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5 毫秒
1.
一、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978年以来,是我国建国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从根本上改变了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农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使农村走上了振兴之路。但是,在充分估计我国农村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应该看到以下基本情况:第一,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农产业的发展拉上去的。按照我国过去的统计口径,农业总产值中不仅包括除农村种植业之外的多种经营的产值,而且包括很大一部分农村工业(村及村以下办的)的产值。从近一、二年开始分开统计的一些地区的情况来看,如果剔除农村工业产值,单独计算农业产值和种植业产值,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远  相似文献   

2.
农村合作经济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在我国农村涌现出的合作经济,自它产生之日起就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但作为尚处发育阶段的经济形态.实际运作过程中又暴露出了许多缺陷,亟待通过相应的法律手段进行规范.一、立法的基本要求(一)必须把保证农业和保护农民作为基本的立足点.从法律的角度审视,保证农业,保护农民,主要内涵就是保护合作参与者的投资.资金缺乏,投入不足,是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的巨大瓶颈,也是农民寻求合作的一个基本动因.为此,保护合作者投入的所有权,收益权,参与合作的农民才有积极性,从而才能扩大投入.对农民投入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和财产,法律上要明确规定,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国家侵占、平调,投资者在清偿债务之后退出自由.要明确合作经济组织承认劳动量和质的差别,承认分配上的差别,贯彻以效益为基准的分配原则.这样,才能调动农民投入的积极性和劳动的积极性持续增强.(二)必须把巩固和发展农村公有制经济、防止传统集体经济体制的复旧作为重要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3.
经济责任制,是一种把经济责任同经济利益联系起来的经营管理方式。它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划分经济权力和经济责任,使经济责任同经济利益挂钩,以便调动生产单位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搞好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果。它的基本内容是一个“包”字(包权、包责、包利)。它的具体形式却是多种多样的。 目前,我国农村广大社队对社员实行的经济责任制是联系产量计算报酬的责任制,基本形式有三种: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统一经营、联产到劳;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国家对集体实行征购包干,  相似文献   

4.
<正>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是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想就国有企业如何顺利地实现股份制,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代价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实现的目标现代股份制是在生产力和社会化得到极大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它与现代发达商品经济相联系.在现代股份制中,董事会成员并不—定是股东(有的也是股东),他们是一群具有专业技术和知识的企业家.股东并不完全是按投资的份额对企业重大决策行使决策权,在这里,决策权与股权相分离.所以其基本目标,是追求企业最大经济效益和财产增值并让财产所有者获得更多的收益,不断壮大企业实力,企图在同行业占据垄断地位.马克思曾经把人类的历史看作是人的个体发展史.人和生产资料的结合状况,是生产关系的基本状况,也是人的个体发展的基本状况.如果我们撇开各种社会形态中劳动者的社会觉悟和劳动性质不论,人类经济实践已表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根本途径在于劳动者能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并且这种结合越是紧密,劳动者的积极性越是易于得到充分发挥.在资本主义社会企业里,资本家的积极性和责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动因,与其社会主义观有关,他认为开展互助合作是实现农业社会主义化、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防止农村出现两极分化以及发展工业的需要.当然也因为毛泽东看到土改后的农民不但有个体经济的积极性,而且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搞互助合作化是符合农民主观愿望的.我们要防止两种倾向,即认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毛泽东主观任意的产物,认为毛泽东的主观动因是产生这一政策的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只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外在条件;而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才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内在条件,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才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一、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企业具有活力,是指社会主义企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有旺盛的生命力。这种旺盛的生命力的源泉在于企业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企业职工是企业生产过程的主体,是首要的生产力,从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来看,劳动者是三要素中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结合起来的要素,所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者积极性的高低,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村改革伊始率先选择了土地使用制度的变革。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确立,标志着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第一步改革的伟大成功。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实现,使农业微观经营组织得以再造,从而使农村劳动者财产权利的主体地位得到不同程度的确认。因此,农村第一步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然而,农村初步改革虽在土地集体使用制度上取得突破,但却发生了阻滞,致使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这一农村土地制度巨大成功的背后隐含着明显的制度缺陷和政策不足,在相当程度上对农业经济特别是粮食生产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关于生产力中的人的因素,流行的观点通常只满足于这样一种解释:它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我认为,这种理解带有片面性.全面地、正确地认识生产力中的人的因素,应当把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包括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富有活力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人不仅要支出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而且还要有起动和发挥这种体力和智力、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生产积极性.只有将生产资料同具有生产积极性的劳动力相结合,才能点燃沉睡于生产资料中的活力,形成现实的生产过程.实践证明,任何形式的生产,都无不渗透着或体现着劳动者的生产积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的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及其每年涌动不止的“民工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科学地分析其转移动因和趋势,并对以往的转移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探索其合理流动之路,无疑将有益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经济增长。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和趋势 1.农村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快,耕地面积减少的缘故。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尽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代经济社会深入发展,马克思所揭示的异化劳动出现了新的状况和挑战,劳动者对异化劳动的认知对其劳动状态产生很大影响.综观各种特征历史阶段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展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自身生产要素的结合状况是影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关键,这同时也是当代劳动者"资产阶级权利"的合理表现.如何把握好三者的统一结合,并注意预防"资产阶级权利"的演变,是我国广大劳动者消除异化劳动痛感,确保其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积极性的必要认知.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了农村的生产关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农村的传统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市场经济规律和法则迫使农民必须思考如何把产品变成商品,改变粮食一口咬的生产格局,向粮、牧、企、产、加、销多元经济的  相似文献   

