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明的晨星这次回乡,又到母校──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与老师们座谈,听到了许多令人心痛、令人振奋、令人景佩的人和事。使人在物欲横流中,看到了理想的伟力,在光怪陆离中看到了文明的星火,在贫困窘迫中看到了不屈的脊梁……为了让孩子读书,一位母亲卖了房子、卖了牛、长年累月在吉首奶牛场割草,把微薄的带着血痕和体温的酬金交到孩子手里,将湿馨的、期待的目光罩住儿子、孩子回报她自信的一瞥、她心满意足车转身,啃着冷红薯就山泉回家了……。尽管她被压得弯了腰,她是一位驼起大山文明的母亲!孩子真的争气,成绩不仅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3.
文明的脚步有人说:“故乡”是个游子“情结”,想想还真是的。因为必须游出去,必须保持距离,才能有感情的牵扯;离开了老奶奶,才能不时地想起她反复讲过的《大灰狼的故事》,那布满皱纹的脸,那青筋裸露的手,使您感到坚实和温馨;只有身处他乡的梦中,门前的那棵歪脖子树,那蝌蚪游弋的水塘……才能令你魂牵梦绕。这方面最典型的数李白,他一辈子不停地游、不停地思、不停地想,就是不回乡。即使回去了,也住不了多久,又步履匆匆地离开。其实他并没什么非要出走的公差要务,然后就会又撕心裂肺地“故乡、故乡”,什么“月是故乡明”,… 相似文献
4.
5.
出江华县城,溯冯河而上,一进入峡山谷口,即到国家大型水库——涔天河水库。水库库容1亿多立方米,库区长达30公里。站在库坝上,只见水面如镜,就像在两岸山脉间平铺了一幅宽大无比的绿色缎锦。从大坝前行四五公里,来到一处山脊伸进库区而形成的山坳,一条从山里流向库区的小河,静静地从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庄前流过。村庄依山傍水,各式各样的吊脚楼挂在山坡上、河岸边,绿树掩映,错落有致。这就是雾江乡漕滩村。(一)因为修涔天河水库,漕滩村原址已淹没在水底。几十年过去了,原来的漕滩已渐渐被人淡忘,仅存于部分村人的记忆中。说起水中的漕滩… 相似文献
6.
一道德何来?最核心的答案当是源起于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可以假设:一个血色黄昏,两个原始人部落为了争夺土地正进行着残酷的拼杀。一个部落的男子在自己的首领被对方杀死、本部落面临溃败时,勇而无惧,挺身而出,呐喊着率剩下的人迎击敌手,几次为矢石所伤,依然奋力拼杀……最终反败为胜。这样的场景不断重复,于是人们认定:为了集体利益而舍命拼杀的勇者是应受到尊崇的。勇者即为荣者。《礼记·中庸》里说:“知耻近乎勇。”把荣耻和勇敢联系在了一起,并且都是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在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一次又一次的行为被上升… 相似文献
7.
临湘龙窖山古遗址沉淀了丰富多彩的瑶族先民的石头文化。为了全面解读其文化的性质及其内涵,2003年6月,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龙窖山古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实测及试掘工作,发现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瑶族原始宗教祭祀台、图腾柱、石神庙等文化遗存。囿于目前考古资料、文献记载的匮乏,其确切的用途和文化内涵有待研究考证。笔者不揣鄙陋,试先提出谬论,祈请专家学者斧正。 石堆积——“面东指北”的启迪 石堆积是龙窖山古遗址特有的文化现象。在龙窖山78平方公里(临湘市境内)古代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内,随时可见人为的石头… 相似文献
8.
9.
10.
11.
<正>中国书法伴随着文字书写的演变而产生、发展。最初,人们普遍使用象形图画字,其中的块面结构,需要涂抹才能成形,而涂抹的用笔次数不可确定,既费时间,又没法规范。进而,人们从象形图画字中演化出了文字的笔顺。笔顺摒弃了象形图画字的块面结构,代之以线条用笔。笔顺的哲学意义是秩序感的建立,同时它又具有重大的书法意义。笔顺构建了时间顺序,能够让孤立的笔画线条自动衔接起来,形成运动轨迹,使得相交的笔画线条具备了立体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既成的静态的平面作品中追溯其创作过程,正如姜夔所说:“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 相似文献
12.
