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钱钟书先生在不同时期对陆游评价的变化,认为陆游作为爱国主义诗人的诗情和人格是统一的。对钱钟书先生的某些论点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
沈园与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清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这是陆游七十五岁重游沈园怀念前妻唐琬的诗,沈园即今浙江省绍兴市木莲桥洋河弄禹迹寺南的沈氏园。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出身于一个世宦家庭。陆游二十岁娶表妹  相似文献   

3.
张丛 《学习与探索》2004,(2):120-121
陆游的小词<钗头凤>道出了一段爱情悲剧.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陆游出妻唐琬"说成了定论,直至当今此说也颇为流行.陆游的妻子是否姓唐名琬,尚无足够的证据.纵观古代有关书籍、所传诸说及诗词,其事当有之,惟唐氏是否名琬,其父为谁则未详.又唐氏所作词,是否全阕?亦尚可疑也.胡云翼先生的<宋词选>、朱东润先生的<陆游传>在未发现新资料的情况下就确定放翁所出妻为唐琬,失之武断.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诗人们往往用特定的人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几千年来,在无数诗人的笔下,经常出现的是以一种特定的社会职业来表征丰富文化蕴涵的人物形象———渔父,和以一种特定的景物意象来寄托心意的意象群体———田园和森林(以下称园林)。诗人们以...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收在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中的,共50首,其中8首列为“副编”,以示非作者所最后定稿,或系作者原来未准备发表的。三十六年来,谈毛泽东诗词的文章数千篇,对发表较早的四十来篇作品,人们已从各个方面作过分析、探讨和评价。本文想就列在《毛泽东诗词选》副编中的作品谈谈自己的心得。事实上,要看一个诗人的本色,看诗人思想、情绪、意识和他的艺术素养、诗思、才气,也要看不经意而一气呵成的作品。 这八首诗词,我们按时代背景之不同,分三部分来谈。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陆游、杨万里诗坛地位的考索,以觇知南宋诗风趋向;从诗学观念、统绪意识、政治影响、子嗣绍继等方面探讨陆、杨不同地位之成因;复就陆、杨往还文字揭示其真实关系.本文认为杨万里具有强烈的"统绪"意识,专精锐意于变革创新,诗风易于效法,在当时的影响力较陆游为巨;陆游则"统绪"意识淡薄,萦心系怀于家国时事,诗歌抒写恢复之志,效法者少,加以仕途蹭蹬,故未能转移风会,是一位"孤独"的诗人.  相似文献   

7.
万克良 《生存》2020,(11):0224-0224
通过鉴赏,我们可以对诗词内容有全面、深刻的掌握,并准确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诗词鉴赏具有一定的难度,是很多初中生难以胜任的工作。因此,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诗词鉴赏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困境来改进教学方略。争取培养学生诗词鉴赏的方法,促进其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酒诗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诗人酒缘甚厚,酒作颇丰。中国酒诗词经历了《诗经》滥觞到东晋成熟再到唐宋高峰这样一个发展历程。其情感内涵上的突出特点是儒道思想相互纠结,而以儒家兼善天下思想为主轴。酒诗词也是中国古代诗人傲视权责,独立于污浊现实之上的人格精神的体现。自《古诗十九首》以降,酒诗词大都弥漫着一股忧愤之情,如何表达这股忧愤之情,在唐宋逐渐形成了放射和内束两种模式,它们各具艺术特色,共同构筑起中国酒诗词的艺术殿堂,辉煌灿烂。  相似文献   

9.
如何看待古典诗歌,怎样利用旧形式 创作新诗歌,在诗歌战线上是有争议的问 题。“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相当多的新 诗人,曾把旧体诗词同发辫小脚等量齐观,对它抱着宗派主义,采取排斥态度。”①直到五十年代以后《毛主席诗词》、《鲁迅诗注》、《郭沫若诗抄》、 《十老诗选》、《陈毅诗词选集》等公开 出版以后,“五四”以来新旧涛对立的局 面才宣告基本结束,旧体诗词在诗坛上也 就有了一席之地。 诗人臧克家极力倡导新诗应当向古典 诗歌学习,多次论述过古体诗的特点和优点。他认为古典诗歌,“构思新颖,结构谨严,想象高超,字句精炼,能够把丰富 …  相似文献   

10.
霍松林教授霍松林(192 1—) ,甘肃天水人,南京中央大学毕业。著名文艺理论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诗人、书法家。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学术评审局专家顾问、中国杜甫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陕西诗词学会会长、日中友好汉  相似文献   

