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显祖不仅是中国和世界文学和戏曲史上的一流大家,也是中国和世界文学批评和美学史上的一流大家。他在戏曲观上的“汤、沈之争”和“情至”说,影响巨大,其理论贡献前人与当世学者已述备矣。兹就学术界未及论述或论述不充分、笔者有不同意见之处略述己见。 汤显祖的“情至”论既是冲破儒道佛三家局限之产物,又系与儒道佛三家精华相结合之产  相似文献   

2.
汤显祖的人生哲学是比较独特的。他终生徘徊于儒道佛之间 ,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人生哲学。他秉性倔强 ,在为人处世上刚直不阿 ,不肯随人俯仰。他主张“贵生” ,珍视生命 ,又坦然面对死亡。他的“世间只有情难诉”的“情至”论 ,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而且在中国人生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发展,而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儒道佛与中医药学>一书从儒道佛与中医药互动关系入手,既从传统文化角度探索了中医药学的发展条件和规律,又从中医药学层面考察和评估了儒道佛的社会历史功能.该书的出版对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儒道佛思想对汪曾祺的哲学态度和审美意识的影响,儒道佛在汪曾祺小说世界中的交融与表现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深层挖掘,将理性分析与汪曾祺小说特有的感性表现结合,从而对汪曾祺艺术世界进行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6.
苏轼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典型意义,突出表现在他融合了儒道佛的思想。在他之前,唐朝就有王维、白居易、司空图等人接受儒、道、佛的思想影响,即所谓“儒教饰其身,佛教治其心,道教养其寿”,三者互不相妨而成一心。宋代理学就以“月映万川”的看法,使儒家与佛老相融合,成了三教归一。从总趋势看,是三家融合;从其内部看,却充满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与道德的矛盾,消极与积极的矛盾。心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皆参与了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思维观念及文化心理的塑造,使之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审美取向,而使中国文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相似文献   

8.
澳门之行是汤显祖生命史上一次十分难得的意外收获,不仅对他的思想与经典传奇《牡丹亭》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澳门之行,让汤显祖有机会艺术地记录了400年前封闭状态下一个中国文人眼中的外国人及其生活方式,折射出了汤显祖最初主动睁眼看世界的历史瞬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王朝后期封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与昏庸贪婪,对西方世界既起的先进科学技术的迟钝麻木,及其与西方殖民者进行鸦片交易的事实,预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必然降临。汤显祖是我国最早有意识主动了解西方文化的古代文人,其相关作品也成为记载澳门中西交往情况最早的文学文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汤显祖是明代杰出的戏曲家,反复古主义诗文家,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可是,汤显祖也是位有创见的史学家,曾重修《宋史》,也是位有理论、有实践的教育家,这尚未引起海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作为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著名思想家,汤显祖不仅在戏曲和诗文方面成就卓著,在史学和教育领域亦颇有建树。不言而喻,探讨汤显祖在史学和教育领域的建树,也应当是汤显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台刊《哲学与文化》第29卷第9期上发表文章指出:(1)佛教初传,以黄老神仙方术和玄学为中介,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互相认同和依附;(2)僧肇、竺道生对佛学原义的把握,标志中国人对佛教由认同走向辨异,佛教由依附走向独立发展;(3)儒道与佛的冲突是佛教由原义、独立而进入辨异、摒斥阶段;(4)佛道相互吸取,道教进一步完善发展,佛教中国化;(5)以佛教中国化为中介,儒学吸取佛学而产生宋明理学,中国文化形成以儒学为主,儒、佛道并存互融,相互协调的新的有机系统;(6)在中国文化汲取佛教文化的逻辑进程中,作者对于汲取外来文化的基本矛盾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1.
晉代葛洪的文学理论,尤其是他的文学发展观,在现在出版的一些文学批評史和文学史中,都获得了肯定的地位。最近,在《葛洪的文学观》(载《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一文中,作者也肯定了葛洪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評史上的地位。我觉得葛洪的文学发展观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評史上的地位是值得怀疑的。现在提出  相似文献   

