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文辉 《理论界》2004,(6):56-57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权进程的里程碑。人权入宪,突出了人权在宪法中的神圣地位;人权入宪,将增强全民“知权”、“爱权”和“维权”意识;人权入宪,标志着人权成为国家追求的基本价值;人权入宪,自由有了法制保障;人权入宪,有助于我国人权事业纳入国际保护和监督。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提议我国宪法第33条增加1款作为第3款,这就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这一修宪的重大条款。“人权入宪”,这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史上的重大事件,是我国宪法政体不断完善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法制建设与国际接轨的体现。虽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律条款第一次进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但是人权的法律实施在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文件中早已存在,而人权的理论探索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人权的经济社会保障条件也日趋成熟。所以说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多方…  相似文献   

3.
人权不仅是当今国际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而且是一个存在着重大分歧和冲突的问题。邓小平批驳了西方一些国家“人权至上”等荒谬论调 ,阐明了我国在人权问题上的主张 ,提出了系统的人权思想 ,阐述了社会主义人权和资本主义人权的根本区别以及国权重于人权等一系列基本观点。邓小平人权思想对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权”的界定及其经济实质 应该怎样看待“人权”?在西方,“人权”被某些国家尊为“立国之本”,被法律化已达数百年,但是,人们迄今对它的界定很感为难。在我国,目前对“人权”的定义,也存在相当的分歧。从1990年秋季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人权”问题理论研讨会情况来看,有的学者认为,“人权是得到社会承认的人的一切权利,其中包括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另外一些学者则提出:“人权是得到社会承认的人作为人的权利,即人的基本权利,具体说,即生存、发  相似文献   

5.
(1)《求是》1992年第1期刊登郎毅怀同志所撰《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权实践与国际人权斗争》(以下简称“郎文),批判西方某些国家的“人权外交”伎俩,论述社会主义与“尊重人权”统一,是对的。但它在人权理论上错误不少,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很不熟悉的缺陷,且由此对笔者所捉“商赋人权论”进行了颇为严厉的批评。由于分歧涉及唯物史观与人权的关系,这迫使笔者回答批评,再次论说我国人权理论研究宣传者首先应当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相似文献   

6.
民生价值作为人权价值,是伴随着人民对实现幸福生活的价值定位提出的.民生价值是人权价值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民生问题、实现民生价值是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内容,能反映党对人权价值更为全面的理解.人权价值发展的实质是确立和实现民生价值.实现从物本到人本的价值转向,是民生价值对“以人为本”的反映和实现.当中国解决了“挨打”和“挨饿”问题,人民就开始关注“幸福”问题.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民生价值的当下表达.能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民生社会是“以人为本”的人权社会.人权价值的实现是人权价值民生化的过程.打造合乎人权价值的民生平台、构建符合人权价值的民生制度、实现符合人权价值的民生需要,不仅是人权价值民生化的重要措施,而且是民生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攻击社会主义国家“践踏人权”、“无视人权”,并以此为借口,肆意干涉我国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内政,以达到其搞和平演变的目的。而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这一“人权”攻势,我们的一些同志却丢下了战斗的武器,挂起了免战牌,似乎马克思主义是不讲人权的,讲人权是资产阶级的东西,这样就把“人权”的旗帜拱手让给了资产阶级。显然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观点,至少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一种误解。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不仅讲人权,而且它所讲的人权是比资产阶级更加进步和革命的人权,是完全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解放全人类立场上的人权观。最近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所发表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为立脚点、系统阐述我国的人权状况和政策的权威性文件,有力地回击了西方敌对势力的无端攻击,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文件,也为了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的精神实质,批判资产阶级的人权观,搞清这两种人权观的区别,是至关重要和非常必要的。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这两种人权观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人权问题是世界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今国际、国内意识形态和政治领域斗争的一个焦点问题。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极力推行所谓人权外交,把人权问题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提出所谓“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等论调,借以推行强权政治,干涉别国内政。针对西方国家的这种人权外交,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对人权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  邓小平的人权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1989年下半年以来,针对某些西方国家借口人权问题对我国进行的恶毒攻击…  相似文献   

