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时代与世界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则是他那个时代的早产儿;因此,我们为可能在过去的时代里找到现成的真正哲学旧日的哲学,照它原来的样子,不能成为我们今日的哲学,哲学思维在每一个时代都是重新起始的,并且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按新的时代条件历史地实现自身。纵观哲学史,每一个时代的哲学都曾采取过合乎时代要求的新的精神形式和思维方式:古希腊是“存在”;中世纪是“神”17世纪是“自然”;18世纪是“理性”;19世纪是”社会”;20世纪是“人”。21世纪将是世界世纪,世界化是新世纪的基本特征所谓”世界化”,是指经济全球化;二是指人…  相似文献   

2.
毋庸讳言,今天中国哲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变革时期的时代精神非常丰富,而哲学却很“贫困”。哲学“贫困”,必将造成整个社会的精神贫困。尤其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事实存在着不同的样式和方法。可缺少学派建构,也许是限制其发展繁荣乃至科学性生长的最为重要的掣肘,而缺少具有时代精神的本土哲学家则可能是“贫困”的根本。本文试图对于业已形成的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的产生作出描述性布展,以期说明,中国哲学只有哲学家真正在场才是哲学的还原。  相似文献   

3.
“一个时代不能没有哲学,不能没有哲学家,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时代和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可悲的、是荒芜的:一种哲学和一个哲学家也不能离开他的时代、他的民族,离开了时代和民族的哲学和哲学家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一个时代能够产生哲学家是这个时代的幸运,一个哲学家能遇上一个好时代那是他的福气。”  相似文献   

4.
哲学的贫困在于不能立足于生活实践,对具体科学的发展和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力指导。哲学的贫困严重妨碍哲学的发展甚至威胁其生存。生活世界始终丰富多彩,哲学的贫困源于哲学家的贫困。哲学家惟有立足实践,以合理的间距反映生活,以严肃执著、淡泊名利的态度致力于学术研究,才能使哲学由贫困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代不能没有哲学,不能没有哲学家,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时代和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可悲的、是荒芜的;一种哲学和一个哲学家也不能离开他的时代、他的民族,离开了时代和民族的哲学和哲学家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一个时代能够产生哲学家是这个时代的幸运,一个哲学家能遇上一个好时代那是他的福气."  相似文献   

6.
倒立着看波普的历史哲学观———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王玲玲卡尔·雷蒙德·波普是当前西方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证伪主义”或“批判理性主义”是一个影响较大的哲学流派。其历史哲学著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以下简称《贫困》...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的社会思想包含着非常复杂的思想元素。既有希腊哲学家的思想成分,又有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成分。同时,神秘主义哲学和基督教思想也都对他产生过影响。他的宗教哲学包容了所有的这些思想形态。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西文化的开启者——孔子和柏拉图,人们往往相提并论,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孔子提出的“圣王”思想和柏拉图提出的“哲学王”思想,二者旨在使政治道德化,通过道德高尚的圣贤来拯救日渐衰落的世道人心,建立和谐的“大同社会”或“理想国”。但是通过“洞穴比喻”“第三次浪潮”“哲学王”悖论,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并不是要在人间建立理想天国,而是在解构政治哲学,因为哲学家在道德上的完满不足以保证其在政治上获得成功。这和孔子的“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9.
哲学上通常流行的一个观点认为:一个哲学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对其它哲学问题的回答。文章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从哲学史的事实说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不一定决定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一个哲学家在本体论上是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并不一定决定他在认识论上相应地也是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例如墨子,在本体论上承认天是能对人赏善罚恶的最高主宰,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而在认识论上却坚持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也不一定决定哲学家的方法论。柏拉图、莱布尼茨在本体论上都是唯心主义者,但在方法论上都立张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  相似文献   

