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郎庄面塑艺术为题材,以旅游纪念品为表现形式,以地域特色旅游纪念品为切入点,提出山东地区特色代表——郎庄面塑作为纪念品发展的创新形式,立足于山东聊城地区地域文化,借助符号学理论,将山东聊城地区地域文化符号化,应用在旅游纪念品中。并且提出赋予郎庄面塑以文化寓意和故事性,从而将郎庄面塑产品进行系列化设计和发展,进行未来分析。  相似文献   

2.
旅游纪念品立足于地方文化,对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意包装设计可以推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纪念品的包装设计需要通过特定的文化符号进行表达,本文以旅游纪念品包装的现状为出发点,分析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文化符号,提出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旅游纪念品立足于地方文化,对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意包装设计可以推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纪念品的包装设计需要通过特定的文化符号进行表达,本文以旅游纪念品包装的现状为出发点,分析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文化符号,提出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旅游已经成为我们中国国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因此,商品、纪念品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理解当地文化的一种重要渠道,也是一种用来发扬景区文化传统的普遍方式.佛教旅游作为宗教文化的延伸,近年来备受游客关注,文章将针对佛教旅游业商品设计,在分析南京地域现存佛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情况后,深入研究探讨南京地区的佛教旅游文化产品现状,并调查广大消费者对于旅游产品的态度,提出关于南京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的创新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旅游已经成为我们中国国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因此,商品、纪念品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理解当地文化的一种重要渠道,也是一种用来发扬景区文化传统的普遍方式。佛教旅游作为宗教文化的延伸,近年来备受游客关注,文章将针对佛教旅游业商品设计,在分析南京地域现存佛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情况后,深入研究探讨南京地区的佛教旅游文化产品现状,并调查广大消费者对于旅游产品的态度,提出关于南京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的创新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长久以来,辽宁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为辽宁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文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辽宁传统文化元素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辽宁传统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开发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再以市场为导向,研究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开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长久以来,辽宁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为辽宁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文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辽宁传统文化元素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辽宁传统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开发中的应用现状,然后再以市场为导向,研究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开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为山西面塑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手段、新载体和新受众。打造山西面塑文化品牌,利用互联网助力山西面塑产业的发展,利用数字化、大数据等手段进行储存和保护山西面塑已有的资源,方便人们更全面、完整地了解山西面塑文化。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在文化与旅游领域的延伸和发展,是民族地区借势发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乘势而上、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是提速赶超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增长标尺.本文以德宏自治州为例,基于产业融合、产权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三条路径对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10.
桂西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长寿、生态、民俗、文化、红色"旅游资源,旅游业也逐渐发展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旅游商品市场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桂西北旅游纪念品作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理念,具有深远的传承和发扬的意义。本次研究主要从环江毛南族傩面具文化、宜州刘三姐文化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桂西北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纪念的设计方法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创意作为创意产业在民族文化旅游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联系密切;它是民族地区转变文化旅游发展方式的驱动力,是增强民族地区软竞争实力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德宏州为例,探析了民族文化创意对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催化作用,基于民族文化创意驱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对民族地区如何以文化创意驱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提出的"新丝路"和"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实施,新疆的旅游业随之也有了新的机遇,且迅速发展.同时,与之配套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也日趋繁荣.具有新疆本土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本文以新疆麦盖提的刀郎农民画为例,分析新疆特色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现状,探讨如何把刀郎农民画这一极具民族特色的绘画艺术品纳入到新疆旅游品的市场开发中去.同时对刀郎农民画的生存现状及市场化策略进行分析,通过打造开放的创新平台,走民族特色研发等营销策略,来促进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刀郎农民画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工商人类学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调查地处云南和四川交界处泸沽湖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市场现况,对沿湖经营摩梭文化旅游的主要村庄的旅游商品市场,进行分类描述、分析和总结,探讨泸浩湖民族文化旅游和旅游购物的发展与特征,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体现摩梭文化和泸洁湖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单一,商店零售为主,规模较小,同质化严重,品牌意识差,没有泸沽湖名片式的有影响的品牌产品.最后,本文提出要依托应用人类学分支学科工商人类学对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寻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苏州作为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其旅游纪念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苏州旅游纪念品中,尤以丝绸类纪念品最具苏州特色。苏州丝绸旅游纪念品的类型包括服装、服饰配件、装饰品等;而花卉、马具和传统纹样等是构成苏州旅游纪念品的主要题材。苏州旅游纪念品作为连接游客和苏州城市的重要纽带,其设计效果和产品质量是影响当地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有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苏州丝绸旅游纪念品的类型和发展策略进行浅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村寨旅游是贵州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它给当地社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对贵州民族村寨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如缺乏科学规划、品牌意识不强、旅游产品不能充分彰显民族文化内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省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业的稳健发展.为此,本文以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为切入点,从旅游者的心理、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产品、民俗旅游商品、旅游管理与经营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关措施和发展对策,以实现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和谐,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康养旅游作为我国的新兴旅游业态,有着与多元产业跨界融合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黑龙江是民族众多的省份,拥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以及日趋完善的交通条件,加之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扶持,都将为康养旅游产业跨界融合带来机遇。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人们追求健康、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提升,更为康养旅游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本文以黑龙江省民族地区康养旅游产业为主线,因地制宜提出了康养旅游与服务业、文化、农业、研学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典型跨界模式,针对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力求探索政策与业态资源的有效整合,为龙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论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阐述构建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的基础和条件,探索了构建西部地区宗教文化旅游圈的思路:通过整合西部各地区宗教旅游资源,将西部宗教文化旅游圈打造为带给人类心灵宁静的神秘旅游圣地.最后提出了西部地区宗教旅游文化圈的实施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生态博物馆作为新博物馆学的重要组成,其目的是为了对当地的文化、自然遗产及风景进行"在地"的保护。与传统博物馆注重对文物的收集及展览不同,生态博物馆以自然风景、文化遗产或居民的集体记忆为收藏和诠释的对象,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固定边界,将"地域"概念扩展到博物馆领域。随着旅游的发展,生态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在促进生态博物馆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生态博物馆"在地"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本文以文化空间理论为基础,从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模型出发建构生态博物馆的文化空间,提出了生态博物馆文化空间的根本、基础和载体。在此基础上,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群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博物馆文化空间,提出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为生态博物馆建设及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试论黑龙江地区民族民间剪纸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黑龙江民族民间剪纸艺术,要大力挖掘、创新、开发,使之迅速走向市场,成为黑龙江省旅游纪念品的主要品种;并提出了开发黑龙江地区民族民间剪纸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区是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是发展民族旅游的基础.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特色是民族旅游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最大"卖点".本文就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