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直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 1991年 ,本刊曾发表黄留珠教授《陈直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思想》一文 ,纪念先生逝世 10周年暨诞辰 90周年。今岁正逢先生逝世 2 0周年暨诞辰 10 0周年 ,他生前供职的西北大学举行纪念座谈会 ,以缅怀这位对我国学术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宗师。现征得西大同意 ,本刊特将这次座谈会上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 ,摘录整理为如下的笔谈发表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今年12月29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诞辰百周年。先生致力于祖国高等教育事业近五十年,贡献卓著。梅贻琦先生字月涵,天津县人。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八日(1889年12月29日)生于天津府城鼓楼西板桥胡同故居,1962年5月19日因患癌症逝世于台北市台大医院。  相似文献   

3.
回忆与断想     
《社会科学》的编辑同志向我约稿,说是和鲁迅先生生前见过面,通过信,有过交往的人,如今还健在的,已经不很多了,要求我给他们的刊物写一点纪念的文章。是的,我和鲁迅先生生前,的确见过面,通过信;在鲁迅先生逝世以后这四十多年中,我也曾经不止一次的写过纪念的文章,虽然这些东西毕竟都是很粗浅的。不过,在这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伟大日子里,我还得尽自己的可能写一点有关鲁迅先生的回忆与断想。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界最值得尊敬的人——郑振铎文学史意义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郑振铎先生诞辰110周年,逝世50周年。由于他为人正直,遇事敢言,却又不事张扬,淡泊名利,导致不仅在生前遭到一些人的攻击,身后也不乏对其的无知或偏见。  相似文献   

5.
专稿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李铁映(5-04)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刘胜玉(4-04)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王述祖(4-06)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胡钧(2-04)马克思的社会哲学理论及其在当代的价值阎孟伟(2-08)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论毛泽东思想的创新之路张静如石国亮(6-04)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而作陈寒鸣(6-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学习十六大报告)新世纪新阶段的伟大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交通建设思想主张与广西的实践──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黄铮199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家。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奋斗了一生。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后...  相似文献   

7.
在著名历史学家齐思和先生(1907~1980)诞辰10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于2007年5月7日举办了“纪念齐思和先生  相似文献   

8.
鲁迅与戏剧     
今年九月二十五日,是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本刊特发此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围绕着妈祖逝世一千周年和妈祖诞辰1030周年的纪念活动,闽台两岸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妈祖热”,关于妈祖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也在蓬勃发展。在福建,仅在1987年10月纪念妈祖逝世一千周年学术讨论会前后就出版了《湄洲妈祖》、《妈祖研究资料汇编》、《妈祖东渡台湾》、《妈祖研究论文集》等书,以及《妈祖千年祭》和《妈祖》两本大型画册。1990年4月21日,为纪念妈祖诞辰1030周年,在福建莆田又召开了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在会议召开前,出版了《妈祖文献资料汇编》、《妈祖信仰与湄洲祖庙》两书。  相似文献   

10.
黄远生在中国新闻史上首先倡导报纸“为民生社会请命”的新闻思想,首创新闻通讯文体并撰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通讯佳作,是中国报业的先驱,中国报界的奇才。2005年是黄远生诞辰120周年,逝世90周年,特发此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1.
张双才  齐寅峰 《河北学刊》2001,21(4):114-117
在企业筹资活动中,负债筹资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有限责任的负债筹资条件下,会激励股东采取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从而产生债务的代理成本。木文将分析因负债筹资所引发的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并探讨缓解和消除利益冲突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封建社会 ,“朕即国家”的观念在秦汉就已形成。诏令形同法令的共识自封建专制制度初建时就已产生。皇帝一言九鼎 ,从出言到形成诏令须经过一套规整的程序。其中制诏前得到可信的第一手资料是其关键 ,获取可靠信息的主渠道之一是臣僚们的奏章 ,故执掌制诏与呈奏职能的机构便一直成为中央辅助皇帝决策的机枢部门。诏令的概念在《唐大诏令集》的解释是“用皇帝口气发布的官文书”,就是说 ,皇帝的话一经以书面形式发布出来就变成了官方文件。历朝诏令虽名称不同、内容不同 ,但均“无非是指书面记载的皇帝的命令”1。对奏章的概念 ,刘勰在…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而科学技术既在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 ,又对人类发展有诸多的负面影响 ,人类应该在利用科学技术的同时 ,尽量避免其不利的一面 ,发展全新的科学技术以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不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学说这一问题,是我们与告别“知识论哲学”的所谓“实践哲学”争论的核心或焦点问题。依笔者看,哲学世界观的抽象性并不妨碍哲学是一门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学科,同时,哲学的知识性和科学性也并不妨碍它作为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并没有真正搞清哲学和科学知识的关系,并没有真正同传统哲学划清界限。认识和实践、知和行,是不能彼此割裂分离的,哲学不能从只解释世界的片面性错误极端走向不要认识的片面性错误极端。  相似文献   

15.
主客统一与现象学的审美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金海 《阴山学刊》2003,16(2):13-18
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密切相关 ,意向性理论中的主客相关性特征和内在的主客二元分裂思维的残余决定了现象学美学审美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品格 :它虽然强调审美价值在主客体的交流对话中产生 ,但是它并未真正实现主客体的统一 ,而始终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摇摆。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盖格尔的主观性审美价值观阶段、英伽登的客观化审美价值观阶段和杜夫海纳的形式上的主客统一的审美价值观阶段  相似文献   

16.
党群干群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深入研究党群干群关系 ,对于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党群干群关系总体上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应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便对症下药 ,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寻找有力对策  相似文献   

17.
敬畏感是人们对某种力量既敬重又畏惧的情感。敬畏感与人所生存的文化背景有着直接的关联。生活在基督教文明中的西方人,其敬畏感来自上帝。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其敬畏感则来自"天命"。而从深层心理来分析,人们真正敬畏的是人自己。不同的民族性格决定着对信仰对象拥有不同的敬畏感。西方人执着的民族性格和中国人爱"变通"的民族性格及其在敬畏感上的鲜明特点表现着各自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8.
银行并购与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球范围内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进行综合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改革方向,提出我国银行并购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19.
王冬  李军松 《北方论丛》2011,(2):113-118
近代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导致了近代中国深刻的文化变迁。在此进程中,薛福成以"中西会通"作为处理中西关系的基本目标和价值判断,运用"体用"、"道器"、"新旧"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确定了对待两者交融会通的基本准则,并以"西学中源"说与"西法为公共之理"说作为论证,主张在开放的心态中保持着本民族文化的独立自主,初步展示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中西交融会通的发展方向。这一努力是积极的,但也突出表现了近代新陈代谢的思想变迁中存在的"欲新还旧"的时代特点:以传统的文化架构容纳西学。这是时代造成的必然局限。  相似文献   

20.
群己关系是不同社会关系之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的核心关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问题。以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理论为指导,扬弃和超越先秦儒家注重中道、和谐的理论向度和思维方式,克服群己关系形上思考的二元对立,构建一种以人为本、中庸和谐、群己兼顾、共生共荣的群己关系和社会秩序,应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