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贵州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使民族传统生育文化积淀很深,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生育意愿和行为规范,导致了少数民族人口出现增长较快、生育水平偏高、早婚早育等问题,给贵州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本文结合贵州高原地理环境的特征,从地理环境与文化生成的角度对少数民族传统生育文化的形成的地理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生育转变是中国人口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少数民族生育转变为认识中国生育转变历程提供了多样视角。使用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微观数据描述了不同少数民族生育指标的变化,并使用分层线性模型区分了民族内部以及民族之间的差异如何解释不同民族生育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各民族的总和生育率都呈现下降趋势,2000年以后大多数民族的总和生育率接近或低于更替水平,部分民族的总和生育率近年来略有回升。少数民族生育行为存在很强的异质性,不同民族生育模式不同。民族特征对生育行为的影响仍然存在但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民族内部的个体社会经济特征差异超越民族之间的差异成为影响少数民族生育行为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3.
罗华  鲍思顿 《人口研究》2005,29(6):56-61
虽然中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没有实现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他们的生育依然受到了限制。这种生育限制增加了有男嗣偏好的家庭采取人为手段控制新生儿性别的趋向。同时,少数民族之间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和经济发展程度也有所不同。这些因素使各个少数民族呈现出不同的生育状况,包括新生儿性别比的高低。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某些社会和经济因素对中国少数民族新生儿性别比的影响来证明社会经济对生育行为中男嗣偏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对中国主要少数民族(壮族、回族、维吾尔族、彝族、苗族和满族)的生殖状况作一综合分析并与汉族加以对比。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地理气候、传统习俗及文化水平的不同造成了各民族生殖状况的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虽低,但实际人口绝对数很大,1990年有7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超过500万,其中壮族人口已愈1000万。由于历史发展、宗教信仰、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和传统观念的差异,少数民族的发展不平衡。做好少数民族的生殖健康工作,对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意义重大。本文应用1988年的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对几个主要少数民族的生殖状况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人口,在数量、婚姻、生育、死亡、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构成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进步。当然,有的民族的人口问题还相当严峻,但同时,已有个别民族进入了或即将进入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一、80年代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地区在历史上是移民文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交汇的地区,各种文化互相影响、交汇,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生育文化。在这种生育文化的影响下,长白山地区一直稳定于低生育水平上,少数民族的人口发展也成为全国典范。  相似文献   

7.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析少数民族妇女的生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了解少数民族以及全体人口的发展趋势,完善生育政策,探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途径,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1982年广西第三次人口普查及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等统计资料,对广西少数民族妇女生育状况作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沈淑贞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多的省。不同的少数民族之间,传统文化有很大差异,妇女的社会地位也有不同的状况。考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认识改革开放过程中,彻底变革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加速其向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益华  刘中黎 《西北人口》2003,(4):34-36,39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落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已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中找出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强调指出中央及省政府的资金投入在民族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江县是贵州省最边远的县份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3%。最近,笔者对该县1993—1995年出生性别比状况、成因作了分析。 1 从江县出生性别比状况 从江县是个多民族的县份,境内有苗、侗、壮、瑶、水、汉等兄弟民族,由于各民族生育观念、生育意向、生育行为不同,所以从江县的出生性别比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3年的出生总计性别比分别是129.6、127.1和112.4,比国际公认的出生性别比生物学范畴106左右,分别高23.6个百分点、21.1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本文出生性别比偏离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和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简称《决定》)出发,通过对我国人口生育水平的时间和空间分析,提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难点关键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并以吉林延边朝鲜族和新疆少数民族生育水平为例,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对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实际上是“好心照顾他,反到害了他”,只有降低生育率才更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应旭 《西北人口》2008,29(1):103-107
人力资源作为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改善民族地区落后面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描述了其人力资源数量增长快、劳动力资源丰富、质量不断改善、人口流动加快等现状。同时就进一步开发存在的障碍与机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新形势下提升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结构和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全国少数民族婴儿死亡率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死亡率(IMR)的高低,不仅与医学卫生条件、妇幼保健尤以围产期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有关外,间接的还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及城镇化等水平高低多种因素影响有关。当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要求准确、全面的获得婴儿死亡率指标是十分困难的,尤其在少数民族中更是如此。如要了解全国同期各少数民族婴儿死亡水平,除调查时受语言、交通等限制外,还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及时间。现利用1982与1990年两次人口普查登记中获得的各民族出生人数与不满一岁的死亡数为基数,同时调查搜集了各民族在同期内经济、文化、卫生等多种因素的资料,分别对42个民族按区域及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等条件进行分析,这样除可了解90年代初各民族婴儿死亡水平及影响因素外,还可反映民族间婴儿在改革开放10年间的变化趋势,为民族工作制订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准确把握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态势是积极应对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与关键。利用2000—202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系统分析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的最新特征与发展趋势,并探讨我国少数民族老龄问题和积极应对措施。研究发现,2020年少数民族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3.10%,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但老龄化进程慢于汉族。少数民族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和女性化特征,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明显。此外,少数民族老年人口主要集中于壮族、满族、回族等人口较多的民族中,39个少数民族已进入老龄社会或老龄化社会阶段,各民族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分化进一步增大。各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为家庭供养,老年空巢家庭规模持续增长,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现象凸显。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既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也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养老保障与养老服务带来了诸多挑战。一是民族地区养老保障发展滞后于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进程;二是伴随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民族地区养老服务需求迅速增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需破解多重挑战;三是面对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文化、地域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人口调研会于1982年8月24日至30日在兰州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甘肃、北京等11个省、市、自治区的社会科学院系统、高等院校、党校系统的科研工作者和民族干部、计划生育干部共53人,其中包括有藏、白、彝、回、侗、汉等六个民族。提交会议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共22篇。  相似文献   

16.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达斡尔、俄罗斯、满等十三个民族,是以维吾尔为主的民族聚居区。1981年年底,全区人口有1303万,其中少数民族人数为768. 06万人,占全疆人口的58. 94%。一、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发展解放前,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新疆少数民族不仅经济、文化落后,卫生、医疗事业也很薄弱。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呈现为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人口自然增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现已确认的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人口9,120.03万人(1990年),占全国总人口的8.04%。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大部分居住在祖国边疆,解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光辉旗帜下,各民族间不仅建立和发展了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关系,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民族教育事业也空前繁荣。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作者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而作。文章表明,我国少数民族妇女与发展是我国民族繁荣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受不良生存环境以及多生多死低(负)增长的严酷人口再生产现实等因素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妇女始终处于高生育、低素质、无发展的境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五十年,特别是我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历史变革的后二十年,少数民族妇女同全国人民一样,获得了从未有过的翻身解放和发展机遇。党和国家低生育高素质的政策引导和环境建设,使少数民族妇女在短短数十年中真正走出了无发展的历史困境,同时以崭新的姿态迈向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发展状况,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研究和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生育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特点,对了解和掌握今后人口发展趋势,并通过哪些社会经济因素来调节育龄妇女生育率预期的方面发展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口学会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数人口调研会于1982年8月24至30日在兰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南、青海、宁夏、内蒙、新疆、北京、甘肃等十一个省、市、区的代表共四十九人,他们分别来自藏、白、彝、回、侗、汉等六个民族。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顾问栗秀真,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陈道、刘铮,秘书长张乐群,中国民族研究会会长秋浦等同志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继去年十月在贵阳召开的全国部分少数民族人口调研讨论会之后,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调研会。会议着重讨论了分布在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