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随着生态文学逐步走向繁荣,国外的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日趋兴盛,目前已经成为文学研究的显学.著名生态批评家、哈佛大学教授劳伦斯·布伊尔说,当他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生态批评领域时.困扰他的问题是"有谁要听",而现在的问题则是"怎样才能跟上这个新工作的步伐".生态批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越涌越大的生态诗潮的研究.其中最有影响的研究有: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乔纳森·贝特教授对浪漫主义生态诗的研究,美国内华达大学的斯科特·斯洛维克教授对著名生态诗人斯奈德的研究,以及"生态诗"这一术语的首先界定者、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伦纳德·西格杰对可持续诗的研究.可持续诗是当今生态诗的一个新发展,斯洛维克在其最新专著<走出去思考>(2008)里对这一诗坛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译文英文为斯洛维克教授于2008年5月所作的一次大会发言,文章不仅介绍了内华达大学生态文学课程的授课方式及主题,还通过对中外"可持续诗歌"的评介和生态思想的阐述,倡导我们关注生活中富于审美趣味的生态体验,对于国内生态文学教育与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刘文良 《学术论坛》2007,(1):158-162
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条件,但生态批评的批评对象并不仅限于当代意义上以“生态”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生态文学。生态批评可以发挥其阐释功能,重新分析和评价古今中外历史上描绘、反映大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文学作品。对经典文学的生态阐释应该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要坚持“生态优先”,深入挖掘经典文学的“自然”内蕴;二是要正确把握阐释的“度”,避免过度阐释。  相似文献   

3.
“实用生态批评”对“实用”的追求,强调面向生态问题和生态实践的现实,显示出与杜威的经验论哲学和美学的紧密联系.它们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确立生态关怀的主题,主张以生态进化论为生态思维的科学基础.杜威关于用自然化的智慧通过控制的艺术实现生态理想和关于作为艺术的“一个经验”的生命内涵的思想,对于当前生态批评的实践之维和文学——审美之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强调面向现实的生态批评,应当更加充分地认识和吸取杜威美学中的生态思维.  相似文献   

4.
生态批评在当今的"复活"与繁荣,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庸俗社会功利的负载,要认识它的有用性,必须根据价值学原理,从其价值生成过程开始,考察它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发挥的影响以及价值释放程度.考察生态批评的价值,理应包括生态批评的价值生成、价值的结构功能以及价值的实现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学的亲和性关系不仅针对人,而且包含对自然与环境,或以亲和的态度与方法融通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生态和谐关系,进而展示对人的生存活动的亲和性与意义.生态文学活动要塑造具备亲和性活动状态的"生态人","生态人"在现实生存境域中总是要倡扬一种生态精神所激发的生命体验,以基本的做人准则塑造生态人格."生态人"的人格构成既要内存一种包容精神,还要激发人们的生态责任感.生态责任既是个体及自我的责任,更体现着人类责任,其目的指向必然是明晰的,表现出一种节奏化、韵律化、诗意化且可持续性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6.
胡小玲 《东岳论丛》2012,33(6):60-63
从生态批评与叙事批评的发展来看,这两个文学研究流派都属于发展不完善的理论领域,生态批评具有的包容性特点决定其与其他学科及研究方法的兼容并蓄,而叙事学研究也一直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生态研究的不断发展激活了叙事学的发展潜力,而叙事学研究范围的扩大则进一步验证了生态批评各阶段的发展成果,两者的结合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尽管生态批评已经获得了学界多方面的肯定——特别是在其浓郁的现实情怀、崭新的批评视角、深刻的自我反思等方面,但在学科定位、方法论以及文学观等几个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上,备受质疑。目前看来,生态批评还只是一种理论资源,并且在方法论上也还存在着许多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非逻辑化、非历史化、非差异化等。就生态批评的文学观而言,生态批评认为,文学可以引导人们以生态的观念来看待世界,进而能够影响乃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由此可见,生态批评仍属于比较典型的外部研究模式,很容易单纯地将文学文本仅仅看作是承载生态观念、生态思想的文献或工具,对文学本体则不太关注。  相似文献   

8.
从生态视野探求人的生存之本、之根,必然是以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为关注对象.这种关系性视野及价值论的展示必然是生态性的,其关注的终极视点并不是停留在对环境自然状貌的解析与体验上,而是需要追思于人的存在,求解人的生态性生存机理,体现人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性的生存及发展路向,进而展示生态性生存的意义及意向性.为此,我们应该从生态合理性的角度体验生命的价值,科学把握人文生存向度,关注生态公平指向与效率,生态性地认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虹》是D.H.劳伦斯的经典作品之一,该作品的经典之处在于其含有丰富的生态意识。有必要结合生态批评的相关理论,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从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及人文生态三个方面探讨劳伦斯产生此种生态意识的源泉,同时论述文学源于生活、源于作家亲身经历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0.
布伊尔先生的学术研究工作是他从生态立场教授文学的兴奋与他对生态问题做的公民承诺相结合的直接结果。布伊尔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撰写了生态想像理论三部曲:《生态想像》《为濒危的世界写作》和《生态批评的未来》,为我们研究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理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其批评思想的三个理论基础是生态无意识的概念、空间和地方理论,以及对含有生态措辞的法规条例的理解。他还指出,美国的文学与环境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对"生态批评运动"的自觉,发  相似文献   

