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显然,大多数美国人能表面上满中于以一些政治传统因素为其社会福利待遇所作的辩护。其中被最普遍地加以应用的,是对政府、人道主义、新教伦理、尤其是经济个人主义等等的怀疑。在讨论政策问题时,人们会自发地留意这些价值观。这一事实表明,这些价值观对其运用者的意义不是虚幻的。这一结论确证了雷恩和霍兹切尔德的看法,他们断言,人们一般是通过特定的文化成见——古典自由主义的多棱镜来观察世界的。在很多学者看来。这些思想实际上闸明了政治文化,据我们的资料显示,并已在大众中广为传播。然而,我们的发现同时也证明了肯维斯的这一见地:大多数美国人是非思想性的,他们并不使用“自由?、“保守”之  相似文献   

2.
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所应该选择的目标模式,经济学界仍然意见纷纭。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旧经济体制的内在矛盾,合乎逻辑地揭示出新模式的基本框架。一在旧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而失去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与经营权限,其商品生产者地位被否定了。企业的投入与产出都由计划确定,盈利与亏损也都由国家负责。从而,丧失了经济动力。企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受到限制,也就很难有技术  相似文献   

3.
福利和福利国家概念在当代社会和政治思潮中居于重要地位.福利源于人的需要,对人的需要满足的要求决定了福利国家及其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福利国家是在基本需求方面为其成员的幸福承担法定责任的制度表征.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其理论论争的本质内涵也是围绕需要满足.福利国家危机的表现,是其制度不能满足某些基本需要,福利国家危机的实质问题体现在其对人们需要满足的危机和福利国家自身的合法性危机上.福利国家的国家干预本来是反危机的一种原则,但在实践中却长期取代了自由资本主义固有的合法性基础,最终导致福利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系统内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4.
5.
论生产力的内在矛盾运动及其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唐都学刊》2004,20(3):98-100
生产力系统自我运动最深刻的源泉来自自身内在的矛盾运动,即主体的需要以及不断发展着的需要与客体不能完全满足主体需要的矛盾和人的天然器官功能的有限性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限性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胡适的研究方法,历来毁誉不一。此文从具体分析胡适方法论思想的内在矛盾及根源入手,认为胡适既受近代西学的影响,又以中国传统方法为思想资料。理论渊源的多重性,构成了其方法论思想的复杂性。既不可笼统视为“实用主义”而全盘否定,也不可一概归之为“科学研究方法”而全面肯定。  相似文献   

7.
凯尔森的纯粹法学力图否定形而上的自然法和法社会学,而对法进行封闭的纯粹实证分析.为此,其提出了一个用以解释法的效力的理由--基础规范.但基础规范本身是先验的逻辑假设,因而属于反实证的;并且基础规范也是非自足性的,仍需法的实效性作为条件.这就不可避免地将法律引向外部因素,从而消解了纯粹法学的初衷--"纯粹性".这是凯尔森纯粹法学在理论上无法圆融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8.
在《福利国家的矛盾》一书出版之前,讲英语的读者只能在某些不知名的学术刊物中才能看到德国社会学家克劳斯·奥菲的著作(他的有关劳动组织的论文《工业与平等》是例外).对于研究奥菲著作的理论家来说,这种状况是令人遗憾的.《福利国家的矛盾》汇集了奥菲在过去十年中的主要政治论文,因而改变了这种状况.奥菲创立的"福利国家的矛盾"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唯心主义是商羯罗基本理论的本质特征。正如哲学史上一切唯心主义者所面临的问题一样,商羯罗首先必须面对一个难题,就是他抽象出来的观念实体——梵与现象界(包括主观世界的我和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唯心主义者往往要从观念中抽象出一个绝对实体,只有在这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整体观是建立在批判黑格尔抽象整体观、传统集合论的整体观和无人的整体观基础之上的新整体观.马克思的新整体观在回应20世纪人类生存问题中自我分化和自我发展,这种分化和发展显现为卢卡奇的方法的整体观和主体意识的历史整体观、萨特的主体意志的历史的整体观,阿尔都塞结构的整体观、后结构主义的异质整体观和当代量子力学形而上学化的原初整体观.相对而言,前三种整体观是一种更强调整体的强整体观,而后结构主义的异质整体观是一种虚化整体的弱整体观,当代量子力学形而上学化的原初量子观重申了整体的优先性,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对后结构主义的整体观的纠偏.从马克思整体观生发出来的这些整体观构成了新马克思主义整体观的谱系学图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政治含义和国家在资本积累问题上所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者过去太强调国家的法统意义,长期忽略它和积累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大致有四种说法:1)利润率下降趋势说;2)生产比例失调说;3)利润紧缩说;4)消费不足说。前面三种,各有缺点,只有最后一种比较完善,可以说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国家在积累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这一阶段经济体制所表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沈家观 《社会福利》2007,(12):33-34
社会福利企业(以下简称福利企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以集中安置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为主要目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特殊企业。福利企业以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为标志,是一种劳动福利型模式。建国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鼓励和扶持下,民政部门组织残疾人开展生产自救,兴办福利企业。  相似文献   