12.
剩余索取权的演变与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 ,剩余所有权由资本所有者所独享 ;在人力资本理论方兴未艾的今天 ,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 ,于是 ,正视劳动力产权特征 ,并赋予人力资本所有者剩余索取权 ,将是激励劳动积极性与提高生产效率的必经之路。体现劳动者分享企业剩余收益的形式被称为分享经济 ,在我国 ,实现这一分享特征的制度是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者个人收入问题,不仅是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物质利益,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试图就我国当前现状,对劳动者个人收入差别的变动趋势作一探索。深入探索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变动趋势,有利于更好地克服平均主义,进行工资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政策上,对过去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有所突破,较多的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农村实行的新的分配制度,拉开了收入差距,一部分人开始富裕起来,由此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城市,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部门与部  相似文献   

14.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建立经济责任制。这是因为,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智慧,构成了企业活力的源泉。而要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智慧,必须建立经济责任制,做到使每个劳动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权、责、利相结合,保证劳动者真正成为生产过程的主人,使他们的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相联系,所以,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建立经济责任制,这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由于行业性质、企业规模和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因而城市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不可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1、今天,当着我们回顾和总结近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及其经验时,恐怕不会有人怀疑,促成这一高增长的基本动因,全在于改革。特别是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否定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再造了我国农村经济最基本的微观组织形式,使得农民及其家庭在一定的程度上获得了财产和人身的双重自由,才解放了二、三十年来所积累的物质生产力,孕育了我国农村整整十年的繁荣时斯。农民家庭经营,实乃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果。 2、但是现在,农民家庭经营的前途和命运,却处在一种很不确定的状态之中。首先是,存在着一种急于否定农民家庭经营的倾向。众所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在1953年2月15日通过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中指出:“农民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所发扬起来的生产积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另方面是互助合作的积极性。”这个基本论点,后来有的人把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主要作为与劳动者对立  相似文献   

17.
仿佛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曾一度徘徊不前的中国经济出现了迅猛的增长,农业连续六年获得大丰收,工业生产全面增长,市场繁荣,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空前高涨。举世瞩目:沉睡的东方巨龙在觉醒、在腾飞!这是用法术呼唤出来的奇迹吗?否!奇迹的根源在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放了生产力,而其中最根本的是实行经济责任制产生的强大的内在推动力所致。一所谓经济责任制,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经济组织及其内部各个经营层次和劳动者为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计划和有关经济法规,明确规定相互间经济责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多年受束缚的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使农民占80%的中国大大地向前进了一步,农村经济和农民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第一,农民的生产和经营自主权、积极性得到大发挥、大提高。人在生产力诸因素中是最活跃的,特别是我们湖南在农田生产机械作业水平低、基本靠人力从事简单劳动耕作的情况下,人的积极性更具有决定作用。人多地少的中国靠农村经济改革带来了农业大发展,实现了解决“温饱”而向“小康”目标前进。第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多少、好  相似文献   

19.
1989年江苏经济过大的起伏波动是一个信号,它表明江苏经济的发展已处于一个紧迫的转折关头.这个问题并不是现在才意识到的,但没有目前这样的紧迫感.我们历史地看问题,江苏过去以总量增长为主的发展方式,特别是在发展城市工业的同时,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改变农村的经济结构,发展以农村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依靠地方的积极性,自力更生地发展县区经济.形成了在规模结构上以中小为主、在要素结构上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生产结构上以加工工业为主、在所有制结构上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格局.这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过程中,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种增长模式曾大大  相似文献   

20.
赵宋一代三百二十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成就光辉灿烂的时期.宋代社会经济繁荣,特别是长江、闽江和珠江流域广大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南方经济的发展最终超过了北方.宋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租佃制经济的普遍推行,生产者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极大地刺激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耕地面积和人民的大量增长,标志着宋代社会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时期.这就为宋代文化典籍的空前繁荣,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