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一个分布地域广泛、种类繁多的艺术门类。位于山东西南鄄城的红船口并非特别知名的民间木版年画产地,但红船口木版年画中出现了一个极具特色的种类——"书(音同福)本子",使红船口木版年画在民间木版年画的世界中绽放出异样的光彩。已经蜕变为艺术品的民间木版年画中承载了古老而深沉的文化观念,它作为一种对自然崇拜的物化形式,蕴含了当时社会的民间文化观念、道德观念及民间审美观念。希望有更多的专家级的研究者关注研究类似红船口木版年画这样的民间年画艺术,让拥有浓厚地方文化特色并承载着厚重民间历史文化的民间木版年画继续流传,使这一文化生态得到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一百多年来,中国的民间木版年画由于各种原因流传到海外,为西方国家的公私收藏机构和爱好者收藏,并被作了初步的研究.至20世纪初,一些国家的文化学者亦曾多次来到中国,在各地对木版年画的状况进行调查,对木版年画作收集,并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整理、展示、出版,使国外的汉学家及爱好者对中国民间木版年画有所了解,一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汉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6月27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捐赠仪式,接受由日本日中民间艺术协会会长木通田直人和日本中国年画收藏家浅见氵凡先生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无偿捐赠的他们收藏的中国年画古版、影像资料和中国著名年画产地朱仙镇、杨柳青、花坞、凤翔、绵竹、武强、杨家埠等年画作品1000余幅。木通田直人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民间木版年画的研究和宣传,在日本出版有《中国传统年画的世界》、《中国年画》等著作以宣传中国民族民间木版年画,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年画研究专家;浅见氵凡先生是日本著名数学教师、旅行家、收藏家,特别钟情于中国民…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地域文化较为丰富,晋南木板年画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在长期传承和发展中,深刻揭示了晋南地区人民的地域风俗和社会生活。本文通过对晋南木板年画艺术特色和地域文化的分析,可以寻根溯源找到传统文化根源,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生态美感和意蕴,实现晋南木板年画传统艺术的弘扬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制作工艺精良,是民间年画中的精品,同时也是中华年画艺术的典型代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杨柳青年画的生产和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尤其是传承和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杨柳青工艺变迁的基础上,提出这门古老民间艺术的传承问题,并结合工艺与时代发展两大元素,提出杨柳青年画传承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制作工艺精良,是民间年画中的精品,同时也是中华年画艺术的典型代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杨柳青年画的生产和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尤其是传承和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杨柳青工艺变迁的基础上,提出这门古老民间艺术的传承问题,并结合工艺与时代发展两大元素,提出杨柳青年画传承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萎靡不振的晚清社会,民间木版年画艺术,以其对现实生活的贴近和对社会的关注,担负起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现实主义艺术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因为现实主义获得更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萎靡不振的晚清社会,民间木版年画艺术,以其对现实生活的贴近和对社会的关注,担负起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现实主义艺术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因为现实主义获得更高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阿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文学史家和藏书家。他一生从事文艺工作,除文学研究颇丰外,他对民间美术史料的整理和评价,特别是对中国年画、连环图画、民间窗花和版画方面的探索,为后人学习中国古代和现代美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梳理了阿英对这些民间美术发展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阿英取得这么多研究成果源于他对美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与对民间艺人的关注和宣传。阿英是一位多元化的文艺工作者,他的著作和藏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羊膻味"和"松毛气"是彝剧生活化、通俗化的气息,是彝剧自然、明快、清新的风格体现.彝剧剧目名称及剧目题材来源铭刻着彝族文化的标识,"汉语彝腔"将彝族风俗生活还原于舞台;彝剧的曲调和唱词源自于民间,舞台动作就是生活动作,舞美设计不失彝家原生态自然之美.彝剧根植于博大的彝族文化,演绎着亲切的彝家生活.  相似文献   

11.
年画是中国本土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杨柳青年画艺术审美特色强烈,文化底蕴深厚。本文分别从杨柳青年画的基本概述、年画文化象征及文化认同对其进行探究,努力发挥"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文化内涵以期丰富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内涵,为杨柳青年画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羊膻味"和"松毛气"是彝剧生活化、通俗化的气息,是彝剧自然、明快、清新的风格体现。彝剧剧目名称及剧目题材来源铭刻着彝族文化的标识,"汉语彝腔"将彝族风俗生活还原于舞台;彝剧的曲调和唱词源自于民间,舞台动作就是生活动作,舞美设计不失彝家原生态自然之美。彝剧根植于博大的彝族文化,演绎着亲切的彝家生活。  相似文献   

