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识别是一个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促进四化建设的大事,也是贯彻中央民族工作精神十分具体的一环,决不是为识别而识别,而是具有科学性和政策性很强的政治任务,必须予以足够的认识。就贵州而论民族识别工作是相当繁重的,待识别民族的人口达八十一万多人,族称曾达八十多种,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有二:一是弄清他们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二是如果属于少数民族又要弄清他们是单一民族还是某个民族的一个支系。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蕴藏着不安定团结的因素,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民族关系,影响四化建设。少数民族需要四化,四化需要少数民族。由此可见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  相似文献   

2.
法作为一种观念化、制度化的社会规范,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然而,由于许多错综复杂的原因,世界各地的法在主要宗旨、结构形式、功能特点等方面又是不尽相同的。在这众多的原因中,社会经济的缓缓变动,阶级关系的升降推移,政治斗争的反反复复,无疑是法发生演变的主要催化剂。除此之外,民族心理对法各个层面的影响,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并结合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部分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深入研究了各民族的人口构成、人口再生产特点、人口自然变动、迁移变动、社会变动和民族演变所引起的人口变迁,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剖析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结构特征,并就协调民族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白话文运动的出现和展开,不能仅从文学内部或语言内部的演变来看待,在社会时势出现巨大变动的历史语境中,白话文运动是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内容。在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欧洲和东亚诸国用民族方言俗语改造书面语言从而抵抗传统帝国的语言宰制,而白话文运动则是用大众化的语言形式来替代文言文这种本就统一的民族传统语言形式。白话文运动的历史推动力来自于打败了中华帝国的西方,在中西文化意识形态的连接和冲突中,民族文化的主体性问题在各派知识分子身上凸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各民族人口城乡构成变动是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状况的直接反映。文章从第五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各民族人口城乡构成变动的趋势和原因,并展望了各民族人口城乡构成变动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物量表示法是数量表示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弄清物量表示法在古代汉语各个时期的面貌及其发展演变,有助于汉语史的研究。本文探讨了古代汉语各个时期的物量表示法及其发展演变状况。  相似文献   

7.
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复杂的过程.从我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历史演变历程来看,"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既是我国各民族长期以来自然分布状态的历史延续,也是2000多年来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的历史结果,更是我国古代各民族互动和民族融合的自然产物.从宏观上把握我国民族分布格局的演变规律和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弄清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弄清民族问题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总规律的关系,掌握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上的民族问题规律,特别是掌握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性,对于胜利地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有一个从侧重其积极性到侧重其消极性的演变过程。当前就毛泽东对民族资本主义认识的演变进行研究和探讨,对我们认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人口规律     
人口发展过程中各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由于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所以客观上存在着多种人口规律。它们构成人口规律体系,完整地反映人口发展过程中各个主要方面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从不同侧面反映人口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人口规律可分为诸如人口经济规律、人口再生产规律、人口的社会变动规律、人口的地区变动规律、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等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人口规律如同一切社会规律一样,也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或几个社会形态的为数不多的共有人口…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个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而民族的发展繁荣又与人口问题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拟就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人口调查中所获得的资料,谈一谈人口与民族繁荣的关系问题,以求教于人口学界和民族学界。 泾源县属我区南部山区,位于六盘山东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个民族、民族国家及其政府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塑造本民族的文化,塑造的方法手段多种多样,但其依据的不变因素有三:地域、人口、语言。三者之间,地域是基础,人口是保障,语言是核心,共同对民族文化塑造起着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民族地区的历史遗留、人文地理因素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诱发了民族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形成了民族分层。民族分层既可以使同一民族的相当一部分人口具有相近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阶层意识,从而强化民族认同;又可以使不同民族人口难以广泛地在一个学校读书、一个单位工作、一个社区居住,导致生活领域的族际交往不畅。总之,民族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可能会为平等、自愿、自然而然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交融构筑一道社会藩篱。因此,消弭民族分层,是拆除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藩篱并实现民族间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各民族人口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20年最新“七普”及其他年份人口普查资料,从数量、结构、质量三个维度对各民族人口发展趋势的分析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民族人口发展趋势得以延续并发生重大变化。其中,各民族人口数量变动模式不断分化;人口年龄结构逐步老化,但总体较为年轻;人口迁移流动愈加活跃,人口流动参与度后来居上;人口分散化程度不断提高,向东集聚趋势进一步强化;人口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从业人口非农就业比例不断攀升;各民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大幅增加,教育禀赋不断升级。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民族人口发展的内在结构与外在条件已然发生了重大变化,各民族人口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呈现族际间人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特点,各民族人口发展的成就与差距、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等问题值得深入关注。据此,应进一步深化全面构建民族人口发展指标体系、各民族人口发展成功经验总结提炼、人口迁移流动与民族人口发展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云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民族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这一问题已成为云南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和制约因素。针对云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必须增强生态环境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做到消除贫困、控制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路子。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也是民族社区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随着部分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当地的民族文化、民族关系、民族权益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在城镇化建设中,将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民族关系稳定、民族权益保障等问题有机整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结构与配置既是衡量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关键指标,又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文章针对劳动力和产业结构现状及特点,从劳动力的结构效应和知识效应两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劳动力因素对产业演进的影响,提出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对现阶段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属文化的范畴,文化是每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每一个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都与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紧密相连。以游牧文化为根基发展起来的蒙古民族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变迁性。从历史文化的视角看,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新疆各族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新疆不同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集中与分散程度以及各个民族在空间上积聚状况的变动等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并指出了新疆大多数民族人口自90年代以来的空间分布呈现分散分布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20.
民族高校博物馆是博物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民族文物保护和传承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各个专业领域,民族高校博物馆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雄厚的科研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