11.
考察和梳理近年来的生态文学研究,可以发现:生态文学的学术命名多种多样,但其内涵的描述和个性特征的概括却具有趋同性;生态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和思想理论背景,它的崛起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的生态文学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还存在一些缺失和流弊.  相似文献   

12.
生态批评的"自然缺席"审问,就是要从"自然缺席"的角度对那些主张人类与自然对抗、赞美和宣扬对自然的征服行为的"逆生态"文学做出降值性评判.对西方狂热的"浮士德"们说"不",对东方虔诚的"愚公"们叫"暂停",对理性欠缺的"冒进"颂歌泼"凉水",等等,都是生态批评"自然缺席"审问的重要表现.生态批评的"自然缺席"审问,有助于纠正人们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已经偏离正确轨道的"征服意识",有助于推动文学艺术在生态文明的建构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生态批评产生于西方当代社会反思社会发展方式并寻求当代生态文明构想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中。作为一种具有当代生态文明视野的崭新文学批评流派与文学研究方法,当代生态批评专注于有关文学对自然的再现的生态思考,这种聚焦于文学中自然原型的生态批评思考构成了当代生态批评的重要批评视阈。生态批评家在生态文明视野中对自然的文学再现进行批评性解读,重新审视文学对自然的再现,对自然原型进行建设性的生态批评研究,探索蕴含生态思考并契合当代生态文明构想的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生态批评在美国正式确立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流派.劳伦斯·布依尔是美国生态批评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布依尔的生态批评思考致力于探索文学文本中环境的想象与西方思想中自然的位置,并在生态批评视网中探讨环境的想象对文学研究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布依尔将环境文学批评与面临生态恶化危险的自然世界结合起来思考,尝试重新阐释文学文本中的自然与环境,并将其与当代生态文化构建相结合,希望这种生态批评构想能够在当代社会文化中发挥一种有益的环境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明人笔记中包含丰富的小说资料,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有明一代小说批评生态的独特样貌。明人小说观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其时文化小说观仍占主导地位,但也有人认识到小说文体的独立性,有些人则杂糅文化小说观与文学小说观。明代一些小说评论者对小说家创作心态、才情禀赋及其所处时代之文学生态、文化思潮尤为关注,这些要素成为其小说批评的重要维度。明代小说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作伪、禁毁以及《水浒传》在民间丰富多样的传播与接受方式,《金瓶梅》在文人小说圈的流传,瞽目艺人的小说演说等,也是观照明代小说批评生态的重要视域。  相似文献   

16.
文学批评生态即文学批评的生存状态,主要指涉19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内部机能性失调。就当前文学批评的整体生态而言,视野宏阔、方法多元、媒体便捷是其基本特征,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概而言之,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思想贫乏,言之无物;自说自话,无的放矢;好人主义,廉价吹捧;山头意识,排斥异己;消费趣味,盲从时尚。鉴于此,有必要切实践行以下建设指向:一是关注当下,强化批评的现实性;二是面向文本,增进批评的似真性;三是追求深度,恢复批评的功能性;四是回归理性,倡行批评的包容性;五是尊重个体,张扬批评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批评生态建设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理念往往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社会色彩,生态文学艺术具有突出的批判性与反思性,生态批评也因此而有着鲜明的社会、政治性色彩。虽然生态话语具有突出的政治性和批判性,但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又不能沦为生态话语简单的"政治传声筒",而应该注重生态理念、生态思维的形象化和情感化,尽可能采用审美的方式与生态进行对话。生态话语审美化,是生态批评重要的诗意之维。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当代生态批评滥觞于西方社会对当代环境问题进行深切反思的时代.它是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在自身视野中进行的一种蕴含生态思考的文化反思,同时也是一种寻求当代生态文明构想的探索.当代生态批评将生态关注融入文学研究,将生态责任意识视为文学研究者的一种根本责任,倡导一种包含生态整体意识的谨慎栖居与生态谦虚态度,并将其视为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生态系统失衡退化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思想变革和文化自觉迫在眉睫,生态文学研究的重要性愈加突显.生态批评的发展并不以评价层出不穷的生态相关作品为第一要务,它也表现在对已有经典的重评重塑.用生态整体主义思想解构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用主体间性原则替代主客二元对立思维范式,为文学经典的重读重审开辟了广阔空间.从"呼语法"视角,考掘构成英国生态批评源流的浪漫主义诗歌中的生态意识,是对浪漫主义生态学研究的补充,有助于促使人们重建生态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观念,对构建新时代的生态意识格局和生态审美修辞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批评主体必须忠实自己的阅读体验与生命体验,这是文学批评的伦理底线。对于健康的文学生态的呼吁与呵护,是当代文学批评最为重要的使命,也应当是批评实践的自觉追求。批评主体在与批评对象的对话中,不仅是发现对象的过程,也是自我发现的过程。发现“可能性”,是文学批评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