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历史哲学在人类知识领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就其研究的范围、内容、性质而言,它既有历史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即必须以历史本身作为自身的对象和前提,又具有哲学的特性和功能,即不能满足于对历史表层的审视和描述,而只能是从历史主客体关系的视角把握历史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2.
历史现象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现象学论纲雷戈一、历史现象学与现象学历史现象学是对现象学对历史的否定的否定。换言之,历史现象学否定了现象学对历史的否定。所以,历史现象学不是现象学的一个特殊分支,而是元史学─—意义学”的一种具体应用。历史现象学并不单纯是将现象学引进历史领域(因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名士文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名士是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古代典籍中,这一称谓层见迭出,含义也纷纭不定。本文特指那些具有名士风度的人。所谓名士风度,正式形成是在魏晋时期,其含义也大致相当于魏晋风流。这种风流的核心是深情、真率,是强烈的叛逆倾向;而外在表现则可用狂、逸、怪、侠四字加以概括:对四平八稳的儒家规范的冲击构成豪宕不羁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确立女性文学内涵的女性主体性,应是专指隐合作者的女性主体性,而非作品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性或叙述者的主体性;而且,此种主体性别除了霸权,因而实际上是一种主体间性。女性文学应该在女性隐含作者与作品中男性人物、女性人物之间建立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在目的论层面上,女性文学应该能够守护男女两性的本真存在、追问可能生活的维度,因而能够超越现代性反思语境中的怨恨情结。  相似文献   

5.
论历史认识与历史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历史认识与历史分期启良(湘潭大学历史系)一人们认识历史,是从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为横面的,二为纵向的。横面的认识历史,就是对某一历史事件作综合分析,找出促成该事件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或描述该事件的过程和细节。在这里,时间性并不显得重要,因之亦无需...  相似文献   

6.
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是建构社会主义文学价值观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文学价值论是包括审美理想值、审美情感值、审美娱乐值以及文学作品在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中所带有的商品的某些价值属性的一个完备系统。这是对文学价值的多侧面、多层大的完整描述;有助于避免按认识、教有、审美娱乐的传统观点阐释文学功能所带来的理论混乱,有助于对社会主义文学本质特征的准确把握,从而促进艺术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江西古代旅游文学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旅游文学是古代江西文学史中一朵绚烂的奇葩,这是一块亟待开垦的文学处女地。自古江西地处“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川秀美,文化丰润。从历史文献及文学典籍的记载中可以看出,遍布江西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基本上呈点、线、面的生态布局,江州、洪州、虔州三点遥相呼应,赣江一线连缀南北,信州、袁州又呈左右辐射态势。庐山、鄱阳湖,滕王阁、青云谱,郁孤台、小梅关等名山江河、湖泊驿道,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留连吟咏。而分宁、临川、庐陵、古水等地,则与黄庭坚、王安石、欧阳修、文天样、杨万里等文化名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战后20年文学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万华 《文史哲》2004,(5):62-68
以"战时8年文学"和"战后20年文学"的思路替代以往的"40年代文学"和"17年文学"的思路,能立足于完整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打通原先被分割成"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两种时期"文学间的内在联系。在战后东亚现代性曲折展开的背景下,1945年至60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学,构成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文学各有其流变脉络,战后香港文学在意识形态对峙中开始其文化个性和文学品格的寻求,战后台湾文学突破国民党政治高压,在文学思潮引发的文学传承和转换、创作多元典律的构建等方面呈现出影响中国文学整体格局的重要走脉,战后中国内地文学则开始了原旨意义的延安文学理想和激进实践的延安文学理想间的复杂纠结。这些流变恰恰呈现出战后中国文学的共同性,并从整体上构成了一个进入"民族新文学的自觉自立"前的过渡时期,其蕴含的丰富课题及其实践,初步形成了中国文学分合有致的多元格局;所提供的文学范式,则包含着民族新文学面临政治困境、经济转型、社会变革作出各种应对的历史经验。这种视野中的40年代至60年代的中国文学史,其丰富性和历史传承性,提供了20世纪中国文学历史整合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文学》(1961年版)将壮族文学发展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即一、远古文学(秦汉以前),二、古代文学(秦汉至1840年鸦片战争);三、近代文学(1840年至1919年“五·四”运动);四、现代文学(“五·四”运动至今),这种划分一直沿用至今。其中古代部分是直得商榷的。首先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日本文坛上,大江健三郎(1935~)是个举足轻重的“先锋派”代表作家。在近30年的文笔生涯里,他以锐意求新追求与世界文学同步的态势,以包括小说、评论和随笔在内的大量文学制作,赢得了众多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并且,随着部分作品被译介到欧  相似文献   

