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世界历史上看,日本人民是最善于向外国学习的民族,他们勇于吸取一切先进的东西来改变自己落后的和过时的东西,特别是近代以来,这种特点尤其引人注目,美国著名日本问题专家赖肖尔在他1977年出版的《日本人》一书中,对日本引进外国文化,有过这样一段评语,他说:“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同样例子的。”①日本人在引进外国文化的同时又能保持自己民族的个性,这样就使日本不断地进步。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史上,1926年7月,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为目标,由广东国民政府发动的北伐战争,是一场胜利的革命战争.它的胜利进军,引起了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惊恐.本文试对这一历史时期,中日外交史上所发生的问题作一全面、系统的历史考察,进而阐明日本对华政策由“协调外交”向“强硬外交”演变的原因及其本质.1 日本对华外交政策的实行,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紧密相关的.北伐战争前夕,世界奉行“国际协调主义”.在“华盛顿会议体制下”,日本对华外交政策主要是遵循与英美等国的协调,并在《九国公约》确立的“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下,尽可能确保日本的特殊权益.1924年6月,以宪政会总裁加藤高明为首的日本三党联合内阁成立,前驻美大使币原喜重郎男爵出任外相,开始了“币原外交”. 相似文献
3.
刘迪瑞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9,11(3):19-23
与学界已有的观点不同,本文从日本国有铁路在接收“满铁”人员、背负沉重的公共负担及不合理的税收负担等方面给经营上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历史上,一个国家进行战争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及动员和使用本国资源的能力,正如恩格斯所说:“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战争对经济的需求和依 相似文献
5.
王志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3,15(1)
在世界军事史上,近代日本军队以野蛮强悍著称,这其中封建武士道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把封建武士道改造为近代军人意识构成了近代日本军事史上的重要内容.《军人训诫》和《军人敕谕》的制定与颁布,使传统武士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为近代军人意识,最终成为支持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政策的精神支柱和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6.
白雪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1):76-7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在美军占领期间,被迫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多方面的民主改革。这次改革消除了日本对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威胁,沉重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推动日本在政治上、经济上实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化,从而完成了明治维新以来资产阶级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对日本、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低估的。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如果没有外来文化的传入,就没有今天的日本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日本历史也就是对外来文化不断吸收的历史。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日本经历了农耕时代、大化革新、明治维新及二次大战后的大转变时期,而每一个转变期都与外来文化的传入浪潮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日本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对促进今日中国改革开放,不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从战败国的废墟上迅速崛起 ,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也是亚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高速发展 ,引起世人的震惊与重视 ,今天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三大力量中心之一的日本 ,正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后盾 ,迅速向世界政治大国的目标迈进。本文试图从战后日本经济、外交的发展探寻其外交的特点。一、从无自主外交到自主外交1 945年 8月 ,日本战败投降 ,丧失了国家的独立。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 ,日本处于美国占领军的直接控制之下。按照 1 945年 1 0月 31日美国占领军总部的指令 ,日本停止外交活动 ,日本… 相似文献
9.
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在对事变采取"静观政策"的同时,竭力阻挠南京政府对事变的和平解决,企图借此引发中国大规模内战以达到全面控制中国的目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随着广田内阁的倒台,日本军部完全掌握了对华政策主导权。面对中国全国抗日局面的形成,军部对华推出了"和""战"两手政策。新成立的林铣十郎内阁对华频频展开"和平攻势",企图借此引诱中国全面倒向日本。由于林铣内阁对华新政策并未改变广田内阁全面灭亡中国的政策,且因西安事变后南京政府不可逆转的抗日政策,军部对华"和"的一手以失败告终,日本对华政策也由此走上全面侵华的战争之路。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教导我们:“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我们如何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洋为中用,日本的作法和经验,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共产国际的解散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根本原因在于共产国际内部的矛盾——高度集中的领导制度与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各国党独立自主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同时,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要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这些外在因素也是与之相关的重大事件,在客观上决定了共产国际解散的具体时间。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时,史学界流行着这样的观点,认为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或者说是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我觉得这种提法值得探讨。 (一) 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都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尽管有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旧政权,建立起新王朝,例如刘邦和朱元璋分别建立起西汉和明朝;或者在局部地区建立起 相似文献
13.
日本经济衰退的贸易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贸易竞争力下降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在新兴产业的竞争中输给了美国,在传统产业上受到了来自东亚新兴工业国在成本与技术两个方面的竞争压力,其基础性的经济结构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目前亚太地区的这一场结构转变尚未结束,因而日本的经济衰退还将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4.
日本经济衰退原因的深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自战后以来经济最为低迷的时期,并且一直延续到了新世纪。“失去的十年”仍在延伸。那么,衰退的原因何在?出路何在?本文拟从日本经济衰退的表象出发,深入分析其在制度选择、结构变迁和金融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日本经济复苏的一系列内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5.
日本政治右倾化已经到了我们必须正确面对的时候了。日本从一个封建专制国家,逐步演变成以天皇为中心的法西斯政权,最终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这一转变的核心因素就是日本的右翼势力。而现在右翼势力有卷土重来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战后日本的民主化改革不够彻底,宪法的权威没有得到保证以及日本在追求政治大国的过程中定位错误。 相似文献
16.
一、日本华侨社会的形成与同乡会馆的前驱——“唐四福寺”的出现中国人民在日本作具有侨民性质的定居,并逐渐形成为一个华侨社会,始于明末清初。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重开宁波、泉州、广州三港,以后便有不少私商出海到日本贸易。由于发展的需要,一些商人羁留下来,在当地定居,娶妻生子,成为华侨。随着贸易往来的频繁,人数也逐渐增多,互相间不免有事务牵涉和纠纷发生,有鉴于此,万历三十年(1602年),漳州商人欧阳华宇和张吉泉二人在长崎发起,向日本政府提出,商得将稻佐乡净土宗悟真寺改为菩提寺,以为华侨聚会联络和拜佛活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刘迪瑞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8,10(3):8-15
在日本国有铁路存在的115年间,先后经历了狭轨与广轨的轨制问题之争、“建主改从”与“改主建从”的投资问题之争、战后运费法定主义的是非之争以及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铁路定位之争等,而其中的关于国有民有的经营形态问题之争,是贯穿于日本国有铁路史上最大的政策性问题。本文拟就这一政策性问题展开探讨,以揭示其变化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试论日本华侨社会的华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晃潮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日本华侨社会的特点是组织上的稳定性,活动上的民族性,以及随着日本社会变化的适应性,而战后日本华侨社会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尤其在华人化方面,加入籍人数的增加,日常生活和语言文字的日本化,部分华侨学校成了语言学校等,因此,展望不来,日本华侨社会华人化是必然趋势,其华人化进程也是比较自然的,而且有其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宋词,在我国文学史上历来和唐诗相并称,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但是,平心而论,宋词所达到的成就(这里主要指的是思想内容方面的成就)是及不上唐诗和宋诗的。究其原因,题材的狭窄、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的狭窄(这种狭窄当然是与唐诗、宋诗相比较而言的)是一个甚为重要的因素。举例来说,作为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就极 相似文献
20.
台湾政治转型主要是由台湾岛内外因素、主客观因素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台湾岛内因素来看,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台湾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国民党政权的法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危机,被迫进行民主改革.从台湾岛外因素来看,大陆一国两制政策对台湾政治转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对台湾的专制体制产生了巨大冲击;而来自美国的压力也迫使国民党进行政治革新.在这些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台湾出现了多党并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