13.
14.
曹正汉  王宁 《社会》2005,40(4):77-110
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上,最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视角是从一统体制的内在矛盾出发,探讨此种矛盾引发的应对机制及其形成的国家治理模式和治理逻辑。但是,此种理论视角忽略了条块关系的作用,未能把条块关系纳入理论分析范围。本文试图拓展这种理论视角,把“一统体制的内在矛盾”扩展为“多元化的国家能力建构所包含的冲突”,为解释包括条块关系在内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提供一般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条块关系之形成,是中央政府为了建构多元化的国家能力、控制国家能力建构上的冲突所导致的结果。进一步,国家能力建构上的冲突的演变又导致了条块关系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矛盾与出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是异常丰富的。古老的京剧、昆曲、越剧等传统剧目与当代流行歌曲、流行音乐和现代舞蹈同台演出;中国传统思想家的著作与当代西方思想家。甚至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著作陈列在同一个书柜中;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热”不断地变换着。从八十年代初以来,文化思考的主题不断地更新着,如“人道主义与异化”、“萨特与存在主义”、“港台新儒学”、“周易热”、“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新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萨伊德和东方主义理论”、“享廷顿和文明冲突论”、“人文主义精神热”、“自由主义”、“宪政主义”等等。实际上,各种文化思潮的纷然杂陈和文化热的迅速变换并不意味着文化研究的繁荣,而是处处暴露出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矛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究竟如何发展,这是当代中国人必须加以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强调朱光潜是一个有很深传统文化底蕴的人。他在留学西方之前已初步形成了艺术是对现实苦难的一种观照的观点 ,尼采不过是朱光潜审美人生观在西方圣哲中的一个“道具”。文章指出 ,朱光潜美学的根基是立在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之上的。因此 ,当他后来皈依马克思主义时 ,他很注意把马克思关于人生、人情、人道和这种传统精神结合起来 ,从而对马克思如何将实践观运用于解决美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当然 ,作者也认为朱光潜美学体系存在矛盾 ,但这种矛盾根本上讲还是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冲突在他体系中的一种折射。  相似文献   

17.
冯立鳌 《探求》2011,(2):32-38
韩非构建了以君主为本位的法、术、势严密结合的政治哲学,然而这一学说在根本上内含着一些无法克服的深层矛盾:他崇尚法治,但他的法是凭势而立、依势推行的,由此形成法与势的终极冲突;他的术是护法保势的手段,但术的隐秘性和非道德性,既破坏了法治精神,又使权势丧失了应有的道德基石,由此造成术治实施中的“二律背反”;他以人性自利为学说的立论前提,但却坚守君性至公的立法理念,由此出现人性设定中的悖论。这些理论深层的矛盾,实质上是一种反人类的思维面临人类社会必然性所表现出的必有冲突。  相似文献   

18.
福利国家问题是西方当代社会论争的焦点,福利国家不仅是一个政治学概念,而且汇集了自由、民主、平等、效率、正义等各种不同甚至相悖的价值理念,影响福利国家产生、发展及变化的主要理论流派为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公民权理论.各流派论争的实质反映的是自由主义与集体主义之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新学科发展的动因有内在动力和环境机制的作用力之分,但根本动因来自内在动力结构系统。新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结构主要由现代学科意识、现代理论模式、现代思维方式和现代科学方法四大板块组成。内在动力结构系统各部分的优化组合、动力互动和序列进化,有效地促进当代新学科的成群崛起,形成了推动当代新学科蓬勃发展的强大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论,是正确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指导性线索.社会主义改革的大潮以及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反思,敦促着人们以极大的兴趣来重新审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原理.本文拟就生产力的特征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和现代特点,作一新的考察和探讨,以深化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