10.
每一种哲学都内在地蕴涵着一种特殊的哲学思维方式。而每一个时代的哲学家几乎也都希望自己的哲学能够为人们提供哲学思维方式上的指引。西方哲学史是一部批判与创造的历史。同样,批判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哲学发展中也有着特殊的表现形态。批判的思维方式作为哲学思维方式中持续的、巩固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成为其不断变革的内在动力。以批判的思维方式为视角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是我们今天进行哲学思考的一个必要的切入点,也是中西哲学实现融通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是欧洲哲学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于欧洲哲学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人们认为柏拉图是"人类思想的精神领袖",是"一切哲学文化的代言人".他是一个十分博学的人,其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他在文艺理论方面的研究也给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他的文艺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文艺对话集>中.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较系统地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哲学家,其思想对后来哲学影响深远。然而柏拉图方法论的内容以及在对话中的前后发展,迄今仍然是异常困难的理论难题。本文试图从柏拉图对话中的方法论思想的前后发展看其理论内容和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许多人被教科书上的哲学害苦了 ,以为哲学就是那样的与自己生活无关的玄学 ,其实这是一大误解。真正的大哲学家 ,反而并不认为哲学是玄奥的理论 ,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伽达默这些都是典型的哲学生活形式的塑造者和实践者。但究竟什么是哲学的生活形式 ,却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这里显然也不是详细论证的地方 ,不过 ,从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中 ,我们不难得到三点启示。哲学对于生活的意义 ,首先在于学会思考如何认识自己。现代社会是知识社会 ,但科学知识是在不断地认识外界 ,只有哲学才不断让人返回到…  相似文献   

14.
从两个转变的划时代意义看21世纪中国哲学的生长点郭金平,顿占民1真正的哲学都是回答时代最尖锐问题的哲学。真正的哲学家都是关注时代最尖锐问题的哲学家。时代最尖锐的问题,反映到哲学上即是哲学的最前沿问题。那么,时代最尖锐的问题是什么,反映时代最尖锐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5-12
梳理巴迪欧文本中与海德格尔相关的概念逻辑,可以发现,在柏拉图转向、现代性问题和语言的真理性三个方面,两位哲学家的理论存在关键分歧点。海德格尔认为柏拉图是哲学蒙蔽的起点,巴迪欧则认为柏拉图代表了数学本体论的发端;海德格尔认为科学技术的计数逻辑表征了西方思想的终结,巴迪欧则认为"计数为一"是本体论的一个决定因素;海德格尔认为诗性语言解蔽真理,具有哲学上的优先权,巴迪欧则认为数学语言的减除运作才能带来真理,并定义诗歌。巴迪欧拒斥海德格尔所创立的"诗人时代",他强调数学本体论与主体的运作,不断促发无限真理。  相似文献   

16.
试论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哲学贫困的呼声中,作为哲学一个分支学科的经济哲学却悄然兴起了,这是耐人寻味的。经济哲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这是在它起步伊始之时,首先必须有所共识的。本文试陈管见,以就教有志于此者。一、经济哲学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形而上学如果经济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那末,要确定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便不能不首先谈及哲学的学科性质。哲学早已有之,古今中外,哲学派别、哲学家难以计数,并非始自今日。但对何为哲学看法却各有不同。如既有主张哲学是关于本体论的学说,又有根本反对这种观点的。我们能否设想作出一种最为一般、…  相似文献   

17.
哲学永远繁荣有人说,现在是经济(学)繁荣,哲学贫困。我却认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哲学都不会贫困,而很富有。只要经济学和其它科学繁荣,哲学也一定是繁荣的。不过改革开放以来,哲学的繁荣,并不表现在报刊文章的篇数、专著的本数和讲课的节数上,而是隐形于运用中。哲学之言有,表现在它蕴藏江无限智*源泉,对于海求而又理解它的人们是无限量供给的。它的抽象,即一般本质,无限深途广表;它的具体,即特珠现象,却又无比丰姿多彩。无论深造广裹,还是丰姿多彩,经济学都无法与之比拟。经济学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和每一个国度中所认…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哲学。富于独创造性的哲学思想,反映它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但是,“哲学家的成长并不象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0页)在我们的时代,毛泽东哲学思想可以称得起是一种“真正的哲学”、“人民的产物”。这种哲学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9.
张东荪(1886—1973)是我国现代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资产阶级哲学家。多元认识论是张东荪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深入地剖析张东荪的多元认识论,对手全面系统地研究他的哲学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恩格斯曾经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20.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在哲学上,他是古代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恩格斯曾称他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曾经是当时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跟随其学习哲廿年,很受柏拉图的器重;但他不迷信柏拉图的观点,注重现实,敢于创新,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学派。在伦学理方面,他也有重大的建树,成为其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写了许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