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近些年实现了快速发展,GDP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崛起的势头为世人关注。也是在这几年,中美关系大起大落,特别是2011年无疑又是中美关系波动较大的一年。从去年夏天开始,围绕旧有的对台军售、南海问题、人民币汇  相似文献   

2.
83岁的刘福新老人坐在湖北老家的门前晒太阳,她说,几天前她在电话里得知儿子要去美国。她的儿子就是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业遂。老人家也许不知道,儿子此次赴美是要担任一个备受国际国内社会瞩目的重要角色——第九任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在中美关系涉入深水区的当下,摆在老练的外交多面手张业遂面前的是一系列涉及中美关系的老难题和新问题:对台军售、奥巴马执意会见达赖、人民币汇率问题以及谷歌欲退出中国市场……3月14日,张业遂偕夫人陈乃清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履新,正式接受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83岁的刘福新老人坐在湖北老家的门前晒太阳,她说,几天前她在电话里得知儿子要去美国。她的儿子就是原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业遂。老人家也许不知道,儿子此次赴美是要担任一个备受国际国内社会瞩目的重要角色——第九任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在中美关系涉入深水区的当下,摆在"老练的外交多面手"张业遂面前的是一系列涉及中美关系的老难题和新问题:对台军售、奥巴马执意会见达赖、人民币汇率问题以及谷歌欲退出中国市场……3月14日,张业遂偕夫人陈乃清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履新,正式接受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对华技术转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时期以来美国国内一些势力不断借口美国对华技术转让问题大作文章,造谣称中国在过去20年内曾通过中美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窃取美国先进军事技术,危害美国国家安全。这给中美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严重破坏了中美两国首脑互访所创造的发展双边关系的良好势头。本文拟就美国对华技术转让问题进行一历史的回顾,探讨一下8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技术转让的目的、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以及美国国内目前这种鼓噪对发展中美关系的不良影响。一.美国对华技术转让是中美关系发展良好的体现和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进行技术禁运是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5.
美国高层人士对中美关系若干重要问题的看法──1994华盛顿“中美关系研讨会”侧记王逸舟1994年11月1日至3日,由美“凯特林基金会”(KetteringFoundation)发起、资助和组织,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了“中美关系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  相似文献   

6.
新书推荐     
本书是著名美国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数十年来国际关系研究的总结之作。作者以30年对美国、中美关系等领域的深入观察和研究,特别是对美国政治文化的精准把握,从多个层面分析美国成败得失之处,以作中国之镜鉴,并以现代化视角看待中国崛起,如何理解中国新模式、日益崛起的中国如何应对外部挑战等新老问题,都给出了振聋发聩的答案和解析。本书为理解美国、理解中美关系以及未来10年世界新格局提供了一份清晰的指南,为政府、企业决策者以及广大读者应对明日危机提供了普及读本。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的中美关系稳定中存有隐忧,总体呈现一种纷繁复杂的态势,尤其是中美在地区主导权、海洋权益、网络安全等问题上的博弈和与之对应的美国国内舆论所泛起的涟漪,使得人们担心美国对华战略会否发生重大调整,以致未来中美关系出现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中美台三边关系[1]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台湾问题的前景和东北亚甚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安全、和平与稳定。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中美关系居主导地位,两岸关系与美台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中美关系的制约。但是另一方面,冷战后,台湾政治的发展正在对中美台关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此外,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都呈现出政治与经济相分离的特征:一方面政治关系动荡不定,甚至停滞倒退;但是另一方面,经济关系又日益密切。在后冷战时代,影响中美台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美国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9.
《领导文萃》2012,(8):1
习近平此番访美,令人联想起2002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对美国进行的正式访问。两次访美有诸多相似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说,此种性质的访问已成为中美关系的一种机制。事实表明,它对于实现中美关系的稳定延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来,中美关系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全球和两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中美之间在战略层面的合作,总体上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习近平访问美国之际,正值尼克松总统访华40周年。1972年2月的那次破冰之旅,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四  相似文献   

