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回族人民的居住、生态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多个角度,运用多个研究手段深入探析回族民间舞蹈中的传统武术元素。以踏脚舞、宴席曲为例研究了回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将武术融入舞蹈语汇中的表演形式,回族人民自古以来崇尚武术,素有习武习俗,在回族地理、民俗、宗教等多种文化潜移默化下的回族民间舞蹈逐渐融入了回族人民尚武、勇武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2.
回族武术与民间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又称武艺或国术。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积累和丰富发展起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回族人民历来喜爱体育活动 ,特别是崇尚武术成为世代相传的民族传统。回族武术的内容丰富 ,门派繁多 ,包括各种拳术、器械、对练 ,既有中华武术的传统项目 ,也有富有独特风格的本民族项目。除武术外 ,回族具有民族特色的群众体育 (民间体育 )活动十分活跃、丰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回族人民的居住、生态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多个角度,运用多个研究手段深入探析回族民间舞蹈中的传统武术元素.以踏脚舞、宴席曲为例研究了回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将武术融入舞蹈语汇中的表演形式,回族人民自古以来崇尚武术,素有习武习俗,在回族地理、民俗、宗教等多种文化潜移默化下的回族民间舞蹈逐渐融入了回族人民尚武、勇武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4.
回族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武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梳理回族武术研究的脉络、热点与趋势,运用文献计量法对1981—2020年CNKI收录的回族武术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回族武术研究成果逐年递增,核心作者相对分散;研究脉络的阶段化特征与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相关;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回族武术拳种、回族武术人物及思想、回族武术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在新的历史使命下,借鉴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视野、方法和理论来研究回族武术文化遗产、拳种,将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甘肃回族武术:中华武林的奇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民风朴实,强悍尚武,特别是回族以强健、勇武、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他们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武术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多少年来,经过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滋润和洗礼,在甘肃逐渐形成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回族武术体系,为西北地区武术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谈甘肃回族武术,首先要认识一个人——马凤图。马凤图是当代著名武术家,回族。马凤图与其兄弟马英图,以及4个儿子——马颖达、马贤达、马令达、马明达形成了回族武术世家,是中国“回族武术”这一文化现象的重要代表。同时,这个家族也是中国回族史上谱系最为悠久的家族之一。马凤图…  相似文献   

6.
沧州回族武术文化是区域性民族民间文化的一种,这种文化的主体是人,其文化生存土壤是中华武术文化大系统,其文化底蕴是回回民族传统文化。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在占有田野调查第一手材料、方志材料、口碑材料的基础上,以沧州回族武术文化主体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沧州回回入居渊源为切入口,从横(沧州回族武术文化现状调查)、纵(沧州回族武术文化发展概况)两个方面对沧州回族武术进行了全方位的文化透视,力图理清沧州回族武术文化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脉胳,弄清沧州回族武术文化的内涵、功能、意义,以及其与中华武术文化、回回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便我们站在文化高度上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这一民族民间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试论“回族武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族有崇尚武勇的优良传统 ,历史上武术人材辈出 ,为中华武术文化的发扬光大作出过突出贡献。本文系统探究了回族武术传统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变 ,揭示出其与传统体育的渊源关系 ,对今后回族武术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马良是民国初期一个重要的回族人物,政治上一错再错,无可救药。但在近代武术的发展与转型上做了一些事情,至今还有一定影响。他的"中华新武术"是武术近代化转型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使"武术"一词得以确立,并对以后"国术"也产生了影响。他创办的"中华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是民国时期最早具有全国规模的武术活动之一,对武术的发展同样也有探索实验之功。马良的武术活动带动了民国回族武术家群体的涌现,这是近代回族武术史上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青海回族武术马宏世居青海境内的回族群众历来喜爱武术,用它来保家卫国,强身健体,修炼意志,陶冶情躁,增进友谊,参加竞技和娱乐,在青海体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青海回族武术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十三世纪初,蒙古军西征东返时,有波斯和阿拉伯人被编为“探马赤军”...  相似文献   