11.
在歧义迭出的现当代历史文学评论和研究中,创作方法往往是彼此论争的一个结穴所在.君不见八十年代初郭沫若历史剧大讨论中,围绕着郭剧的真实性问题,肯定者如王瑶,否定者如曾立平,人们意见的严重对峙都无不可从创作方法那里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孟庆仁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对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存在着教条化、公式化的理解。近些年来,学术界对这一理论展开了一些讨论,打破了过去那种教条化、公式化理解的局面,这对正确认识唯物史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浩 《东岳论丛》2003,(3):134-136
山东民俗是中国北方汉民族民俗的代表。山东民俗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它经历了东夷民俗时期、以齐鲁为主的列国殊俗时期、山东民俗的认同时期、山东民俗的凝变时期和西俗东渐时期等五个发展的自然段。  相似文献   

14.
由于科技理性的强势僭越、欲望主义的高调统治、审美主义的惯性殖民,我们时代的人和文学出现了巨大的危机。究其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时代的人与文学遗忘了古典教诲中的血气。血气使人义愤、英勇无畏、充满正义之感、满怀悲悯之心;而血气之于文学,便是文学血气的批判性、担当性、崇高性与审慎德性。恢复与肯定文学血气是拯救我们时代文学危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历史认识论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正>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认识论如果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空洞的图式,科学如果脱离认识论……,就会成为粗俗的,混乱的东西。”历史学是以人类社会既往运动发展过程为认识对象的科学,它也应该与一般认识论相结合。这就是历史认识论。历史认识论研究历史认识活动的形式、特点、规律等问题。学术界虽然已有一些有识之士予以重视,但是,关于它的具体内容却还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本文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略加探讨。由于篇幅所限,每个问题皆未能展开论述,故题曰“论纲”。  相似文献   

16.
香港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近代香港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现代香港新文学和中国内地的文学连成一片,并不具有鲜明的本上特色;1949年以后的当代香港文学则逐渐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在纷繁驳杂的发展中形成本身的个性与特色。它既有别于大陆的文学,又有别于台湾的文学,也有别于海外华文文学。它所起到的汇集、融合、沟通、桥梁的作用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大河中的一条支脉,它的本土性与海外华文文学的“本土性”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相似文献   

17.
把历史研究的意旨指向现在并推向未来,是历史哲学的现代性体现。毛泽东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历史哲学,并且蕴含了现代性精神。他的历史哲学体系分为具有辩证关系的客观论和主观论两大部分。毛泽东的历史哲学同样信奉人类历史的整合意义,相信人类历史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18.
有人断言,“香港文学在香港,香港文学研究在内地”。此话并不全面。香港学者对香港文学的研究,比内地还要早。还在内地闭关锁国的1964年,罗香林教授就在“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作过《中国文学在香港之发展》的专题报告,不过他谈的是在香港的中国文学,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香港文学,且当时还未有明确的“香港文学”概念。到了1974年9月,吴萱人在《学苑》发表了《20年来香港文学的嬗变》,从宏观上论述了与内地文学分流后的香港文学的发展变化。1975年7-8月,香港大学文社主办“香港文学40年文学史学习班”,编印了《…  相似文献   

19.
一  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 ,信息时代的大众传媒的作用 ,互联网络的快速扩张 ,极大地加快了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和趋势。在全球化的文化发展状态下 ,包括华人文学在内的华人文化的宏观的地位和命运再度为我们所关注。华人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状况 ,同我们目前的国家地位和形象还不相称。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于所谓“多元共生”的、“互融互补”的世界文化新格局、新秩序的呼唤。文化价值理论的探讨 ,需要进一步地、自觉地深入展开 ,尤其是就根本性的华人文化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问题的讨论。文化整合是在文化反思力度加强之后出现的。在中国的华…  相似文献   

20.
(一)人类的任何活动,从根本上讲是由于社会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的欲望、需求所决定的。认识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类重要的社会需求。人类有了解、认识“现在”,即了解现实世界与自身的欲望与需求,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认识既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的生理、心理本能,又是作为社会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总是渗透到人的各层次、各种类的欲望、需求中去。人类要了解、认识“过去”的需求,是人类要了解、认识“现在”需求的延伸,也是认识深化的一种表现。对于后者我们也可以将之称为“历史欲”或“历史需求”。人类的历史需求是随着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