11.
曹瑞娟 《社科纵横》2014,(7):119-122
陆游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他以极大的热情创作了数量庞大的诗歌作品。同时,陆游又是一位重要的诗论家,他从自身学诗作诗的经历出发总结出诗歌创作的本质规律,并以诗歌的形式道之,创作了大量论诗诗。论诗诗即以诗论诗,是中国古代别具特色的一种诗论形式。陆游论诗诗的创作情境、论诗缘起是丰富多样的,大致可分为读诗读诗、教诗论诗、酬赠论诗、触景论诗、感怀论诗等几种情况。前两种是专门论诗,后几种则是间或论及,但亦不乏精彩之论。本文以陆游诗歌为例,解析中国古代文人论诗诗创作的几种情境。  相似文献   

12.
高利华 《浙江学刊》2002,(4):140-144
陆游诗歌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就陆游诗歌研究中几个敏感的问题,即陆诗自评与他评、艺术个性与艺术独创性以及陆游诗歌的再评价等问题,从影响和接受研究的角度作了充分论证。  相似文献   

13.
徐龙年 《学术交流》2004,(11):182-185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诗人。他的诗词充溢着丰富的个人情感:有铭心刻骨的夫妻儿女亲情,有经久不衰的同窗故交旧情,有摧人泪下的战友同志深情……毛泽东诗词中情感世界的展现,增添了一代伟人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4.
曹辛华  陈阳阳 《阅江学刊》2011,3(6):136-140
“唳鹤”是唐宋诗词中的重要意象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学文化内涵。古人对鹤唳的解释多种多样,如警露而鸣、知时而呜等。唐宋诗词中的“唳鹤”意象与“鸣鹤”意象的内涵往往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唳鹤”意象主要用来表现鹤声的清远、高亮,但“鸣鹤”意象却多用来象征君子。此外,“鸣鹤”意象还衬托了和暖的天气,而“唳鹤”意象则往往与月、白露、秋等意象联用,表现诗人由此生发的“感兴”或者营造美丽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焦泰平 《唐都学刊》2007,23(5):91-93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时间意象具有诗意和哲理。诗人们借此咏叹的时间忧患,是生命意识的觉醒,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廖小勤 《社科纵横》2013,(1):255-256
陆游一生坎坷悲辛,影响陆游心智情怀的世事遭际,不可胜道,电影新版越剧《陆游与唐婉》以婚姻失败的情感挫折和壮志难酬的人生失意为切入点,抓住了解读、研究陆游的关键,再现了陆游率性真实的人生命运。  相似文献   

17.
赵红  张仁汉 《浙江学刊》2006,(4):110-112
桃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典型意象,本文以李白、杜甫、王维三大诗人为代表,讨论了唐桃花诗中,深受儒、道、禅思想影响的各家诗人,对人生的终极关怀、意境创造的运思方式和审美情趣。并通过剖析桃花的诸多意蕴,认为有别于其它花种,其意蕴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文史不分家,著名的史学家,往往也就是文学家;同样,著名的文学家,往往也有史学著作。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游,他的《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灿的明珠,而他的《南唐书》,在史学领域里也应该算是较为优秀的作品。关于陆游的《南唐书》,目前虽然有人提出怀疑,认为陆游未作《南唐书》。但是这种怀疑毫无道理,我将在本文附论中加以商榷。本文以《南唐书》系陆游的作品为立论根据。在陆游一生甚为坎坷的仕途生活中,曾三度出任史官,参与修撰国史。第一次是在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以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参与《太上皇帝圣政》的编修。这一次时间很短暂,钱大昕《陆放翁先生年谱》说他实未至史院。第二次是在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任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为时约十个月。第三次是在宋宁宗嘉泰  相似文献   

19.
<正>领袖大师诗画合璧艺术精品传世珍藏宣纸彩印经折装册页1函1册◎本画册是傅抱石根据毛泽东24首诗词意境绘制而成,可谓诗书画的完美结合,且所有作品均为首次面世,堪称稀世精品,辅以传统手工宣纸册页装裱,极具欣赏价值和典藏价值。◎画册收傅抱石绘毛泽东诗意画40幅,毛泽东诗词24首,手迹22幅。选用特制"汪六吉"手工宣  相似文献   

20.
《学问》2010,(6)
<正>中国虎文化学的开拓者汪玢玲1924年出生于辽宁北镇的汪玢玲教授,今年86岁高龄。已写成《中国虎文化研究》、《中国虎文化》、《东北虎文化》三部专著,堪称中国虎文化学的奠基之作。"中华诗词论坛·关东诗阵"收到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西10省市区37位诗人56首诗词贺汪老《东北虎文化》出版。2010年第6期《长白山诗词》刊发了36首。兹从中选发10首,以致贺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