13.
年画是中国本土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杨柳青年画艺术审美特色强烈,文化底蕴深厚。本文分别从杨柳青年画的基本概述、年画文化象征及文化认同对其进行探究,努力发挥"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文化内涵以期丰富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内涵,为杨柳青年画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说起中国民间传统工艺,我们会想到很多:木版年画、泥塑、面塑、糖塑、吹糖人、砖雕、瓷刻、微雕、木偶、皮影、蜡染、刺绣、织锦、剪纸、风筝、脸谱、面具等等。其中,剪纸,风筝这些常见和我们耳熟能详的民间工艺,发展也正盛,这点尤其是学设计的同学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5.
说起中国民间传统工艺,我们会想到很多:木版年画、泥塑、面塑、糖塑、吹糖人、砖雕、瓷刻、微雕、木偶、皮影、蜡染、刺绣、织锦、剪纸、风筝、脸谱、面具等等.其中,剪纸,风筝这些常见和我们耳熟能详的民间工艺,发展也正盛,这点尤其是学设计的同学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灭鼠     
云弓 《民族论坛》2006,(5):64-64
A计划:传统计划模式第一阶段:成立全市灭鼠工作领导小组,各地成立灭鼠办,下设捕鼠队,配备专用车辆。要求各地行政部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调合作,打好灭鼠工作歼灭战。第二阶段:宣传发动。各大媒体全力宣传鼠类对人类的危害,介绍有关灭鼠常识,举行各种灭鼠知识大奖赛。第三阶段:检查督促。成立灭鼠工作检查组赴各地检查灭鼠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四阶段:总结表彰。隆重表彰全市灭鼠工作先进单位,评选十大捕鼠能手,表彰灭鼠工作科技成果奖,评选全市灭鼠宣传工作十佳好新闻等等。灭鼠成果:投资15亿元人民币,各地上…  相似文献   

17.
发端于17世纪日本的浮世绘直接脱胎于我国明清木刻画。年画——中国明清木刻画比较重要的一种形式,在制作流程、印制中心、技法形式、内容题材、样式特征、审美趣味、性质、审美意识乃至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脉络各方面都与日本浮世绘版画有更多相似和可比较之处。  相似文献   

18.
民间工艺与民间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工艺属于民间文化一向无争议,尤其民间剪纸、民间绘画(包括木版年画)、民间雕塑之类,形式上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民间工艺就更是如此。然而,过去我们更多的是从工艺之外的因素看待民间工艺与民间文化的关系,而从工艺本身考察此种意义的则很少。这和民俗学早期只重视仪式的和心理的因素,不重视生产的和技能的因素有关。自从[英]班妮女士较狭隘的民俗观被突破,民间文化视野大大开阔以来(在中国,可以大体上从“民间文学研究会”更名为“民间文艺家协会”算起),生产技能等操作性活动的文化意义也渐渐被纳入民俗文化的考察范围。这无疑是…  相似文献   

19.
年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唐朝逐步形成,兴盛于明清,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独具鲜明的艺术特色。探索木版年画,类比西方艺术,系统发掘年画内在美学价值。年画具有鲜明的民俗风情,重在达意,表现性极强,非再现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而是表现内在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青海民间剪纸艺术主要流行于日月山以东农业区。剪纸题材较为丰富,用途亦较为广泛。通常在婚嫁、春节期间展现得最为集中,另外在民间刺绣及藏传佛教艺术堆绣作品制作中,也成为重要或必要的样、胎。折叠、剪切、勾线(图)、刻镂等手段是其重要技法。青海民间剪纸艺人众多,但个人影响范围呈局域化,且绝大多数为女性。尽管如此,艺人们仍默默地传承并不断丰富着剪纸的内容题材及技法,为传统文化的绵延和民众审美情趣的调适服务于一方水土。田菊英女士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田菊英,生于1968年,青海省湟源县人,高中文化程度,幼时随奶奶学习剪纸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