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通揽全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而必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1.西部大开发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近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始终落后于欧美及亚洲的部分国家 ,而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落后的典型表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实现 ,其难点就在于发展西部 ,解决西部地区的落后贫困问题。没有西部的现代化 ,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如果不把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占全国…  相似文献   

2.
四川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处于中国西部的四川经济社会相对落后,更有欠发达的贫困地区,如何解决这部分人脱贫致富的问题,影响到四川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人的实际存款数要少于他们能够存的数目。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个人拥有钱的数量,或者是宏观经济形势没有太大关系。问题在于人们对钱的感觉。对很多人来说,花钱是种愉悦的享受,存钱反倒是种痛苦的惩罚。如果你仅仅是因为爱花钱而很难存钱的话,建议你试试以下的方法,它们会帮助你实现存钱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4.
莫言的文学成就在于:莫言的创作生动展现了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创作呈现出对于外国文学的借鉴,呈现出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奠定了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的声誉与影响;拓展了中国作家走向世界的自信和勇气;促进了中国当代文学进一步发展和繁荣.莫言的获奖也存在着某些隐忧:对于莫言未来创作的隐忧,对于中国当代作家创作的隐忧以及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隐忧.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困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秉言 《理论界》2005,3(11):44-51
经过26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以规模扩张实现总量增长发展模式的结构性缺陷也日益显露出来。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还能保持较快增长,但从长期看是难以持续的。造成这一结构性缺陷和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科技落后,二是企业效率低。中国的未来,不是取决于短期的增长速度,而是取决于能否实现有效转型。问题的紧迫性在于,要实现这一要求,没有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努力,不会取得明显成效。我们必须从现在就抓紧去做,否则,真正到了现行增长方式走到尽头的那一天就是想抓也愈加困难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戏剧作为一种文学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孕育发展期,到宋代才有了成熟的戏剧.这远远落后于西方,还在古希腊时期(相当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西方就产生出了伟大的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和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戏剧远远后于西方的呢?这不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主要在于追溯中国戏剧形成的足迹.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资源十分丰富的广西民族地区经济仍然落后?这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低,潜在的优势还不能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邓小平同志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50页)我  相似文献   

8.
试析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相配套的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农”问题的解决,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仍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而“三农”问题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至关重要。据预测到2005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将上升至两亿。为此,党的十六大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根本解决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和农民收入不高问题的关键所在。而要实现大量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和城镇相配套的制度改革不可避免,这不仅要提高我…  相似文献   

9.
经济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的劳动整体发展中主体智力水平低,即劳动的复杂程度低,决定贫困的是劳动主体,而不是劳动客体。现实地看,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贫困问题,必须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外力帮助,这种帮助主要是通过教育的力量提高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的劳动主体智力发展水平,这就是要以最小价格的教育投入使这些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得到当代高智力复杂劳动创造的知识效用代表的最大的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深化企业内部劳动制度改革,优化劳动组合过程中,一批超过生产需要的富余人员被“优化”下来。如何妥善安置这些富余人员,是劳动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就富余人员的产生及妥善安置问题,谈一点看法。企业富余人员的产生,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是不以社会制度的变革为转移的商品经济规律。这是因为: 其一,在商品经济社会,商品生产者,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提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先春  裴华 《江淮论坛》2000,9(1):10-15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伟大创举和显著特征 ,就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 ,异乎寻常地加快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然而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之后 ,又面临新的、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正确解决 ,社会主义就有得而复失的危险。 2 0世纪中国革命的历史行程 ,两次回答了这个世纪性的难题。第一次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实践 ,肯定了中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进入社会主义 ;第二次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从“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  相似文献   

12.
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与中国三农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里提出:在传统农业里,农民是企业家,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传统农业停滞落后的根源在于生产要素价格过高,资本收益率过低;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举措在于供给新的生产要素,向农民投资。舒尔茨这些基本观点构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理论。舒尔茨的经济增长理论对于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因为建设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运动过程,而是在经济基础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几个方面交互作用的运动过程,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早在1921年,列宁同托洛茨基和布哈林之间就有过一次激烈的论战.托洛茨基和布哈林说他们关心的是提高生产,而列宁关心的则是政治,是“从政治上看问题”.列宁在回答这种责难时,深刻地强调指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常识”.(《列宁选集》第4卷第441页)列宁还指出“全部问题就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也只能在于):一个阶级如果  相似文献   

14.
吴泽波 《南方论刊》2004,(12):20-21,19
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外国专家预言:中国解决占世界1/6之众的农民就业问题,其难度大大超过21世纪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酝酿着变革。洋务活动带来的有限开放, 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了解外部世界,而甲午战败宣告“中体西用”的破产,又使人感到中国的落后不仅在于船舰枪炮,更在于经济、政治制度,于是产生了变法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于志明 《理论界》2011,(9):49-5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的历史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随着经济结构转变而转移的过程,农业生产水平的大步提高是转移的动因和前提条件,而且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工业化战略的选择,对转移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目前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直接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应科学分析国内外快速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实践经验,结合当前各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着力谋划转移路径和,快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科学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纵观当下的许多研究成果,还未发现有学者直接明确地从人力资源视角来解读这一问题。为此,本文从人力资源的视角来分析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以期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认知。社会是由人所组成的,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关键性的主体作用。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的落后归根结底是由人的落后所导致的。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和社会的兴盛之本,近代中国虽然是人口大国,但却是人力资源穷国。人力资源质的方面的严重低劣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传统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织形式不行,中国也不例外。然而,问题是,要改变传统公有制经济的组织形式,并非是一件易事,改革以来的实际进程就表明了这一点。我认为,关键不在于实践本身,而是还缺乏一种构建新颖公有制经济组织形式基本理论,更进一步说,不弄清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组织形式的理论和历史沿革过程,国  相似文献   

19.
人口问题是我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人口的膨胀,人口素质的下降也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已经到来的信息时代,十几亿的中国人能不能变为庞大的经济资源,并不在于总体数量大小,而在于其中有多少高互人才,能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严格控制落后的地区人口的增长,即使今后总人口不再增多,我国也只能继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廉价劳动力的供应者,“强国梦”仍然是梦。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提高人口素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因此国务院、国家教委决定,自1999年开始,我国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大幅度增加高校年招生人数,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将逐年增加,国民素质也可得到相应提高,加快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无论从中长期还是短期,都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对我国图书馆事业潜在影响也将是积极和深远的。  相似文献   

20.
最近,法学工作者张宗厚在论及整顿中是强化人治还是强化法治的问题时说:“如果我们借整顿之机有意无意地强化了行政权力和人治机制,那么将为下一步的改革设置需花气才能克服的障碍,相反,我们如果通过整顿逐步完善法治机制,将会为下一大力阶段的改革创造最有利的外部环境。” 中国的改革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之所以关键,不仅在于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治理和整顿,还在于按照什么思路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