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江苏省海门市有一个由1100个家庭工厂组成的联合企业——三星镇工艺服装绣品总厂。今年销售额可望突破亿元。是由该镇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创办的,对三星这个华夏绣品第一镇的崛起有很大作用。(一)这个新型经济合作组织,13名管理人员均从社会上招聘来的。那些苦  相似文献   

2.
画痴陈大姐     
陈喜霞是我在老年大学上学时结识的一位朋友.她因家庭贫困,读完小学就辍学了,1958年进工厂后,很快就在几千名工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三八红旗手,登上了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 三年困难时期下放后,她买来剪裁书,自学做服装,借钱开起了裁缝店.她心灵手巧,胆子也大,特别敢于尝试新式样,小店开得远近闻名.晚上,陈喜霞一边陪孩子们做作业,一边代客打毛衣,就这样苦做了十多年,把三个孩子培养成才.  相似文献   

3.
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让我回去一趟。对父亲,我是淡漠的,他从部队转业后,安置在外地的一家工厂,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次。苦的,累的,一直都是母亲。我辗转赶到家的时候,窗外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多年来<服装结构与制图>课程教学总结,提出服装结构制图课程应与服装缝制工艺课密切配合.利用工艺课中制作服装的合体与否、造型优美与否来验证服装结构制图的正确性、合理性;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使学生理解"二维"图纸与"三雏"服装成品的关系;"教学工厂"式实践教学设计,建立教学新模式;探寻既科学又适合教学的制板方法.  相似文献   

5.
孟绍群 《社区》2002,(8):34-35
北京流行一句顺口溜:浙江的服装,安徽的菜,四川保姆人人爱,河南的民工会盖房,东北的小姐换得快。虽然北京规定了数10种不允许外地人从事的行业,以保证当地人的就业,但是事实上,在苦脏累险的行业很难找到北京人的影子。  相似文献   

6.
这里的工厂进口便宜的布料(通常是从中国),以难以置信的速度生产出时下最流行的服装,然后打上“意大利制造”的标签出售。  相似文献   

7.
(一) 街道工业是指我们通常所称的“小集体”工业,它不包括已经上升为区、局领导的“大集体”工厂和新建的合作社。也不包括郊县的镇、社、队办的工厂企业。上海街道工业分布范围很广。有冶炼、机械、电子仪表、纺织、服装、针织、工艺美术、日用小商品等各种行业。1979年,上海街道工业共有1,029户,232,452人,总产值达到37,340万元,全年盈利9,366万元,上交国家税收5,710万元。街道集体工业已经成为整个上海工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今年五一节期间,4月下旬才开业的京城首家"尾货"工厂店大通and淘宝城生意格外兴旺.虽然市场位于北京近郊的通州梨园地区,却有不少入特意从城里跑来"淘货",3天假日服装出货量20多万件,交易额上百万元.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消费者青睐这一基于"尾货"市场升级换代概念的新营销模式,表明近年在京城悄然出现的"尾货市场"已越走越热.  相似文献   

9.
中晚唐的“苦吟”不仅是一种苦思的写法,还有更多的内涵。第一,苦吟诗人在人群上以科举穷士为主,内容上以吟苦及苦闷的消解为核心;第二,苦吟还体现了穷士诗人在困境中逆俗自立的不懈追求,他们或倚之科举及第,或倚之实现立言不朽的追求,或倚之寄托心灵、实现精神生命的延续;第三,苦吟还是苦吟诗人苦中作乐的生活方式与癖好,他们把苦吟与休闲结合起来,使苦吟成为一种颇有吸引力的写作与休闲自娱相结合的生活方式,有的苦吟诗人吟诗甚至达到了成狂成痴的地步;最后,苦吟诗人在风格上有苦吟以求怪奇和精妙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0.
服装设计是一门系统的工程,它起码应该包括:设计构思→服装效果图→服装平面结构图→成衣.这是服装从设计到成品的基本过程,其中承担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环节就是服装效果图向服装平面结构图的转化.它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服装成品的成败.因此,如何既准又快地把服装效果图转化为服装平面结构图,就成为一名服装版型师能力高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衣夏季炎热,人体排汗增加。因此,老年人夏日服装应力求简便舒适。款式上,应宽松;色彩上,应素雅大方,白、淡绿、淡黄、湖蓝、瓦灰、银灰色可减少紫外线的吸收;质地上以吸汗透气的丝、棉、麻等织物为佳。夏天的衣服应经常洗涤。舒爽的夏装有利于吸汗散热,可使人免除闷热之苦而备觉凉快惬意。  相似文献   

12.
本地服装专业教学发展举步艰难,服装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困难是导致学校服装专业办学困难的主要因素.本地服装企业蓬勃发展,然而学生为何就业困难?这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如何加强服装结构制图教学的改革,加强服装结构制图知识、技能的引领,使学生掌握企业中服装制板工作的基本技能,满足企业服装制板工作的实践要求,培养技术性人才,值得我们每一位服装专业教师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服装产业蓬勃发展,服装商标词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的承载物。本文主要探讨了服装商标词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客体,并从跨文化角度探讨了服装商标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CI理论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 ,尤其对服装企业。 2 1世纪的中国服装企业 ,肩负着使中国从服装大国走向服装强国的历史重任 ,导入 CI已成为一种内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服装的整体造型和服装装饰,是表现服装设计者的风格的标志,是研究如何美化人体的重要课题,是人为的形成人的外部形态,具有一种对外炫耀的意识倾向。只有深入体会服装造型和装饰的和谐之美,才能更好的对服装外观造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服装零售企业营业员频繁流动,各类服装零售企业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营业员流失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服装零售企业营业员流失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服装零售企业营业员流失问题的对策,期望能为我国服装零售企业解决营业员流失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晚唐苦吟格局中的诗僧的探讨,指出在当时诗坛苦吟之风日盛的情况下,诗僧能融入时流,促进苦吟之风,将苦吟变成一种生命的需要,其创作行为本身就体现出诗僧诗歌创作的热力。  相似文献   

18.
浙江女大学生服装消费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浙江女大学生服装消费心理与行为。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与研究,得出女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服装类型、购买服装时重视的因素、购买服装的时间、场所等结论,为服装企业了解女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满足这一群体的服装消费需求提供了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服装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符号,人们可以通过服装这一符号系统彼此进行了解与沟通。服装是人的性别、年龄的符号,是显示人的身份地位的符号,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符号。服装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是发展的、流动的、民族的、国际的。  相似文献   

20.
辽中南城市群服装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辽宁省是全国服装生产过亿的省份之一。但是,目前辽中南城市群服装产业与南方沿海相比还处于"幼稚"阶段,各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还停留在低附加值加工模式中。文中结合对辽中南地区部分城市服装企业的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分析了辽中南城市群服装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衡量服装产业竞争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否拥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群体"。辽中南城市群服装企业以加工和贴牌出口为主,服装企业要迅速提高对新技术、新的管理方式、新的经营理念和现代化生产设备引进的认识,在人才引进、技术改造和创新、管理模式和市场经营等方面加大投入,着重在经营模式、品牌附加值、服装纺织产业链等几方面寻求发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