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并没有抛弃异化理论,而是把异化理解为一种社会与历史总体的异化,贯穿其理论的始终。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在总体的框架内展开的。总体性是马克思为了克服康德、黑格尔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二律背反难题所提出的范畴,这一范畴以实践为核心实现了对社会和历史的整体把握。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具有社会总体和历史总体两个向度。从社会总体来看,马克思是把劳动、消费、分配、交换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异化过程来加以理解的;从历史总体来看,马克思是以异化的逻辑来统摄人类社会三大形态的转变和过渡的。  相似文献   

2.
异化和异化的扬弃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道路李淑梅人类历史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劳动基础之上的,物质生产劳动是发生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动,这两重关系之间的交互作用,使人类历史成为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辩证过程。中国社会的发展既遵循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  相似文献   

3.
劳动异化、人的异化、生态异化,三者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逻辑关联,劳动异化首先导致人的异化,进而导致生态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重点阐述了劳动异化思想,劳动异化的结果和表现就是人与自我的异化和人与人的异化。由于人的异化进而导致生态异化,生态异化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其根源则是人与人关系的危机。已故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心态失衡”,“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心态”是指人与人的关系。所以,生态异化的根源是人的异化,是人与自我和人与他人关系异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异化,这已经为某些文章充分地论列了,在此无须赘述。但是,怎样认识这种异化呢?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又有什么区别呢?我认为,社会主义异化与资本主义异化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异化的根源、趋势不同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根源时,主要强调两点,一是私有制,二是社会分工。马克思认为,私有制作为异化劳动的产物,虽然不应看作是异化产生的根源,但是,不可否认,私有制一经产生出来以后,它就以劳动和劳动条件的分离为前提,加剧了劳动的异化。缺乏劳动条件的人,为了生活,就得把自己的劳动能力交给拥有劳动条件的人去支配,同时把自己劳动的成果也一并交给人家去占有。这样,劳动本身就越来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创立了唯物史观之后,并没有放弃异化理论.其实,早在《巴黎手稿》的《穆勒评注》中,马克思就已经转换了异化逻辑,从自我异化逻辑转到了交往异化逻辑即关系异化逻辑.而到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时期,马克思的关系异化理论更加成熟.无论是摆脱了抽象类本质的异化劳动理论,还是对人的依赖关系的论述,都表明马克思这时在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异化理论已经成为描述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及发展趋势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6.
一、所谓科学技术异化 科学技术为创造辉煌的世界文明所作出的贡献是不朽的。人们依靠科学技术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以相对舒适便利和高效的操作使人摆脱了许多繁重的劳役之苦,提高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同时,自然科学作为“一切知识的基础”,以教育的方式作用于人的心灵,对人类理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之前,人们听到的更多的是对科学技术的热情洋溢的赞颂。但是在最近二三十年来,人们围绕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后果问题展开了讨论。一  相似文献   

7.
论道德异化     
程海霞 《河北学刊》2001,21(1):125-127
本文通过对“异化”概念的重新界定,确定“道德异化”这一概念,并从其特征、表现方面对之作了存在性证明,最后寻求扬弃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9.
制度异化,是指制度作为人所建构的行为规范与活动框架,本是人追求自由与解放的途径与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却与人相对立,成为束缚与奴役人的一种手段与力量。资本主义制度尤其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是产生工人劳动异化、资本家异化的主要根源。因此,马克思把批判的锋芒直指资本主义制度。制度异化具有多种形态与形式,其产生既有直接原因又有各种根源的间接原因。消除制度异化的过程,就是消除产生制度异化各种根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集权与异化     
起码对非洲大陆而言 ,问题的根本在于 ,如何在国家实体内协调看似不能协调的因素 ,如何让经历各异却被殖民历史所硬扯在一起的各个民族、被怯懦平庸且无力纠正旧边界过错的第一代领导人所耽误的各个民族和平相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异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弥补市场初次分配缺陷、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需要的制度安排。然而由于社会保障具有经济性和政治性二重属性,导致社会保障异化为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的手段和工具,表现为社会保障泛政治化和泛经济化。社会保障异化破坏了社会保障自身发展的规律,危害了社会成员生存安全的保障,需要通过立法规范、扩大公众参与机会以及加强对责任主体的道德约束等措施来制约社会保障的异化。  相似文献   

