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线包是生活的必备品,民间针线包形制丰富、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本文结合博物馆馆藏和私人收藏的民间针线包,从形制、材料方面入手,探究民间针线包背后的情感意蕴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破阵乐》是唐代著名祭祀宴享用大曲之一,也是著名唐代"三大舞"之一,《破阵乐》是对这系列乐舞的总称,其最初来源是有胡化倾向的民间军乐,随着唐礼乐制度改制,经历了复杂的燕乐化过程,演出形制也多经改易.其流传时间之长,传播范围之广,变衍版本之繁,其他唐大曲难以比拟.《破阵乐》影响极大,承载着唐代几代皇帝的明显政治目的:制造...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民间音乐可谓是浩如烟海,贵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多姿多彩,除民歌、戏曲外,还有许多民间吹管乐器,如苗族芦笙,布依族勒尤,侗族侗笛等,可谓是种类多多。然而,彝族的莫轰却鲜为人知。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音乐文化异常丰富的民族,每逢彝族重要场合必有莫轰,这是彝族从远古时期一直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本文通过形制、人文背景、功能并与唢呐的异同对比等几个方面阐释彝族莫轰。  相似文献   

4.
辽代鸡冠壶的使用贯穿了整个辽代历史,并随辽亡而消失,具有鲜明的辽代风格,是辽瓷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本文以辽代鸡冠壶的形制为视角,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形制分类、实用功能及演变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印制或脱模制作的小型泥造像和佛塔,藏语称之“擦擦”,是一种造像功德和积累资粮的行为,由此衍生了储存擦擦的“本康”建筑形制。本康除了存放擦擦外,还有佑护生灵、祛灾祈福和祈求丰收等多种民间信仰的含义。虽然本康建筑形制简单,但是本康的营造是严格按照藏传佛教仪轨进行,这些仪式的延续和传承,造就了藏式建筑传统和精神叙事。在以清代蒙古族高僧察哈尔格西洛桑次成撰写的藏文文献《本康营造法式》和田野调查基础上,对藏传佛教微型的万佛殿“本康”的建造仪轨和文化内涵进行探究,发现本康建筑艺术是以独特的高原环境为依托,集中表达了佛教旨意和蒙藏信众的宗教情感。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赤山山城的地理位置、山城的形制与结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黄勇 《中国藏学》2003,(3):71-86
阿尼仓空寺系拉萨著名的尼姑寺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文献对该寺的护法神、度母、药师佛、胜乐金刚上师、尊胜佛母、十六罗汉、大威德金刚、瑜伽母、东夏等仪轨的供品形制和意义 ,年朵及相关供品形制和意义、朵玛聂决及相关供物形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黄勇 《中国藏学》2003,(4):54-67
阿尼仓空寺系拉萨著名的尼姑寺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文献对该寺的护法神、度母、药师佛、胜乐金刚上师、尊胜佛母、十六罗汉、大威德金刚、瑜伽母、东夏等仪轨的供品形制和意义 ,年朵及相关供品形制和意义、朵玛聂决及相关供物形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范瑛 《民族学刊》2012,3(4):69-76,95-96
城市空间形制包括城市地域空间的外部整体形态与规模、以及内部空间构成与布局的形式与特征,它是城市发展程度、阶段与过程的空间反映,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基础。分析清代四川民族地区宁远府城西昌的空间形制发现。其空间形制具有军事性、政治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其代表了民族城市、山地城市、沿江城市空间发展的特征与模式,折射了清代四川民族地区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相对于民族冲突导致的城市空间形制的限定、破坏和隔离,在清代的西昌,民族融合和交往所带来的空间扩张和发展才是根本性的、主流的。  相似文献   

10.
王茜 《中国民族博览》2023,(13):118-120
广西有马骨胡、葫芦胡、土胡、竹衣胡、壮母胡、竹笋胡、马头骨胡、牛角胡等十余种形制多样,趣味独特的胡琴,呈现出壮美纷呈的特色胡琴文化景观。本文以设计学的视角,寻找造物智慧,溯因推理,从形制追随地域、形制追随创造、形制追随生命三个方面对广西胡琴形制多样性成因进行探索,试图总结出成因规律,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服饰史是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俗史的具体内容.蒙元时期的蒙古族服饰以她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形制和精湛的工艺跻身于世界服饰宝库之林.本文探讨蒙古人的袍服和靴子.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探讨了西藏民间美术的保护对象、原则及模式.西藏民间美术要保护的对象包括历史上的民间美术作品、现实中的民间美术生存环境、代表性民间艺人以及艺人所掌握的思想观念和手工技艺.在保护过程中应把握原生态文化保护原则和民众主导原则,可探索以生态博物馆、文化产业园、家庭手工坊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保护工作,以有利于西藏民间美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事物被人们所接受,但是需要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忽略,尤其是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湖湘民间技艺的存在形式、对湖湘民间技艺的传承以及对湖湘民间技艺的保护,以期能够为研究湖湘民间技艺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民间工艺美术植根于民间,在集体劳动和实践中产生和发展.民间工艺美术是生长于民间社会背景之上,承载着民间文化内容,与本土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而呈现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对于我们研究民间艺术文化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在欣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时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5.
白鹭古村作为客家传统村落的缩影,保留了大量的客家村落民间美术的内容,这对于研究和保护客家村落民间美术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依据.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的是极丰富的物质享受,而作为一切美术的源头的传统民间美术,带来的是心灵最纯真朴实的慰藉.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民间美术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使白鹭古村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地探讨保护和传承白鹭古村民间美术的具体措施,挖掘其中的本原精神.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呈现的"民间信仰热",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目前对于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的定义和理论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拟就"民间信仰"的概念、定义、特质及功能等问题进行探讨和阐释.  相似文献   

17.
2011年以来,西部地区民间金融市场利率普遍上浮,高企的民间借贷利率引起了管理层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将宏观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预期加入到谈判系数中,运用Nash议价理论模型分析了民间借贷利率的决定机制和影响因素,并认为货币政策紧缩、通货膨胀预期强烈、借款数量及人数激增、风险增大合约执行成本上升是近期西部地区民间借贷利率攀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民间民俗文化作为源于民间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文化类型,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面临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表现,从而有效推动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间文化学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人文学科,徐华龙是其学者群体中的一位佼佼者.徐先生研究的民间文化学领域,主要表现在民间歌谣、神话与鬼话、民俗学三个方面.在徐先生身上有着敢于开拓、善于思考、注重实证等体现着新时代特点和人文精神的鲜明个性.徐先生还为中国民间文化出版事业奉献了辛勤的劳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自然崇拜、始祖崇拜、师公教、娅汪女神四个研究专题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壮族民间信仰研究的已有成果,探讨了壮族民间信仰研究的独特价值,对比了壮族民间信仰研究与全国民间信仰研究在研究动态和研究取向上的差异,并将其视为今后研究的突破口,认为壮族民间信仰研究有以下发展趋向:继续深化对民间信仰"壮族模式"的研究、加强对壮族民间信仰复兴和再造的研究力度、注重对民间信仰仪式实践的考察;并认为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将会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