9.
从“罪犯也是公民”的第一腔到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我国刑事司法人权保障历经三十年的路程,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无罪推定原则、罪行法定原则的确定,死刑适用上的限制等措施都彰显了我国在刑事司法人权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但同时我国的刑事司法人权保障还存在众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了解我国的实际,另一方面要理清思路,提出的措施做到既合乎逻辑又切合实际。从理清思路的角度,就是要树立人权观念与程序正义观念,认清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人权的法哲学沉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理论是我国近年才开始关注的一个问题。理论界一反旧时禁若寒蝉的状态,发表了许多论著进行探讨。在法学界,人们也由对它的激情批判、否定,转入了冷静客观的法哲学思考。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一书的出版,可以说是这种思考的一个可喜的成果。 本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分“权利现象与权利概念”、“古代人权萌芽”、“近代人权概念的形成”三篇共六章,另有尾论“人权与人类和谐”及附录的几篇专论。作者以丰富的思想资料和比较缜密的理论分析,对古代权利与近代人权概念的形成以及人权的道德基础、要素、进  相似文献   

11.
西方国家的一些反动势力在攻击社会主义国家时,经常诬蔑我们“侵犯人权”,似乎人权成了资产阶级的专利品,共产党最不讲人权。我国极少数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与他们遥相呼应,我们队伍内部一些同志也觉得我们好象在人权问题上理亏。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弄清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对待人权的,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是怎样实践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  相似文献   

12.
简论我国人权的基本观点崔云鹏西方国家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中国不讲人权,并且以此为借口干涉中国的内政。我国也有人认为“人权”与社会主义是不相容的。对此,我们必须弄清,社会主义绝不是不讲人权,更不是与人权不相容的,而是怎样讲人权,讲什么人的人权。正如邓小...  相似文献   

13.
普遍人权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人权,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我们国家,都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人权概念的界定和人权普遍性的理解,理论界更是观点林立,莫衷一是。我国人权研究起步较晚,成果斐然,但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尊重和保障人权”需要更坚强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之间存在着尖锐对立和根本分歧的一个焦点问题。西方某些大国奉行“人权外交”政策,为达到以“人权”作幌子,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强权政治的目的,在人权理论领域颠倒是非、制造混乱、模糊视听,造成极坏影响和严重后果。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指导,从维护整个国家和全体人民的人权、捍卫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第三世界利益的角度出发,科学地阐明了在国际人权领域中被混淆和歪曲了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为我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权实践活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一、从人权本原的物质性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出发,论证…  相似文献   

15.
最近,国内有关报刊就“人权”问题发表了不少文章。这些文章对资产阶级“人权”口号的产生、作用及其虚伪性、欺骗性的看法比较一致,但是,对什么是“人权”和“人权”是否都归于资产阶级的口号,以及无产阶级有没有人权观、社会主义社会有无人权问题等,看法不一。现就几种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为自己政治目的服务的策略性人权批判严重侵蚀了中国的人权话语主导权,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我国必须借鉴美国策略性人权批判的经验,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抢占道德制高点,化解美国的策略性人权批判,才能建设一个“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7.
评美国人权“双重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瑜芳 《社会科学》2000,3(4):29-33
1999年是国际局势激烈动荡的一年。以“人权卫士”自称的美国利用北约借维护“人道主义”之名发动了科索沃战争 ,是其中重大事件之一。这充分表明以“人权”为幌子 ,以军事武力为后盾 ,是“新干涉主义”在当代的显著特征。一从一般意义上说 ,人权标准就是评价人权状况的标准 ;从国际人权法上说 ,则是指衡量各个国家的人权政策、人权立法、人权状况和人权实践的依据、原则或尺度 ,因而也称国际人权标准。人权标准的确立是人权实践、人权理论长期深化、发展的产物 ,是人权问题走向国际化的结果 ,其标志就是 1948年 12月 10日联合国大会正式通…  相似文献   

18.
<正> 人权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焦点。邓小平同志在同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人权攻势”作斗争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色。这集中体现在其人权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上。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一、国家主权至上的价值取向 人权与国家主权(主权)是不可分的。近些年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对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极力推行“人权外交”、“人权攻势”,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大肆叫卖“人权至上”,“人权没有国界”,“人权重于、高于主权”,“有限主权论”等等,并攻击中国没有人权。针对以上种种论调,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的论断。1989年10月他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说:“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同年11月他在会见外宾时又一次重申了这一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刑法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权保障机能体现得越发明显。本文从“从类推适用制 度到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从‘疑罪从有’到‘疑罪从无’”和“增加‘无限防卫权’”等几方面探讨 了刑法制度的发展完善与人权保障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其文选第三卷中,有六、七篇文章提到人权问题,使用了“人权”概念,其中五篇直接而鲜明地阐述了他对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这些观点互相联系、前后连贯,协调配合,形成了有严密逻辑关系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的人权观。这一理论体系,是邓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仅为我们坚持和维护社会主义人权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依据,也为我们正确开展同某些西方国家所谓“人权外交”的斗争,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