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课题以国际化旅游城市曲阜为例,深入践行Service Learning理念,我们旨在通过本次对Service Learning理念的践行,进一步规范曲阜的城市文化建设,使其与国际发展相接轨,从而提高曲阜的国际化形象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2.
吴丹 《中国民族博览》2022,(13):131-133
民族文化意象,是民族文化特有的象征符号,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表征。瑶族史诗《盘完大歌》的民族文化意象丰富,有着特定的瑶族文化内涵。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归化异化动态平衡的重构策略,实现少数民族典籍中民族文化意象的充分有效传递。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国古代典籍中中科技术语出发,通过对这些术语英译版本的提取、对齐并构建语料库,从而研究科技术语的英译策略。研究主要以《淮南子》为重点,从中选取范例阐述英译策略。《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鸿烈》,由刘安及其幕僚所著,涵盖古代科学百科。《淮南子》的科技思想在许多领域都处于同时代世界领先水平,涵盖大量百科知识,科技术语即是其中值得研究的一大重点。  相似文献   

4.
高宸 《中国民族博览》2023,(11):222-224
《神女劈观》是角色扮演类游戏《原神》推出的一款宣传片,该片以中国传统京剧唱腔来讲述人物故事,一经发布便受到了国内外玩家的一致好评,开辟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新路径。作为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对《神女劈观》的多模态字幕翻译分析既弥补了传统语篇翻译的不足,同时也能为相关领域的多模态翻译分析提供帮助,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文化传通的重要载体,翻译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翻译不能脱离文化因素。做好翻译工作,必须了解和掌握文化现象,任何翻译如果脱离文化因素就要直接影响译文的可接受性效果。文章列举大量的藏族文化现象,尤其是牛粪文化现象,阐明了翻译与文化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不同地区文化开始进行密切的互动交流、融合,民俗文化对外翻译也在这一环境中得到有效推动。传统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不仅要按照民俗文化表面意义进行翻译,还要挖掘文化背后的深厚内涵、文化身份属性,才能使目的语国家受众理解区域的民俗文化。本文主要以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宣翻为例,探讨如何对民俗文化进行翻译与介绍,才能传达出民俗文化所包含的身份内涵。  相似文献   

