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水城铁艺文化公园展现出三线建设与本土文化完美的融合,有清晰的三线历史发展记录,并通过景观雕塑的形式体现出来。这对于研究三线文化建设在城市景观雕塑中的应用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实地勘测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邓河 《中国民族博览》2016,(20):189-190
雕塑、环境、人三者建立起一种新的综合公众艺术大环境.其中,雕塑是人们视觉的焦点,常常起到点题的作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称其为一个以雕塑为主体的环境艺术.景观雕塑它更注重与公众的互动、与环境的协调变化.从内容上讲它不同于以往强调主题性与纪念性的环境雕塑,而是根据艺术家的想象力和环境空间的诸因素,进行合理的构想和设计,创造出一个与公众、环境互动协调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语言景观作为以书面语言形式呈现在公共空间的社会符号,是多语社会语言关系和权势地位研究的突破口.本文以贵州典型民族旅游村寨——西江千户苗寨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语言景观的语言特征及各语言群体对语言景观态度的调查,从社会符号学视角剖析西江多语社会结构中各语言之间的关系及社会地位;进而基于文化资本理论,探析民族文化符号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旨在提高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弘扬民族语言和文化.研究表明:文化资本与社会关系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决定着语言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民族文化符号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实现是提升民族语言文化社会地位,进而发展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自古以来,中国就对墓葬比较讲究,这一点在迄今为止发掘的一些古代陵墓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古人对墓葬的讲究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陵墓的雕塑上,而墓室随葬俑作为陵墓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受到了现代社会极大的关注,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文章主要从陵墓雕塑中陶俑艺术的文化含义着手,进一步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陵墓雕塑中陶俑艺术的发展特点,并对一些具有特色的陶俑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查和利用卫星图分析,以人文生态为视角,景观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等为指导,对昆明经开区园博园进行规划设计.在园区内以山体冲击谷景观为中心,将公园南北向与东西向的景观视线联系起来,形成以南北向"谷底景观"和东西向"高压走廊景观"相互串联、相互渗透的景观视廊.并对设计出的主入口景观节点、主场馆景观节点、冲击谷景观节点、花卉展示景观节点、企业展示景观节点等作了细致描述.并以此为契机弘扬地方文化,体现城市新形象,打造昆明城市新名片  相似文献   

6.
雕塑、环境、人三者建立起一种新的综合公众艺术大环境。其中,雕塑是人们视觉的焦点,常常起到点题的作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称其为一个以雕塑为主体的环境艺术。景观雕塑更注重与公众的互动、与环境的协调变化。从内容上讲它不同于以往强调主题性与纪念性的环境雕塑,而是根据艺术家的想象力和环境空间的诸因素,进行合理的构想和设计,创造出一个与公众、环境互动协调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生活方式沿袭着明代文化习俗,历经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基本完整保持着世代传承的文化习俗和服饰特色,既保留了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贵州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造就了屯堡聚落景观.本文将屯堡聚落空间形态及建筑特色景观作为案例开展研究,以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地域文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部分北方少数民族文化普遍受萨满文化影响,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衰微,但部分乡村文化多有对萨满文化的传承。本文通过对萨满文化的分析,研究其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中的手法以及我国乡村景观的不足,提出利用萨满文化表达乡村景观中的文化性,凸显乡村的地域文化与景观的文化性,为乡村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精神的体现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总结归纳了以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景观小品、大地艺术等具体艺术表现形式中出现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然后从民族文化多样化、地域文化多样化以及审美主体需求复杂化三个方面对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的影响展开论述,构建出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品设计朝着多元化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中国就对墓葬比较讲究,这一点在迄今为止发掘的一些古代陵墓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古人对墓葬的讲究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陵墓的雕塑上,而墓室随葬俑作为陵墓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受到了现代社会极大的关注,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文章主要从陵墓雕塑中陶俑艺术的文化含义着手,进一步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陵墓雕塑中陶俑艺术的发展特点,并对一些具有特色的陶俑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及表现空间,因此在新的时期如何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指导保护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以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近些年来特色村寨建设研究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认为在仫佬族文化保护传承、建筑文化与空间、产业与资本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特色村寨建设研究方面还存有亟待深入的议题.因之,应加强仫佬族村寨特色景观、完善仫佬族村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机制、增添仫佬族村寨生态环境测评等方面的研究,构建起有效的组织系统,探索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吴琼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93-194