10.
刘汉杰 《回族研究》2005,(2):186-190
内聚形成了沧州回族武术文化的个性,外衍显示了这一文化的强势入世.沧州回族武术文化就是在连续进行的多角度、多层面文化内聚与外衍的互动过程中完成了其个性化的文化积累.  相似文献   

11.
回族武术与近现代著名爱国武术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自古以来就有尚武的习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回族特色的武术流派,涌现出许许多多有代表性的回族武术家。  相似文献   

12.
沧州武术是北方武术的代表,沧州人自古至今世代练武不辍,相沿成俗。沧州武术文化研究与明初移民、回族等问题都能联系起来,是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课题。明代中后期是沧州武术形成门派,并按照套路发展的关键时期。"六合门"是沧州武林第一门派,明清以来北方武术的发展过程在回族李氏"六合门"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马锦丹 《回族研究》2012,(4):101-106
心意六合拳不仅是回族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田野调查的方法,探讨了回族所传承的民间武术心意六合拳(河南心意六合拳)的源流,并对其名称的由来及其原理、内容、风格、特点等进行了考述,对深入了解心意六合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广州回族历史悠久,富有尚武传统.近代以来,光塔寺成为广州回族练习武术的中心,这里接纳南来北往的回族武术家,组建了兴旺一时的"塔光国术社".广州回族中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武术家和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石锁是近代以来深受大众喜爱的表演项目和体育项目,民间活动、体育教材、文学作品中都有石锁的踪迹,形成了独特的历史记忆和文本叙述。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兴起,石锁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与此同时,撂石锁却在开封回族群众之中广泛流传,变为地区性、民族性的古老武术功力项目,并于201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由于宣传不力以及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乏人,社会公众对石锁知之甚少。通过梳理石锁运动在民间的发展脉络,可一窥回族群众对石锁传承作出的努力,加深大众对石锁这一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丁雪梅 《回族研究》2004,(1):110-114
回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体育传统的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蜚声海内外的回族体育人物。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政府大力提倡体育运动,给各族人民创造了大量的展现体育风姿的机会,体坛新人不断涌现。回族人民在新中国体坛上也有不俗的表现。下面择其比较优秀的代表人物分述于后。回族武术在中国历史上颇有影响。回族聚居的河北省沧州市被誉为“武术之乡”。沧州的“马家枪”自古有名,明代爱国人士戚继光曾在《纪效新书》中提及。其后代曾出现过马凤图、马贤达等武术界名人。马凤图于1911年在天津与叶云表筹建中华武士会,所创通臂劈挂拳…  相似文献   

17.
常燕山是清末著名回族武术家,一生精武传习,名振西北。本文严谨梳理了流播我国西北的天启棍、八门拳源流、演变及发展,对常燕山的武术行迹作了考证、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源远流长 名家辈出——记著名回族武术家马凤图家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若干声名显赫的武术家族在继承、传播以及整理、发展传统武术方面 ,做出了显著贡献。本文从研究家族性的武术传承体系入手 ,探讨了人称中国“传统武术家族之最”的回族武术家马凤图一门的历史谱系、武术传承、马氏武艺的历史分期及其在技术上和理论上的特色等。以一家一姓传承和弘扬一个独立的武学体系 ,延续了百年之久而不衰 ,这在中国武术史上确不多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略述了陕西安康地区回族武术源流、种类、套路及其特征,以及历史上有名的武术家。  相似文献   

20.
我是回族,我研究回族历史,也关心回族的现状。人们叫我们回回,我们也以回回自称。回回有很多优点。比如说,善于经营、富于开拓进取精神;回回喜爱清洁、崇尚武术,这些都一直为人们称道。我想说的是我们回回人团结友善的精神。回族有7百多万人口,散居全国各地,处处都有回回,只是人数多少不同。早在元代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