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家庭社会资本是决定青少年是否成为犯罪者的重要因素.家庭结构失调、家长存在不良言行或教育不当等都可导致家庭教育缺陷.家庭教育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研究探索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社会资本的关系,是为了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2.
姚昕 《南都学坛》2008,28(2):112-113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溺爱孩子酿恶果——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放松教育造恶果——父母监控不当;缺陷家庭子女易失足——家庭教育功能缺失;家庭成员坏榜样导致青少年犯罪——家庭教养行为不当四个方面。加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应做到: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家长要明确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重点所在;家长要掌握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科学方法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犯罪。  相似文献   

3.
犯罪学研究表明,缺陷人格是导致犯罪的重要根源。调查数据表明,农村鳍守青少年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畸形的家庭结构使他们的家庭教育严重扭街;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农村学校教育又严重异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个关键环节的缺陷,使留守青少年更易形成缺陷人格,成为潜在的犯罪人。因此,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理性回归,是解决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预防青少年犯罪 ,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教育是通过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础 ;道德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治本措施 ;法制教育和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防线 ;心理和生理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家庭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家庭本身或者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时则容易导致青少年走向犯罪的泥潭。残缺型家庭、放纵型家庭、粗暴型家庭、父母有不良恶习型家庭、缺少思想沟通型家庭都是“不健康”的家庭,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家长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负责,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对青少年的责任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现实的家庭教育存在的不利因素使许多青少年漠视责任.当前我国家庭中对青少年进行责任教育存在诸多不足,如父母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重智育而轻德育,父母不能以身作则等等.责任教育的内涵包括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负责.家庭责任教育的策略是从青少年的自身出发,建立开放的家庭教育模式,父母以身作则等.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其原因的探讨也进入白热化状态,文章选择与青少年成长最为密切的家庭原因为出发点,从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家庭不良行为的影响等因素分析其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日渐严重的社会问题.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家庭因素不可忽视,大多数青少年的违法犯罪来源于家庭的不当的教育方式、缺损的结构形式、不良的环境条件和不完善的教育功能等因素.加强对这些不良因素的研究,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 ,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亲情关系决定了家庭预防的现实可行性,而青少年由于心理、生理未完全成熟,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又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外因,因而家长创建和谐的家庭气氛,施以科学的教育方法,才会使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当前,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家庭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亲情关系决定了家庭预防的现实可行性,而青少年由于心理、生理未完全成熟,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又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外因,因而家长创建和谐的家庭气氛,施以科学的教育方法,才会使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论家庭与青少年违法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减少,破裂家庭增多,而家庭教育职能有所削弱,并且在家教内容上存在超前教育、灌输错误的价值观念,盲目追求高消费、重智轻德等偏差;在教育方法上存在放任、过于严厉、冷嘲热讽、溺爱、被动说教等问题。现代家庭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上述诸种问题,促使青少年犯罪增多和趋于低龄化。对此,应采取综合治理、有组织有系统地指导家庭教育、建立家庭方面的法律规范等措施,以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很多西方学者目睹资本主义世界青少年犯罪的严重事实,对现阶段的西方家庭教育、结构、功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工业化、都市化以后家庭结构正在解体,老年人得不到温暖,青少年得不到教育,哀叹“家庭的解体在加速,而改变这个趋势的可能性极微.”国内一些学者对社会主义时期的家庭结构和功能提出了淡化、浓化的异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青少年走向生活的起点,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青少年认识生活和学习生活的启蒙者,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青少年产生违法犯罪行为与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着眼于家庭,并从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及家长素质四个方面阐述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影响是第一位的,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会影响孩子的终生。使用科学的家教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取得较好的家教结果,使青少年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为防止青少年犯罪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对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衰,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持续增长,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刑事法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研究中的重点问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该从根源上入手,加强家庭预防。具体而言,要保持家庭的和谐、稳定,更新家庭教育观念,采取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强化亲情教育,发挥家庭在孩子接触社会过程中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7.
犯罪数量增多;低龄化趋势;犯罪团伙形式;犯罪种类增多、手段更新、涉案范围扩大;是目前未成人犯罪的主要特点。这也是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学校教育职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社会不良思潮和丑恶现象侵蚀等显著外因与未成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预防也必须重视家庭学校教育,坚持全民动员,形成真正有效的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联合力量,共同创造一个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日益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是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学校教育与青少年犯罪之间有着多重关系,相互影响?强化学校教育,重构教育理念,推进青少年全面素质教育,加强师德教育,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价值观取向与社会、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是一个人成长和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发挥自身作用,给予孩子示范和指导;家庭应该建立良好的家风,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加强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是由于家庭监护的暂时缺位、社会管理的不到位、学校教育的有限等诸多不利因素造成的.为此,文章分析了现代新型城市社区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社会控制对青少年犯罪的作用,希望通过社会控制这种方式,来预防和减少城市社区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