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遗址保护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物修复工作已引起了各方重视。文章针对文物修复工作存在的几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同时详细论述了更好地进行文物修复工作的几点措施,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以此促进遗址保护中心文物修复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铜器保护和文物修复工作至关重要,对于历史资源保护与研究有重要影响,要明确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为文物的开发研究提供支持.本文分析了铜器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了铜器文物修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文物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铜器保护和文物修复工作至关重要,对于历史资源保护与研究有重要影响,要明确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为文物的开发研究提供支持。本文分析了铜器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了铜器文物修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文物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随着旅游业发展迅猛,文物遗址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物遗址的保护与旅游经济的发展二者密不可分.文章阐述了文物遗址对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充分发挥文物遗址的文化传承、振兴经济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牛燕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232-233
博物馆中的藏品,不仅是聚集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精髓,还是中华文明的物证,每一件历史文物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是我国物质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装裱类缂丝文物是其中的一大类.本文针对装裱类缂丝文物的保护修复与复制仿制实践研究,从装裱类缂丝文物简介入手,对装裱类缂丝文物的保护修复措施进行分析.然后,本文又对装裱类缂丝文物的复制仿制实践展开论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装裱类缂丝文物的修复保护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书画文物既是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遗产,又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安全妥善地保护好这些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使其永远传承下去,是我们文物修复保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浅略地从馆藏书画文物的材质及受损原因、书画文物的科学修复保护、以及书画文物修复保护中的几点思考、结语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馆藏书画文物的修复与保护。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我们在避暑山庄文物保护的实践中一直遵循着尽可能减少、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避暑山庄的文物,充分发挥文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历史文化的保护一直是困扰文物界的棘手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关于千古文化遗址的开发问题更是彰显出来.本文就如何全面正确地认识文物的保护及其利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业发展迅猛,文物遗址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物遗址的保护与旅游经济的发展二者密不可分。文章阐述了文物遗址对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充分发挥文物遗址的文化传承、振兴经济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2年,历经近五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后,中山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公众公布了558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本文在介绍了中山市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现状及保护情况后,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陈述和分析,希望为广大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热心人士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周剑 《中国民族博览》2016,(14):209-210
2012年,历经近五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结束后,中山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公众公布了558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本文在介绍了中山市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现状及保护情况后,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陈述和分析,希望为广大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热心人士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江西省红色文物建筑展示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对比分析、归纳研究等方法,探讨了江西省红色文物建筑展示设计的新原则以及展示设计的新方法,论证了保护是展示的基础,展示是保护的有效手段,做更好的展示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全社会认识和保护红色文物建筑的自觉性,充分发挥革命遗址和文物建筑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强对红色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展示。  相似文献   

12.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是我国文物行政部门的基层文保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但是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以六师五家渠市军垦博物馆(将军纪念馆)为案例,对现阶段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问题以及保护规划的相关方式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薛颉堡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孝义市下堡镇,薛颉堡遗址和田家大院遗存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术研究和文物考古,以及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等多重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10年9月老司城遗址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录以来,保护、研究、展示工作得到国家各级文物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甚至荣登"201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围绕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及考古规划、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等议题,本刊特别整理了文化、文物、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们对老司城的评价,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相似文献   

15.
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和3D打印技术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和成就,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业、制造业、医疗行业等众多领域当中,并且正在向其他行业不断拓展,其中文化行业也不断普及,应用前景一片光明.但就目前CAD和3D打印技在文物考古领域应用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部分技术障碍,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好地帮助文物考古术保护和修复文物,更好地实现文物的数字化处理和快速成型,更好地保护我国文物,保护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文化物质结晶.为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和研究CAD和3D打印技术在文物考古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文物保护和勘探的工作者,对文物的保护产生了特殊的感情。近年来又参加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项目、省保单位立项修复项目、田野文物保护项目等工作,增长了很多田野文物保护工作未知的知识,深知文物保护对于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而,宣传并加强人们对文物保护的关注程度和认知,增加乡愁文化成为了文物工作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首先,田野文物是分布在地上、地下和水域的文化宝藏,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建筑、传统民居、古墓葬、古石刻、石窟寺、壁画、古脊椎动物及古人类化石遗址等,田野文物一般与重大的历史事件、革命活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同时,田野文物也包括具有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它们是真实再现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见证和实物,记载着文明古国的发展进程和历史真相,也是民族文化的基础单元和基本组成。田野文物分布在广阔的祖国大地上,最贴近人民生活,最能够鲜明地展现中华文明。守护好田野文物,传承好民族根脉,才能留得住乡愁。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我们在避暑山庄文物保护的实践中一直遵循着尽可能减少、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避暑山庄的文物,充分发挥文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历史文化的保护一直是困扰文物界的棘手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关于千古文化遗址的开发问题更是彰显出来。本文就如何全面正确地认识文物的保护及其利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物是承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考古价值.作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文物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熏陶,是各国重要的珍惜资源.目前,我国十分重视文物的保护,很多文物被纳入到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但各大博物馆在保管和陈列文物时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相关纪念馆在保护和陈列文物时,损害问题接连衍生,保管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本文提出了提高保管和陈列中的文物保护意识的策略,指出了文物保管和陈列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旨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文物藏品档案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实践中仍旧暴露了许多问题,对文物藏品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在对文物藏品档案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当前文物藏品档案管理现状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对于促使我国文物藏品档案工作沿着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遗址是与城市化发展联系密切的文化遗产资源,当前,大遗址保护工作在城市化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的矛盾突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化解遗址保护与城镇建设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曲阜鲁国故城对此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以鲁国故城遗址为例,探讨当前城市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