何评价这场起义?建国40年来,各种近代史著作及有关论文,大多辗转因袭,对这场起义作了基本否定的结论。在较有影响的著作中,有的说:1864年,“新疆回民起兵反满,但在某些反动首领统  相似文献   

5.
1929年12月11日,在邓小平等同志的发动和领导下,广西爆发了威震南疆的百色起义。起义之后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成为一条红色的巨川,汇入了全国“工农武装割据”的滚滚洪流。百色起义有个显著的特点:它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动的,壮、瑶等少数民族人民对起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此,学术界虽有文章介绍,可惜零碎得很,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还很不够。本文从试四个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成功地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翌日又在恩隆县平 马镇召开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从此,党在西南边陲的广西右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创建了一块包括十一个县及四个游击县连成一片,拥有一百五十多万人口,全国瞩目的革命根据地。掀起了武装斗争,根  相似文献   

7.
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是维吾尔族第一代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新疆三区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他们为新疆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今天我们缅怀他们的业绩,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民族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充分体现党的民族 政策的措施,创造性地开展民族工作,谱写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各民族团结战斗的壮丽篇章,丰富了党的 民族理论和政策内容,为我们党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位于广西右江上游东兰县的武篆人民公社,成立三年了。三年来,我们在加强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领导农业生产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实践证明,这是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保证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最好的领导方法。武篆人民公社是一个老革命根据地。这里的僮族、汉族、瑶族人民,是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早在1923年,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韦拔群烈士,在党的领导下,就在这里组织了打倒土豪劣绅的反封建武装暴动。1929—1930年间,党领导的红七军又在这一带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从此各族人民向  相似文献   

10.
一、对回民领导者评价的变迁 首先谈谈中国学者对这次起义的回民领导者的评价。建国初期,不用说这次陕甘回民起义,即是在新疆的“起义”,甚至对与此有联系的阿古柏政权,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所有的反对清朝的武力行动都作为起义而被肯定。马霄石在《西北回族革命简史》(上海·“东方书社”1951年)中虽然指责了陕西的孙玉宝,但强调了洪兴的作用。称白彦虎为“劳苦人民出身,革命意志最强”。而对马化龙友好地记述为“以宗教家的思想处理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中叶,新疆各地爆发了许多次农民反封建斗争。其中一八六四年的农民起义,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都是新疆地区近代历史上所罕见的。对于这次武装斗争,目前有“反清起事”、“反清斗争”、“反清起义”等各种不同的提法。看来,弄清这一时期新疆地区阶级斗争的特点,阐明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经过,分析它的成败功过及其性质、作用和意义,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打算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借以引起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明代广西各族农民起义,在我国农民战争史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它为清代的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革命提供了丰富的革命经验,而近代的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教训,又直接教育了现代中国的革命人民,因此进一步研究明代广西的斗争,具有深远的意义。明代广西各族农民起义的中心有五:大藤峡起义、府江起义、古田起义、八寨起义、马平等地起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坚持时间很长,多数坚持达百年之久,断断续续、时打时停;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三年桂北瑶民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3年的桂北瑶民起义,规模很大,影响很深。参加这次起义的,主要是广西灌阳、全县、兴安、龙胜及义宁、灵川(今临桂县的一部分)等县的瑶民;受起义影响的,有桂江上游以及湖南江华、永明等瑶区,连同起义地区的瑶民,人口约有十五万。当地的汉族和僮族农民,也有一部分积极地参加了起义的行列,共同进行了反对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斗争。为了比较全面地认识这次起义的性质,必须分析一下这次起义的历史背景以及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本文分为三个问题:(一)起义前的历史背景,(二)起义的经过,(三)起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谈谈我们的看法,并请对这个问题有研究的同志指正。  相似文献   

14.
1930年9月,红七军奉命离开广西的右江,北上江西汇合中央工农红军,留下部分红军由章拔群同志率领坚持右江革命根据地。他们制定了坚持长期革命斗争的方针,确定以东兰县的西山为根据地,开辟新的据点,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以便在外线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敌人的“围剿”阴谋。  相似文献   

15.
西寨突囲     
1948年冬,全国解放战争已进入了胜利发展的阶段。中共广西农村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央的指示,为了进一步开展以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为中心的斗争,配合解放大军胜利进军,决定在柳北工委活动中心大苗山永乐地区,召开桂北、桂中、都宜忻和柳北地区负责同志会议,总结1948年群众工作和武装斗争经验,研究和布置1949年武装斗争的新形势与新任务,以便更有力地打击敌人,加速敌人的总溃灭。  相似文献   

16.
《钦定石峰堡纪略》清代西北回民起义史料。纪昀等编纂,凡二十卷。乾隆四十九年(1784)甘肃中部爆发了四五领导的回民起义,清政府出兵镇压。事后,纪昀等奉敕将有关平定这次起义的皇帝谕令及大臣奏稿,按成文次序编排成书,因回民起义军以石峰堡为根据地,故以名书...  相似文献   

17.
夏正寅是云南哀牢山区彝、汉各族农民反清斗争的参加者。在1856年,他还是一个十七岁的书生,就参加了这场反对封建地主、反对民族压迫的武装斗争。晚年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部悲壮史诗——《哀牢彝雄列传》,热情地歌颂了哀牢山各族农民起义斗争的英雄业迹,以及各族人民在抗清斗争中的团结和战斗友谊。夏正寅是云南南华县弥高村人,1839年出生在一个汉族农民家里。还在襁褓中,其母无乳,由一位彝族农妇把他哺养长大;曾身染重病,几乎夭折,幸而有一位彝族农民把他救活。幼小时天资聪敏,刻苦读书,年青时就做了“贡生”。那时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兴起的时代,在云南爆发了全面的各族农民大起义,出现了两支规模较大的起义队伍:一支是滇西大  相似文献   

18.
清代陕甘回民起义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清一代,聚居在陕甘地区的回族、撒拉、东乡、保安等各族,多次举行了武装反清起义。因他们都信仰伊斯兰教,该教历史上被称为“回教”,因此,一般通称为回民起义。其中较大规模的有:(一)顺治五年(1648)由米喇印、丁国栋领导的甘州回民起义;(二)乾隆四十六年(1781),爆发于青海循化地区的苏四十三领导的回、撒哲赫林耶教派的反清起义;(三)乾隆四十八年(1783)田五等人领导的甘肃通渭石峰堡起义;(四)咸同年间(1861—1873)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爆发的陕甘回民大起义;(五)光绪二十一年(1894)  相似文献   

19.
包尔汉·沙希迪(1984--1989年)维吾尔族,生于俄国。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维吾尔人民的杰出代表。赛福鼎·艾则孜(1915--)维吾尔族,生于新疆阿图什。1944年参加三区革命,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全国政协主席。廖汉生(1911年-...  相似文献   

20.
1936年8月的一个夜晚,皓月当空,繁星闪烁,一队英勇的红军骑兵奉上级命令,前往鄂尔多斯草原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开辟革命根据地和发动各族群众开展抗日救国工作。随行的政工人员的负责人是当时在中央工作的李书楷、在中央党校学习的白乐华和我。临出发前,中央党校负责人廖志高、民委负责人李维汉、赵通儒等同志分别向我们讲述了党在抗日时期的民族政策与统一战线政策,指示我们随同红军骑兵支队武装开辟伊克昭盟一带抗日根据地,团结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