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东营地区1995年和2010年两期TM影像为数据源,通过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并利用混合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其植被覆盖变化从低到高分为5个等级.植被覆盖度变化结果如下:从1995年~2010年东营地区植被中高和高覆盖度类型面积增加,其面积变化率分别为483.2%和168.35%,极低和低植被覆盖度类型面积减少,其面积变化率分别为61.01%和51.11%.从空间上看,东营地区整体植被覆盖度都有所增加,而北部沿海、中部城区的植被覆盖度有所下降,这与东营市近年来重视植被保护和城市化加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由道路建设导致的生境破碎化严重影响着区域景观的生态格局,定量表达道路修建造成的破碎化特征对生态系统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黄河三角洲河口湿地作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GIS技术,定量分析了1995—2019年不同道路类型对区域景观连接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4年道路长度持续增加,2014—2019...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C3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以及土壤盐分的调查,初步探讨了C3植物δ13C与盐度的关系,揭示了环境因素对植物δ13C的影响.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地区C3植物δ13C与盐度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5),且随着盐度的增加,C3植物平均δ13C值呈偏正的趋势(P<0.005),土壤盐分是植物δ13C值的重要影响因素,单个植物种δ13C随盐度上升表现为增加和变化不明显2种模式,这与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耐盐性强弱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柽柳(Tamarix chinensis)—碱蓬(Suaeda glauca)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代表性植被,当地人们常用它们来改良盐碱地.为了探索柽柳—碱蓬改良盐碱地的机理,本文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碱蓬群落下土壤剖面可溶性盐离子和养分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可溶性盐离子主要以氯离子为主,土壤为富钾土壤,可溶性盐离子和各种养分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本研究为进一步充分认识该地区柽柳—碱蓬群落下的土壤状况,以及保护该地区的土壤和改善土壤的盐渍化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908专项”海岛海岸带调查工作所获取的资料,江苏省海岛为32个,其中有居民海岛5个,海岛面积为59 km2,海岛岸线长度为94.3 km.海岛潮间带面积9.2 km2,岩滩、砾石滩、砂质滩和淤泥质滩均有.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环境评价结果表明:海岛潮间带沉积物环境质量好,符合海洋沉积物一类标准要求.海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有138种,生物平均栖息密度高达14 406 ind/m2.海岛植被面积总计3 769 hm2,其中面积百分比前三位的植被类型为人工植被、水生植被和草丛.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1995年至2007年中国不同地区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区域性财政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占比一个单位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均产生正向影响,而且随着时间间隔的增加,该冲击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影响各有不同。在方差分解中,东部地区财政收入占比冲击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波动的贡献份额相对较小,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稍有增加,中部地区的贡献份额最大。  相似文献   

7.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必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市场机制成熟、经济基础雄厚,推行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条件已经成熟。作为一种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环境经济手段,通过完善相关的排污许可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以及初始指标分配制度,培育统一的市场,加强政府监管,必将促进黄河三角洲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对黄河三角洲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月亮泡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松辽平原的中部,大安市与镇赉县的交界处,原属于天然流水湖。上游洮儿河,下游嫩江,面积为80km2。1976年人工拦截了月亮泡与嫩江的交汇点修成水库,用于农田灌溉和养鱼。水库东西长25km,南北长10km,呈蝴蝶状,库容4.87亿m3。水库底质为细沙或亚粘土。周围是草原,植被良好,有村庄11座。月亮泡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夏季炎热,秋季降温  相似文献   

10.
胜利油田孤岛油区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的勘探开发建设,有力地支持和带动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地貌、大气、水体和生物群落产生了重大影响。孤岛油区的生态环境演化与油田开发有很大的相关关系。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的路子,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重点发展具有清洁生产技术的生态工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探索环境保护工作的产业化,扶持培育环境保护的社会力量,实现环境保护与油田开发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选取长株潭城市群1995—2018年共6个时间点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土地动态度、空间演变等方法分析其生态用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区域生态用地界定为具有生态服务功能、能够有效调节生态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林地、草地和水域。研究区域从时间上看,生态用地数量呈下降趋势;结构占比中林地最大、水域居中、草地最小;林地、草地的生态用地动态度为负值,水域的动态值不稳定。研究区域从空间上看,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景观破碎度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斑块面积呈下降趋势;生态空间不断缩小,生态用地呈破碎化、分离化趋势;重心以东南部和东北角为主,重心集聚性减弱。基于此,建议一体化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完善生态用地法律制度,加大生态修护及保护力度,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绿色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目前长三角海域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政府间协调治理观念滞后、协调治理体制不完善及法律保护不健全是造成长三角海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重要原因。长三角海域政府应转变治理理念,构建多元化的府际网络治理模式,提升区域空间海洋生态管制,采用污染物入海申报许可和总量控制制度,健全府际间海洋环境管理法规体系,从而实现长三角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13.
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形成是多种要素的综合体,生态环境因素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与内容。平地瑶迁居平地后,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其传统文化也逐渐发生重要的变化。本文对平地瑶传统文化若干方面的变迁进行探讨分析,进一步说明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峡植被恢复工程应考虑两方面的内容:景观绿化和生态绿化.实施景观绿化是因为长江三峡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景观绿化可促使三峡恢复过去曾有的原生植被美景,增强对游人的吸引力,促进库区旅游经济繁荣;实施生态绿化,是因为三峡两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绿化可有效遏制生态恶化,促使库区生态良性循环,确保库区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三峡植被恢复成功  相似文献   

15.
基于DSR模型的淮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河流域六安段饮用水源污染隐患突出,生态功能下降,季节性污染严重,城区水域景观功能弱化。基于DSR模型,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选取淮河流域(六安段)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2005年至2010年淮河流域六安段的生态安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至2010年,淮河流域六安段生态安全状况正在不断改善,生态安全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生态安全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其仍然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战略,人类不仅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也要采取措施,减轻和解除生态环境的威胁,从而使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健康和完整。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三角洲在环渤海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进一步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保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贯彻实施,做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条例》的立法工作,必须立足于现实生态立法的制度现状,认真反思区域生态立法的制度实践,更新生态立法指导理念,梳理区域生态立法文本,细化生态立法内容,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区域生态立法资源、建立完善生态鉴定制度,强化生态破坏的违法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7.
主体功能分区战略角度的中国城市化研究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分区战略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推进模式。在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中,采用开发建设优先或保护利用优先的不同划定思路,必然会相应产生不同的土地空间格局和城市发展模式。通过回顾我国城市化政策,对我国城市在土地开发建设、保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审视。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展是该时期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由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对耕地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又是必须执行的方针,从而在理论上构成了土地开发和保护的矛盾,在现实中表现为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协调。主体功能区的提出,理论上为区域土地利用模式和城市化政策的选择提供了战略指导,现实中为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体化勾画了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8.
大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珠三角地区(21城市)1995~2009年15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进行分析,来研究小珠三角地区(9城市)①和大珠三角地区(21城市)②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结果表明,小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正在形成,但程度不高;大珠三角地区仍然存在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一体化主要是指在长三角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人才、产品等能够自由流动,以及工业、金融、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包括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要求政府调整职能,尊重企业的选择,放开企业在区域内不同地区的流动,因此,共同市场建设首先是政府行为。各地方政府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长三角的区域合作,消除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才能提高整体的竞争力,达到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格局,然而和全国平均及发达地区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差距。一方面是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是产业用地集约度不高,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通过对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以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作为产业的入驻门槛,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实现皖江城市带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