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外资并购、状态依存所有权与国有企业定价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状态依存所有权的视角对国有企业不同经营状况下的所有者进行了分析,进而分类阐释了相应状态下国有企业的定价基础,并利用资产属性对不同剩余索取权下的国有企业资产进行了划分,给出了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具体定价模式,即国有企业并购定价模式取决于相应状态的剩余索取者和资产属性。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时,应根据目标国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类型、资产属性以及双方谈判能力来选择不同的估值方法,确定合理的并购价格。  相似文献   

2.
研究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开展的并购事件,产业效应对公司并购动机和并购绩效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对整体样本的并购绩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横向、纵向、混合三种不同类型并购的绩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产业创新型并购和非产业创新型并购的产业效应差别进行了分析。从整体来看,产业效应对公司并购的影响可以忽略。同时产业效应对不同类型并购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对混舍并购具有积极的、显著的影响,而对横向并购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随着行为公司金融理论不断发展,股票错误定价对公司并购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股票错误定价对公司并购动机、并购支付决策以及并购经济后果三大方面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往研究发现股票错误定价对并购活动的发起与终止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股价高估驱动并购和市场迎合驱动两种并购理论来解释公司并购动机。并购支付同样受到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现有研究关于错误定价对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而在并购溢价合理性的问题上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在并购经济后果方面,已有文献从不同视角分析了股票错误定价对并购财富分配的影响,并结合协同效应考察了错误定价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鉴于股票错误定价与公司并购研究现状下存在的争议问题与不足之处,未来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研究外资并购出发,分析我国外资并购的现状,指出对于跨国并购引发的垄断问题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而后通过对当前反垄断法中的外资并购相关规定的研究,找出立法缺陷。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反垄断法中跨国并购规制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了一个应用于并购研究的关于资源的概念体系。在总结企业资源理论经典文献的基础上,论证了资源、能力和知识这些概念的内在联系,指出资源由资产和能力组成,其中资产又可分为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资产和以使用权为基础的资产,能力可分为技能和文化,还进一步给出了更细一级的分类。  相似文献   

6.
以2014—2016年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发现超额商誉与自并购时点起三年内商誉减值的总额显著正相关。当作为并购中介的会计师事务所标的资产所在行业具有行业专长时,能够对超额商誉与短期内商誉减值的关系起到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跨行业并购及关联并购中,审计师行业专长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丰富了商誉与并购中介相关研究,为并购方理解超额商誉的经济后果及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价值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零售业的并购近年来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倍受人们关注。本文对2000年以来的中国零售业的并购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是描述中国零售业2000年以来的并购概况,对中国零售业并购的数量规模、区域分布和跨国并购等基本情况进行描述;从横向并购、举牌并购、强强联合兴起、跨国并购和国退民进等方面对中国零售业并购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融资难度、整合乏力、效益欠佳和外资强占市场等方面对中国零售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中国零售业的并购重组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资产并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产并购作为现代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可以促进行业整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资产并购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无论是从广度、深度还是从内容、方式、手段,都在不断演进、深化、规范、成熟.但是.我国企业在并购指导思想、产权关系、资产评估、购后整合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通过树立正确的并购指导思想,明确资产并购主体,准确评估目标企业价值,重视并购后的整合等措施来解决.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并购日渐增长。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最近的中国铝业集团注资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受挫,四川腾中重工收购美国悍马等案例则又一次使人们对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予以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并购各阶段中的人力资源任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历经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兼并,几乎涉及了所有的行业领域。事实上,绝大部分公司没能实现他们的既定目标。大量研究证实,很多失败源于忽略了并购前后对人力资源问题的妥善解决。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并购中各阶段的人力资源问题进行了细致的、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8—2010年为研究窗口,选取2009年在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并购成功的上市公司作为大企业的初始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大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实证检验了并购价格、并购类型及并购关联属性等并购特征对大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关联并购对并购当年的大企业竞争力具有显著正的影响;并购价格对并购后一年的大企业竞争力具有显著负的影响;而横向并购也显著地提高了并购后一年的大企业竞争力。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并购能够增强大企业竞争力这一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2.
作为企业合并反垄断控制的重要内容,合并救济在维护市场有效竞争与维护企业发展之间进行平衡。资产剥离是最为重要的合并救济措施,待剥离资产的合理选择则是确保资产剥离成功实施的关键。从各国实践来看,执法部门基于个案情况在待剥离资产的界定上保有一定的灵活性,最受执法部门青睐的待剥离资产形式是既存的独立业务单位。  相似文献   

13.
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企业并购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途径之一———并购进行研究。从并购企业的目标选择到具体实现并购以及并购后的整合等进行分析,指出并购是公司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70年代起,跨国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途径,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运用大量实例,从企业并购的动因谈起,针对我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及竞争战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企业并购是一项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商业行为,许多企业希望通过并购转嫁产业危机,规避投资风险,化解企业债务,扩张企业规模。然而,与振奋人心的高并购金额和数量巨大的并购案例相比,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忽视并购中的整合。联想集团在实施多元化战略失败后,回归PC主业,并购了IBMPC业务部。联想并购整合IBMPC业务部,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案例,对国内企业跨国并购,并购整合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兼并与收购行为的动机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兼并与收购是企业资本运营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从企业兼并与收购行为的参与双方的内在动因着手 ,分析了其参与企业兼并与收购活动的动机 ,包括企业管理者的心理上的动机以及经济方面的动机 ,企业兼并与收购活动对社会经济可能产生的效应等 ,并对企业兼并与收购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阐述兼并是企业资本经营的有效运营方式。结合国外企业兼并的发展历程和兼并理论及我国企业兼并实际,提出企业兼并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跨国并购出现了新的特点:并购规模和单项交易数额大,发生频率高;并购方式以横向并购为主,以股本置换代替货币支付;跨国并购向第三产业集中;跨国并购实施的行为主体发生变化。对跨国并购动因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包括企业价值低估论、速度经济性理论和非生产性的规模经济理论等。影响跨国并购行为发生的因素包括国家层面的宏观因素、产业层面的中观因素和企业层面的微观因素。国家层面的宏观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率、金融市场、贸易、税收与会计等政策差异等因素。产业层面的中观因素主要包括产业壁垒和市场结构等因素。企业层面的微观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资产多样化和分散风险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企业合并进行规制是反垄断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法学界对企业合并已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讨论,建立了企业合并法律规制的大体框架,但是不够细化。本文从一些细节问题着手,探讨了企业合并纳入法律规制的判断标准,企业为合并进行申报的有关问题以及企业合并的豁免领域等问题,对我国正在制定的反垄断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代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主要包括三大类:联合限制竞争行为、滥用支配性地位行为和企业合并行为。合并控制的实体标准是合并控制制度的核心,从根本上决定一项合并行为是否违法,也反映出一国合并控制制度的严厉与宽容。欧盟作为当今世界合并控制制度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合并控制的实体标准先后经历了三次变革,反映了欧盟在经济形势变化下的立法和政策演变的价值取向。本文从欧盟合并控制的实体标准的沿革入手,分析其合并控制标准变化的原因,并对完善我国经营者集中的实体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