10.
文化     
《纠缠的大国--中美关系的未来》
  作者:【美】沈大伟主编译者:丁超黄富慧洪漫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2月定价:68.00元
  【内容简介】
  作为美国最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组织了15位中美关系领域的知名学者撰写专题文章,精心汇编成此书。本书从历史、外交、经济、文化、双边、区域、全球等多角度,全面评估了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书中认为中美关系是“深度依存”“有限合作”与“日益竞争”的独特结合,其演变将对国际政治、亚洲地区以及许多国家民众的未来产生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齐文照 《经营管理者》2009,(17):158-159
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关系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备受各国关注。当前金融危机对美国造成严重冲击,在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的严峻形势下,中美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当代中美关系的分析,结合当今的金融危机的现实影响,阐述中美关系中发生的变化并就其变化进行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2.
1972年2月21日,是中美关系200年历史上最不平凡的日子,理查德·尼克松,作为第一位踏上中国本土的美国总统,开始了他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的第一天。  相似文献   

13.
自2001年“9·11”以来,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对中美关系的定位,美国对台政策以及对中国在国际体系中作用的认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美国认为中美失去联合抗苏的战略定位,因而寻求对华新的战略定位,不断提升美台关系,打“台湾牌”,以台制华。台湾问题的地位也随之上升,从冷战时期被搁置在“后炉灶”走到前台,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台独”随之抬头并不断膨胀,成为中美关系中的“制造麻烦者”。  相似文献   

15.
由于美国新政府的一系列外交新动作给中美关系带来了冲击 ,虽然自2001年夏 ,双边关系开始出现缓解 ,但以下问题仍须分析澄清 :这是新总统的学习适应期 ,还是中美关系正在发生本质的变化 ?小布什上台后强调美国国家安全 ,增加军费 ,对华政策开始强硬并重新定位中美关系 ,有其国内和国际多方面的原因。冷战胜利后的美国社会 ,总体上开始趋于保守。国内各种社会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而对传统国际安全和军事问题的关注程度则大大下降。美国人对一些新兴的跨国性的国际问题如环境保护、人权、国际恐怖主义、贩毒等问题表现出更多的兴趣 ,…  相似文献   

16.
日前,美国总统竞选已经尘埃落定,共和党候选人布什以微弱优势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在2004年11月2日的总统选举投票中获胜,得以连任美国总统。 美国大选本不关中国人的事,但由于美国大选影响到美国未来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因此受到中国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自1972年以来,美国大选是中美关系周期性波动的一个重要因  相似文献   

17.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制约因素和可能走向江凌飞中美关系的历史表明,美国对华采取友善态度一般是在下述三种情况下发生:一是中国处于弱者的地位时,即构不成对美利益的威胁;二是中国在政治态度上追随美国时,即认为是朋友而非敌手;三是美在全球战略上有求于中国时,即具...  相似文献   

18.
<正>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波折迭起,危机连连,一直未能走上平稳发展的轨道。1995年5月22日,克林顿政府宣布允许李登辉访问美国。这一损害中国主权和尊严的错误决定,又一次将中美关系推到了危险的边缘。自1989年以来,美国以中国"侵犯人权","违反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等为由,对中国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制裁。向台湾出售F-16战斗机、给对华最惠国待遇附加条件、非法搜查"银河号"货轮、美众议院通过反对中国申办奥  相似文献   

19.
张欣 《领导文萃》2010,(19):41-45
<正>陶文钊说:"我们不会当头,因为做超级大国很累。"美国学员则毫不谦虚:"我觉得我们没的选择。"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演讲的题目是"中美关系与中国政治体制",听众是近20位来自美国陆军部、海军部、国  相似文献   

20.
王大骐  张欢 《领导文萃》2012,(12):109-112
智库作为美国的一种社会力量,其对中美关系的总体看法,集中代表了美国政界和社会对此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同时,了解美国智库的研究动向,也是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智库的发展美国国内第一批智库出现在20世纪初期,其工作任务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