12.
论休闲异化     
章辉 《兰州学刊》2014,(5):37-43
休闲和劳动一样也存在着异化。它表现为休闲自由的异化、休闲情绪的异化和休闲节奏的异化。它的成因是物质性追求与功利性情感、炫耀性消费与符号化风潮、技术性依赖与政治性行为、感官性沉溺与媒体性刺激。文章认为,其解决之道是减少功利性追逐,推崇无功利审美;减少非理性消费,破除符号化欺骗;简化复杂性程序,提倡简单化生活。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与异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在我看来并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变异问题 ,而是通过这种变异去对抗人的异化。“陌生化”并不是制造陌生 ,而是促进人的复归。一什克洛夫斯基倡导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是为了反拨语言的“自动化”。他说 :“如果我们研究一下感觉的一般规律 ,我们就会看到 ,动作一旦成为习惯性的 ,就会变成自动的动作。这样 ,我们的所有习惯就退到无意识和自动的环境里。”① 散文话语的规律 ,以及这种话语里不完整的语句和只念出一半的词别人都能听懂 ,就是话语的自动化在发挥作用。语言的使用就如重复无数次的动作一样 ,会变成…  相似文献   

14.
科学(这里指自然科学)包括人类对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还包括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实践。科学实践和科学认识的辩证运动构成了一部科学发展史。科学发展究竟遵循怎样一种模式呢?科学既在肯定中发展自己,又在否定中发展自己。这两种发展过程分别表现为科学同化和科学异化过程。科学同化就是科学在发展中产生的力量站在自身一边--作为自身的力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 异化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如果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公开发表算起,关于异化问题的争论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学者大谈异化问题,出现了"异化热".最近几年,我国理论界也开始讨论异化问题.从发表的有关文章和著作来看,争论的焦点始终集中在"异化"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这个问题上.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异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甚至有人进一步把异化理论运用于社会主义,从而得出社会主义也象资本主义一样产生异化的结论.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缺乏事实和理论根据的."异化"一词是英文"alienation"、法文"aIiénation"、德文"Entfremdug"的中文翻译.在外文百科全书和词典里,这三个词都是一词多义.  相似文献   

16.
类比推理一般是由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前提中确认的共同属性越多且是本质的,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大。类比推理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种类。类比推理在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具有诸如创造性、援引性、仿生性、模拟性、论证性等多种认识意义。它虽然与比喻、比较、联想等有联系,但也有差别,对其加以界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使用类比推理。  相似文献   

17.
读史探微     
昔者孔子之修春秋也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辞夫游夏圣门之高弟也孔子圣无常师问礼问官不以異端夷狄为恥何以于端门受命制作之钜典于门下高足反不得执简问难赏奇柝疑哉殊不知文章之事惟自知之丁敬礼有言后世谁相知定吾交者夫辞章之学尚且如斯而况圣小垂法万世之书微言大义非讲习有素心知其意鸟容侈口而妄议也不独圣人垂法万世这书其谨严如是也即乙部之史亦莫不各有当时斟酌之苦心或直笔以在正名或深文以见义凡属良史莫不皆然南史之书崔杼则直笔也董狐之书赵盾则深文也直笔人所易知也实  相似文献   

18.
进入后现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表现为物的异化被符号异化所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论揭示了物的异化状况,鲍德里亚的异化论揭示了符号异化状况。从马克思到鲍德里亚,异化论从现代形态推进到后现代形态。鲍德里亚对符号异化的批判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后现代意涵。  相似文献   

19.
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们,从人本学的角度出发,对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科技异化的根源作了深入的探讨。他们认为,科技异化既有运用科学技术的外部因素又有科学技术的自身原因,是不良社会实践的结果,所以要消除异化必须实现技术社会的人道化。但他们在追寻消除异化的途径时却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方向,使得他们的异化理论变成为难以付诸实践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20.
道德素质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道德素质探微陈文江道德素质是人们选择道德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内在因素,也是道德行为主体参与社会道德活动的能力基础。揭示人的道德素质不仅可以深入了解道德作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之特殊方法的基本内涵。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及个人的自我修养提供一条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