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及得到中国先进分子及普通民众的认可,是与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底蕴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契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传统的"重人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论有相通之处;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共产主义思想有相似之处;中国传统的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具有内通性。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契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前提,二者是一种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契合。价值契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完成颇具时效性的政治使命,还要使之成为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理论结晶。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同化力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容的相通和精神实质的一致,使二者有了融合的可能;而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和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使二者的融合走向必然。另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倡者之一,由于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在哲学思想和军事思想的研究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有效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符合国情的理论成果,这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从五四运动传播以来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成功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有其内在机制: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性的理论品质;中华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及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迁实际而产生的理论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通相融;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自觉地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的可能性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通之处;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新型民族文化形式.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可知马克思主义不会与传统"彻底的决裂",而只能是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通过大革命时期实地考察了湖南等地农民运动,在土地革命时期深入调查了边界根据地农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全面和深入了解了农民阶级状况。然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全面分析了农民的悲惨生活状况、传统政治理想和传统文化特征,肯定了农民运动的正当性、农民的革命精神、农民追求公平的政治理想,批判了农民绝对平均的思想和封建宗法迷信心理。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农民革命精神和政治理想进行正确引导,使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与中国农民的革命要求、政治理想和文化价值得以相融相通、产生共鸣,从而通过调查研究方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相融性,两者的结合既有服务于现实的需要,它们又存在一定的异同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具有五种基本表现,它们分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观与传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相通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知行合一思想的交融性、共产主义社会目标与大同社会理想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与传统民本思想的相融性、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与传统价值观的一致性。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两者理论结合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对两种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现代新儒学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梁漱溟以“文化三路向说”分析世界文化,在乡村建设中接纳马克思主义,发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相通之处,并在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沟通中观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整体而言,梁漱溟经历了从拒斥、批评马克思主义到认同、接纳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并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是在现代新儒学“返本开新”的文化主张下进行的,表达出现代新儒学和马克思主义在承认人的创造性、某些社会理想等方面的相通性,可以成为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参考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众多,但最终却以马克思主义取代各种思想体系,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导意识形态。除政治因素外,影响其发展的文化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家国思想、民本思想之间的内在接合点,阐述了其在中国占据文化主流不容忽视的文化缘由。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契合的前提条件是两者在价值维度、内容维度、方法维度有相似相通之处。其中,在价值维度上两者都是要培养国家民族的栋梁,使命类似、价值趋同;在内容维度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诚信、尚正义、求大同,涵养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方法维度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以文化人”,以理服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教育法、典型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有异曲同工之处。正是这些契合点的存在,才使两者的融合有了更加合理的阐释和坚实的基础。通过深入内里地确认两者的相通之处,抓住核心内在的本质,才能为进一步探索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靶向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权宗田 《南都学坛》2003,23(6):96-100
毛泽东的民主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中国化的结果,也受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进行现代转换的结果。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状况,对毛泽东民主理论的形成造成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对传统政治思想中积极因子的吸取,造就了毛泽东民主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传统政治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对毛泽东民主理论造成了负面影响。对这种双重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 隗芾同志在《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87年第一期)上,发表题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以下简称《关系》)的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这些相通之处,就是马克思主义能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萃的基础。”(见《关系》,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见此文)因此,作者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必须也只有同中国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是坚持文化自信的表现,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创造性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提高文化思政能力,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资源并有效地加以运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与中国历史教育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解读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增强大学生创造性转化和运用传统文化的能力;继承和借鉴中华传统道德教育方法,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不断提升思政课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的政治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的。它的文化价值取向无疑带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我们民族处世与思维中的贵中守和的中庸原则、与其它民族关系上的博大容纳精神、政治文化上的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的凝结点,即是中国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对诚信文化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探析传统诚信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对诚信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进行归纳概括,探寻诚信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契合点,提升教育队伍诚信文化教育意识,营造高校诚信文化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6.
先秦时期中国原始儒学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相当丰富,主要包括以人为尊、以民为贵、以仁为本三个方面,其精神蕴涵十分丰富,不仅奠定了中国人文主义传统,对传统政治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与当今"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颇多相通。科学地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人本思想,对于推进现实社会文化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认同性,在理论品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方面具有相通的地方。毛泽东在开辟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高度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自我创新意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建国后,毛泽东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一、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的成果,而不是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化的产物;二、把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整合为大众化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三、广泛的思想改造和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必要条件;四、加强党员道德修养和树立大众化的道德榜样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础上,他创造性地把中国传统的伦理型文化转变为社会主义文化,开创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整合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维度.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与创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上,用正确的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科学的评价;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深层机制上与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推进文化创新、不断提高在世界文化市场中的竞争力,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结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诸多相通之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实践中引入中国传统哲学,是提高原理课教学效果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既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又能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认同感,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吸引力。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教育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