12.
简析李贽的文学创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贽是明代中后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理论家。他的文学理论在以儒家文学观为主导的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闪射出奇异的理论光芒;它的出现,给死气沉沉的明代文坛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勃勃生机。李贽的文学思想几乎涉猎了文学理论领域的一切方面,但最突出、最集中的则表现在文学创作理论和文学批评理论两大方面。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其文学创作理论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回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爱情梦,揭示中国爱情思想的发展历程,认为发端于《诗经》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自然主义爱情梦纯粹而短暂。在漫长的中国古典爱情文学史上,以死证爱的爱情实践激发了对于爱情的形而上学问题的追问。其中,汤显祖的《牡丹亭》及其题记毫不掩饰地宣扬爱情形而上的精神本质,成为中国爱情精神发展史不可忽视的一页;而曹雪芹寄寓在红楼古典爱情悲剧中的深切悲情与深刻的文化反思与探索,使《红楼梦》成为中国旧文化世界生长的古典爱情的精神终结和中国新文化世界生长的现代爱情的宝贵萌芽。  相似文献   

14.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诗、词、文兼得的大家,也是中国文人自我人生设计具有特别突出意义的代表人物。黄州时期,是他一生思想变化的转折点。正如他给朋友的信中说:贬黄后,“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并认为“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①如果把他放在整个北宋乃至较之以往的封建朝代中考察,这一时期的苏轼,与前人不同,他超越了传统的士大夫人格,以劳作、游览、参禅结合的生活方式,儒道佛思想融汇的修炼方式,体验痛苦、感悟人生,昂扬自我,建立了一种新的自由人格;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也形成了文学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儒道佛三家思想对日本审美意识产生了很大影响。"幽玄"作为日本审美意识中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充分显现了日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和欣赏的审美情态。而儒道佛思想在其形成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渗透到诸多艺术领域,且在本民族的土壤上,创造了在借鉴中国儒、道、佛思想基础上的独特审美传统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首屈一指的伟大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玉茗堂四梦》特别是其中的《牡丹亭》,在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时及以后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四梦》中思想艺术造诣最高的要数《牡丹亭》,它是汤显祖的代表作,是作者在思想艺术上同时趋于成熟的作品。《牡丹亭》又名《牡丹亭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作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主要取材于前人笔记和话本小说。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创造性文化是一种未被哲学观念化的文化,从而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文学理论,其源头可追溯到神话创造天地的盘古、创造人类生命的女娲和燧人氏、伏羲、炎帝三皇,而文学经典中的创造是这种创造力的延伸。在儒法文化抑制创造的空间中,后来的文学经典一方面产生于民间借助道家获得创造的内心自由空间,另一方面又以作家独特的理解生命与文化的矛盾关系从而产生文本隐蔽的哲学性启示功能。文学经典的批判创造性解读,即是发现文学经典中作家的个体化理解世界与儒道释文化观念思想的批判创造性关系,并穿越文化观念挖掘作品深层的作家个体化理解世界之内容。  相似文献   

18.
健全的法治和相对完备的法制思想是西方法律体系的重要特征,以儒佛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主导地位,其多方面积极价值不可泯灭,但在思维模式、学术理念和社会基础等多方面缺乏实现法治建构的可能性。当今中国应该在保持民族本位文化前提下,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价值,同时坚持法治社会的构建。探索传统儒佛道文化和法治理念的相融性和互补,是中国弘扬现代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儒家实学是中国传统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先秦以降儒学的实学精神和清代儒学的实学形态。现代国家软实力理论是西方国际政治学新自由主义派的新成果。以国家软实力为视界,传统儒家实学是中国古典国家软实力理论,对于现代国家软实力理论具有历史借鉴意义。文亦提出:传统儒家实学以明体达用、崇实黜虚为特征,相对之"虚学"以体用分离、空谈形上为特征;儒道佛三学理一分殊,殊途同归,不为对立,而为互补;中国传统实学包括儒道佛,不能独判儒学为实而以道学和佛学为虚。  相似文献   

20.
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曾与内阁大学士张位交游.尤其是他晚年弃官后.在南昌与张位过从甚密.综观两人交游的情况,可以看出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既有儒家传统的经邦济世和爱国忧民的志向,并爱好文艺.热衷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同时又有一定程度的佛、道思想和出世入仙的情结.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宋、明以来儒、佛、道三教思想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