7.
李长远 《民族学刊》2018,9(4):27-32, 101-103
民族地区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普遍滞后,养老服务体系构建面临供需错位和体系构架失衡的结构性困境。养老服务结构优化面临认识误区、工作机制缺乏、专业人才不足、服务瞄准对象狭窄、服务内容单一等制约因素。养老服务结构优化的策略为:从重视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向实现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三者协调发展转变;明确养老机构的功能定位;建立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8.
请求策略内在维度包括请求策略类型、策略形式、内在限制语和外在限制语,在以言行事过程中社会距离因素规定并影响着请求策略的选择。通过实证方法对新疆哈萨克族汉语学习者请求策略进行语用对比研究,进一步说明言语行为语用策略具有普遍性和鲜明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翻译过程是把原文的文字信息和场面信息传递到译文的过程。场面信息在传递原文信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翻译的关键所在。每个词都有固定的感情色彩,但进入一定的语言环境之后,感情色彩会发生转移,其转移要依靠场面信息。本文从信息论的角度,结合词语的动态性探讨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场面信息中的变化以及汉朝翻译中场面信息与词语感情色彩的转换关系,试图归纳场面信息的识别方法与依据场面信息最终确定词语感情色彩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体是考察维吾尔语中人称代词的汉维翻译情况,经过前期对期刊网查询,发现维吾尔语中对于人称代词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其中对于表示人称代词的词汇中汉维之间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但总体而言,对于人称代词的研究,主要存在于汉英语言之间的较多,对于汉维之间的介词翻译或研究就比较少了,因此,本文主要对《牧人出生的君王》这部作品的维译本中"人称代词"的汉维翻译情况进行归纳并总结在翻译的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地表达源语的方式、方法、翻译技巧等,并通过此论文的撰写强化翻译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探讨不同语言的内在规律,并最终揭示汉维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各自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扎鲁特旗牧民村落的田野调查发现,牧区蒙古族的家庭教育策略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多样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牧区蒙古族对学校教育的认可度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家庭文化资本匮乏仍然阻碍着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公共景观是区域人居环境和人文风貌的视知觉性内涵之一,在全国成功特色小镇案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美学推介作用。对特色小镇公共景观进行创新优化、合理论证、恰当创设,是新时代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重要切入面。本文围绕陕西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及后期优化策略进行调研分析,并确立研究议题,目的在于通过理论调研梳理出针对性创新优化策略,使陕西省"特色小镇"项目的公共景观受众群策群力,共同推进项目小镇景观合理陈设、科学决策和高效实施,为特色小镇项目的长足发展提供基于尊重艺术审美规律和专业创设合力的学术指导和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已呈现出非常严峻的形势,本文从纳西语传承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以盐水淡村为例,通过对盐水淡村使用纳西语情况进行调查,分别从人口变迁、双语教学、家庭用语、新兴媒体、个人认同五个方面进行相关原因分析,并提出“政府联动,建立保护传承环境,学校联动,建立双语教学环境,家庭联动,建立学习语言环境,媒体联动、建立传播推广环境,民众联动,建立语言活力环境”的“五联五建”的应对策略,纳西语传承问题期望能够引起高度重视,并将纳西语传承和保护措施更好地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发现,流动穆斯林在城市中拥有外群体的朋友数量越多,社区参与度越高,社会融入度越高。社会信任度越高,社会融入度越高。具体而言,普遍的社会信任对流动穆斯林社会融入度有提升作用,而特殊信任对社会融入影响则不显著。社会信任对于群际交往和社会融入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即社会信任度的提升,有助于提升群际交往对社会融入的影响。社会信任度和社会关系的形成相互作用,一方面信任来源于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交往,反过来信任也会影响交往行为的选择。因而要为两个群体创造有利的客观环境和互动平台,促进二者之间更加深入实际的交往。并且扩大信任对象范围,改变固有信任机制,提升普遍信任水平,从而促进流动穆斯林群体社会融入程度。  相似文献   

15.
赵双喜 《民族学刊》2019,10(3):50-59, 117-119
儒家文化在粤北壮族地区的传播,正是儒家文化对壮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影响的过程。这种影响首先是通过历任地方官的倡导来体现,其次历任政府重视官学与书院的建设为儒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场所,而汉壮杂居、通婚则为儒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途径。儒家文化对当地的影响体现在文化教育和民风民俗两个方面,同时,壮族文化也给汉文化以及周边文化带来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洪山村以水资源为中心,形成“因水而兴,因水而衰”的历史发展脉络。洪山村在水资源富足之时,水从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洪山泉断流之后,水成为当地发展的瓶颈。由此提出,洪山泉的保护应“跨越有形边界”,同时,洪山村在解决生存的基础之上,应进行文化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巩固国家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调查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调查了凉山州脱贫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现状,分析了脱贫地区公共图书馆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提升策略:大力进行阅读推广、建设公共数字文化乡村振兴平台、发掘地方特色产业文化、推进总分馆制、加强人才培训等。  相似文献   

18.
采用Flanders师生课堂言语互动分析系统对对新疆地区部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课堂师生言语互动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下的课堂言语互动行为存在较明显差异,师生课堂言语互动行为各有特点。新疆地区课堂教学中强调现代教学的共性较多,对文化差异关注较少,这是导致新疆地区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新疆地区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在教学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各族师生文化心理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以操纵理论为指导分析李文俊翻译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作品《喧哗与骚动》的过程和结果可知,译者考虑到翻译年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译作的特殊要求,在作品选择和翻译策略上进行了特殊考量.同时,词语直译、增词、代词明晰化和英语方言国内语境化处理等翻译方法为李文俊的译本成就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养病"一词为例,探讨这类"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存在的理论根据及其存在是应接受人民大众检验的,进而正确地引导学生对待这一类特殊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