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欲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一)激发创新意识1.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象的课堂气  相似文献   

2.
颜庆荣 《天府新论》2005,(Z1):323-324
地理空间想象与图像运用能力是地理学科要培养的能力之一,也是地理教学中需要重点突破的一个难点所在.在实际地理教学中,学生的空间想象及图像运用能力却较差.地理空间想象能力的不足成了提高学生地理的兴趣和能力的"瓶颈".地理空间想象与图像运用能力的培养可分以下步骤进行一是运用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空间的感性知识;二是利用知识经验,培养学生地理想象能力;三是通过图像应用,提高空间想象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4.
"楚,泽国也.其南沅湘之交,抑山国也.叠波旷宇,以荡遥情,而迫之以崟嵌戍削之幽菀,故推宕无涯,而天采矗发,江山光怪之气莫能掩抑."[1]这是王夫之纵论荆楚地理的一段名言.江山如此,人的真性情亦如江山之气一样莫能掩抑,故此地人多大气、直率、刚烈.其影响学风与文风,不可谓不深且巨.  相似文献   

5.
新编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本,在内容编排上较前有了很大的改动.“想一想”就是一项新增内容.笔者认为穿插在课文中的“想一想”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地理概念,培养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以及对所学内容的补充,深化和巩固,承上启下等诸方面均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认识肤浅、对地理知识情感体验不深以及学习缺乏意志力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消除障碍的相应对策: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培养学生对地理的良好情绪和情感;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锻炼学生学习地理的意志。  相似文献   

7.
高中地理新教材即将在全国推广使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随着地理科学的发展,一部分陈旧的内容日益显出其局限性,无法体现当代地理学的时代性和实用性,学生对一部分地理原理感到抽象不理解,对地理知识实用性感到茫然,学习没动力,缺乏激情和兴趣,针对高中地理的现状,我在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联系学生熟知的本乡,本土,本校地理知识,使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具体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乐学,以强化地理实用价值来证明地理知识的有用性。 一、利用教学进度结合乡土地理知识 高一入学新生,虽在初中一二年级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地理素质教育是高师地理系专业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主体,也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地理观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本学科的基本方法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地理事物是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认识地理事物是地理学领域内一切专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地理学专业的大学生都应具备认识地理事物的专业素质;地理专业学生认识地理事物能力的培养应重点抓好二个教学环节:一是专业基础教学环节,一定要让学生受到严格系统的地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二是实践教学环节,要使学生受到严格系统的实践教育和训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燕赵近现代历史地理基本走势的分析.著者认为,在燕赵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分析其得失,在燕赵地理的客观脉络中把握她的时代走向,是建设燕赵现代文化的一个理论基础.愿这篇小文,能对研究该问题的同行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如何通过优化教材中知识的基本要点,结合地理学科的图像教学特点和边缘学科特性,进行教材线索、网络组织,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古来文史不分家,从来是“亦文亦史”。到后来文史分了,学史的不知文,学文者不知史,主要在解放后特别明显。1955年我来长春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时,大学分设中文、历史两系,我入历史系,令授“中国史学史”课。我对史有偏好,亦粗知文,然而教出来的学生形成偏枯。毕业后,学生留校任教者能写洋洋大篇的史学论文,而于诗与韵文则从不涉笔,几于不通。  相似文献   

13.
粤东山区地理环境复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虽然历史上较广东其他地区的开发为迟,然而水土流失现象却极为严重.粤东生态环境的变迁,与明中叶以后大量移民的进入,无片盲目的矿产开发,以及粤东一带流民、矿徒"亦耕亦盗"的生存方式有密切的关系.频繁的盗矿现象的发生,以及矿乱不断,不仅使粤东成为时人眼中的"盗区",对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影响极大,而且也破坏了当地的森林植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虽然地方官民与士绅也都采取了一些治理与控制措施,但是取得的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14.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实现地理优化教学的关键是要有现代地理教学思想 ,实现地理优化教学的途径有 :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 ;研究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 ;改进地理教学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词汇角度探讨客家方言与赣方言的关系.客家方言的大本营——闽粤赣三角地带,与赣方盲区不仅在地理上连成一片,在社会历史上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汉语的七大方言中,它们又以语音上的雷同而著称.然而,词汇方面却显示了较大的差异,很多基本或常用语词两者有别.文章主要从横向的渗透关系和纵向的渊源关系探讨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证明 ,产业地理集中能改善产业生命力 ,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文章首先探讨了产业地理聚集的原因 ,并指出自然优势聚集力、外溢聚集力和人文凝聚力是产业地理集中的基本动力 ;然后提出了利用产业地理集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地理大发现"不仅使人类对世界产生了崭新的认识,也使西方的地理科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近代"西学东渐"以降,西方的地理科学传入中国,与中国的地理谱系、知识、价值和表述并置,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夹生现象",即中国的地理知识并没有融入到地理科学中,而我国的"地方表述"仍坚守着自己的传统.如何使地理科学与我国的地理知识、地理价值和地理表述相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国地理学",需要学界进行反思、研究和重建工作.在这方面,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神异经     
秦汉间方士,多好求仙采药于穷荒之地,故于域外地理,颇有所知。传述既广,即未尝亲历者,亦摭拾其辞以欺世。故其书多荒怪之谈。然辗转传讹,自有所本,理而董之,亦或可考见其朔也。  相似文献   

19.
讨论地理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学者多从地理上的南北差异研究环境对文学风格的影响.本文以黔中明清文学创作为例,从中土与边省之地域视角,讨论边省地域对文学传播、文学风格、文学体裁和艺术创新精神的影响,认为中土主流文人因地论人、以地论诗,制约了黔中明清文学的传播和影响.黔中"大山地理"兼具荆楚的清秀隽朗与塞漠的雄奇险峻于一体,孕育出黔中明清文学以清稳坚强、野古浅直为特点的"大山风格".黔中明清文士长于诗,不擅于词、曲、小说,亦与黔中边省地理环境有关.艺术经验、地理环境和创新精神密切相关,黔中明清诗歌有"凌驾乎中原"的成就,是由诗人在黔中地域环境中孕育而成的创新精神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加强素质教育 ,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正是迎接 2 1世纪挑战 ,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因此 ,发挥和利用好本学科特点 ,向学生渗透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内容 ,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为此 ,下面就中学地理教育如何加强素质教育谈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而且更要增强学生的求知俗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我们可将读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