在城市景观中,色彩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又能体现城市的文化,对城市色彩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中,随处都可以看到色彩,但是,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给城市中的色彩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城市景观色彩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不合理的规划使其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另一方面,因为各个地区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历史联系在逐渐地减弱或者消失,景观色彩开始向着一致化的方向发展.城市的景观有自身的特点,要求色彩和优美的结合,进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园视觉文化,与环境文化同属校园物质文化的范畴,是校园文化中可被感知的实物部分,具体包括校园内的建筑物、雕塑、园林绿化、水景等,以及由这些景观所共同营造的氛围。高校校园视觉环境建设,其最高价值在于满足环境基本使用功能前提下的文化素质教育价值,它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视觉文化建设中,应遵循历史、特色、和谐、审美等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的方法,从文化学的视角,对已有的篮球运动文化研究进行回顾,并结合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研究,通过梳理分析,展望今后篮球运动文化研究的趋向,希望推动篮球运动文化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的雕塑艺术是蒙古族民族性和民俗性融聚的代表,本文力图从蒙古族雕塑的艺术特征、雕塑的材质方面入手来分析其所体现的民族性,从蒙古族的生活用具、宗教信仰为切入点来阐释蒙古族雕塑艺术所体现的民俗性。蒙古族的雕塑艺术是蒙古族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从这些物化的文化符号中我们可以洞察蒙古民族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意识。蒙古族雕塑艺术是蒙古族思维观念的物化表现,也是蒙古民族为世界雕塑艺术做出的可贵贡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地调查和利用卫星图分析,以人文生态为视角,以景观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等为指导,对昆明经开区园博园进行规划设计。在园区内以山体冲击谷景观为中心,将公园南北向与东西向的景观视线联系起来,形成以南北向"谷底景观"和东西向"高压走廊景观"相互串联、相互渗透的景观视廊。并对设计出的主入口景观节点、主场馆景观节点、冲击谷景观节点、花卉展示景观节点、企业展示景观节点等作了细致描述。并以此为契机弘扬地方文化,体现城市新形象,打造昆明城市新名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百姓对生活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城市的环境、绿化情况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健康与心情.近年来,城市公共艺术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它具有的公共性特征是其本质属性.雕塑是艺术建筑的一种,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审美,彰显艺术魅力,不同的城市在打造专属雕塑的时候,也代表着大众的生活方式,是历史文化的见证.现如今,人们愈加追求个性化生活,装饰雕塑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一类,必须走出千城一面的状态,不断进行创新,从材料、设计、颜色上体现城市文化和底蕴,从而为城市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18.
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生活方式沿袭着明代文化习俗,历经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基本完整保持着世代传承的文化习俗和服饰特色,既保留了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贵州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造就了屯堡聚落景观。本文将屯堡聚落空间形态及建筑特色景观作为案例开展研究,以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地域文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地域传统文化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以明日之城为发展目标,创造最大化的发展空间结构.打造以六盘水三线文化以及老城区特色文化为主要发展路线,明确老城区城市形态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等级,并结合传统城市与现代城市在空间特征上的差异,重点对老城区域进行保护与传承,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改革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产业结构、城市产业的转型发展新思路"明日之城".  相似文献   

20.
张亚莎 《中国藏学》2002,(3):87-106
坐落于西藏自治区后藏康马县境内的艾旺寺是目前极少能够保存下来的11世纪卫藏佛教艺术遗存,寺内残存的雕塑呈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风格-为20世纪30年代最早考察该寺的意大利藏学家G·杜齐命名为“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由于艾旺寺所在地是萨玛达地区,“波罗/中亚”艺术风格又最早出现于这一地区,西方学者亦称这种风格为“萨玛达类型”。这一综合性的艺术风格,顾名思义,主要由东印度波罗王朝艺术样式与“中亚”艺术共同构成,西方藏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亚”这一部分,杜齐提出“于阗说”;维塔利主张“西夏说”。杜齐之后,罗伯托·维塔利在这一研究领域中脱颖而出,对早期卫藏艺术的研究不断深化。与此同时,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西藏文物普查队在对艾旺寺的调查基础上,提出艾旺寺雕塑显示出印度、汉地、于阗等多种风格的融合,说明这一风格不仅样式特殊,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笔者希望在中西双方的考察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对艾旺寺的雕塑遗存,对“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的源流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对艾旺寺雕塑中的汉地艺术影响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