回回民族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客观地存在着,较长时期里,只是朦胧中被人们感知着,却没有得到社会普遍的确认。由于主体意识的模糊,甚至在回族人中,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的民族归属毫无认知者也非少数。即使那些坚持个人修持的信士,他们身上最充分地体现着回回作为一个民族的质的规定性。但是,其中不少人亦只有“我是穆民”的宗教遵信上的自我意识,以伊玛尼作为唯一的视角,界定着彼此与亲疏,几乎没有民族意义上的“我是回族”的观念。回族是华夏土地上一个最年轻的民族,她的史前,不是混沌初开的远古,而是居于世界文明峰巅的唐宋时代。她形成之后,中国在缓慢地走向近代社会,高度发展的文明辉映着,又足可以对于回回民族作出较为清晰的观照。她参与着历史的进程,又在历史的日 相似文献
13.
<正>青天长夜,月白风清,仅凭着几盏松明子、马灯、汽灯放射出的苍黄或者惨白的灯光,和三两个琴师鼓手调制出的开场音响,伴着几名艺人咿咿呀呀的定音吊嗓,一台乡戏就 相似文献
14.
一 回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虽历经沧桑,但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开拓着自己的历史道路和创造着自己的文化殿堂。 回族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文化模式的民族。她在近千年的历史沉浮中铸造着自己的形象和心灵,并为中华历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世界上许多民族曾经创造过自己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诸如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以及中、南美洲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历史遭遇不同,这些古代文明未能够都连续不断、脉胳清晰地传承至今。有些古代文明的产物,人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古代埃及人的建筑学、玛雅人的天文学和数学,竟成了考古学的对象和科学文化界之谜,乃致于使天文学家不得不联想到这是否与地球以外的文明有关。缺乏清晰可寻的传承线索使能够制造电脑的现代人而迷惘于自己祖先所创造的文明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文化史 相似文献
16.
《憨生别传》中的憨生,塑造了一个似“憨”实“厚”的具有人性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对高甲戏表演的传承发展有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金秋九月 ,全国第十三次回族学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盛况空前 ,9月 6日的《新华日报》便在头版重要位置对会议的开幕式作了长篇报道。会后感想颇多 ,不成系统 ,写出来 ,就教方家。会议来的人很多 ,大约 2 0 0 ,是我这些年来参加学术会议见到的人最多的一次 ,而且来自各界 :政界的、商界的、宗教界的 ,当然更多的是学术界的。从大会的发言、小会的讨论 ,以及自由交谈中 ,我发现这些来自政界的、商界的、宗教界的人士也都是学者 ,不仅有回族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而且视野宽广 ,见识高远 ,态度务实。由于各界学者的出席 ,会议更突显了自己的主题 :… 相似文献
18.
1982年的暮春时节,文学大师沈从文以80高龄重返离别多年的故乡湘西。凤凰,春日午后,黄家大屋。一群民间艺人素面端坐,清唱《孟姜女》、《庞氏三春》、《搬先锋》三出傩戏,随着年逾五句的女艺人刘玉珍声情并茂、悠扬哀怨的清唱响起,全场鸦雀无声。沈从文如痴如醉,一面凝神聆听,一面低声随唱,时而还情不自禁地击节拍手道:“楚音,楚音。”演出中,沈老一次次手掩面庞,浊泪纵横。有诗为证:一样凝神听楚音,先生岂是曲中人,故园雨浇深浅绿,我对溪山也动情。(引自萧离即席赋诗) 相似文献
19.
在欢庆中国共产党七十华诞的日子里,人们无不为青海四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欢欣鼓舞。然而,面对现实,青海的经济发展还很缓慢,亟待改变这种局面,特别是未来的10年对青海至关重要。我们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奋斗目标,为下一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要实现“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振兴青海”的经济发展战略。但是,如何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我省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以及学术界的同志们都在进行着艰辛的探索。本刊集中发表于敬尧等同志的三篇文章,就是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关心这个问题的讨论,推进其研究更有成效、更加深入,为青海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1944年底在新疆伊宁市爆发的以维吾尔、哈萨克族群众为主的武装暴动,是当时中国的一件大事。这次长达五年之久、涉及新疆大部分地区的武装斗争有深刻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原因。本文从当时暴动领导人自己、南京国民党政府、中共中央等三方面在不同时期对这次武装斗争不同的称呼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考察,从中既可以看出三方在不同时期对这次武装斗争的不同认识和态度,也可以看出这一武装斗争本身的发展变化,同时说明了这一武装斗争本身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以求史界对这一问题能更深一步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