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政治资本的贫乏致使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下岗失业人员难以按理性选择原则求职,而主要是在感性意识支配下求职.用感性选择方式求职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再就业的被动性、求职信息匮乏、备选方案缺少和求职行为紧迫等等.只有认真研究失业人员在感性层面上的求职行为,才能有效地把政府设计的企业改革和下岗再就业的理性选择方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辽宁失业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鸥 《日本研究》2002,(3):14-21
进入 90年代以后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依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国有企业将摆脱传统体制下所承担的政治经济双重职能 ,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运行。随着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角色的明确 ,企业效益、生产成本、技术水平、产品营销战略 ,越来越成为关系企业在市场中所占份额的重要条件。以市场为核心 ,“减员增效 ,下岗分流”已成为企业改革中降低劳动力成本进行优化组合的必然选择。伴随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 ,失业、下岗的浪潮正冲击着辽宁这个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中的老工业基地。一、辽宁失业现状及问…  相似文献   

3.
下岗职工是我国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风险承爱者,他们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关注下岗职工的利益。下岗职工因年龄、心理、身体、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因为经济地位在下岗后的落差,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不少人失去信念、方向和信心。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关注下岗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这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是当前经济改革的重点。随着企业兼并破产的实施,企业裁减冗员和人员分流已成为必然趋势,由此而形成的大量富余人员及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这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广东省劳动部门统计,1997年1-9月全省城镇的富余人员及下岗职工近80万人,预计今后两年的失业率仍将在2%左右。解决好企业富余人员及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搞活国有企业和最终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一、再就业的障碍及其原因(一)下…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04,(12):39-41
江苏省严格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坚持依法行政,文明管理,热忱服务,认真做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推动了全省救助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为保障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去年8月1日至今年10月底,全省各级救助管理共接待求助34230人,救助30175人次,其中未成年人4153人。江苏省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再就业体制的错位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的就业状况日趋严峻,到1998年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累计未就业人员约614万人,比1997年底的450万人增加了164万人,1999年国企职工新下岗规模350万人左右,与1998年基本持平。随着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尤其是内陆地区下岗职工的队伍还在不断扩大,再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难题也越来越多,下岗职工的行为选择与制度政策之间存在一些错位现象与基本的矛盾冲突,再就业政策效应降低,同时引发了一些新的矛盾与问题。再就业行为选择与制度政策间的错位为了促进城市再就业工程的深化,…  相似文献   

7.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承载着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重托,承载着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重大使命.短短两三年间,新举措、新发展、新成果不断涌现,让辽宁人为之欣喜,让世人备感惊叹.  相似文献   

8.
中央、地方、国有企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中各自承担着相应的战略职责。中央政府要运用各种财政金融杠杆,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审批权改革,促进老工业区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对外开放;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各项改造基金,推动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制定改造规划;国有企业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施科技创新。三方应在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互联互动,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9.
下岗职工的就业心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几年前,上海航空公司在纺织系统的下岗女工中招收空嫂一事成了当时社会上的一大热点新闻,是喜是忧?离开企业,来到劳动力市场,人生之旅常常是峰回路转,而路就在他们脚下……伴随着企业改组。改造、改革的深化和部分企业的玻产、兼并,一部分国有企业的职工变成了下岗待业人员。据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就业局统计,截止到1997年6月底,全区城镇下岗职工人数已达42.2万人,下岗职工占全区职工总数的11.4叽;下岗职工分布于全区12个盟市,集中于商饮服务、工业、二轻、物资、供销、建筑、煤炭、森工、运输等行业。那么,下岗职工的就业心态…  相似文献   

10.
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又是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重要领域。但是东北林区在岗职工收入低、贫困度高,低保对象占当地低保总数的比重较大,职工缺乏社会保障。东北林区森林资源总量减少,资源结构性危机加剧。林业体制性的矛盾,缺乏科学指导,重采轻育是东北林区形成"两危"的原因。顺利解决东北林区的"两危"问题,对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改善林区贫困状况以及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4年2月21日至25日,为期5天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会议是在全省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会议精神,全面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形势下召开的,肩负着规划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蓝图和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吏重任.  相似文献   

12.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承载着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重托,承载着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重大使命。短短两三年间,新举措、新发展、新成果不断涌现,让辽宁人为之欣喜,让世人备感惊叹。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辽宁,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进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辛:国有企业比重大,下岗职工多,离退休人员的比例高,经济结构调整任务重,社保工作突显艰巨.然而,当2001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辽宁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明确了辽宁省被定为全国惟一的试点省,用3年时间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工作时,无疑为辽宁送来了新的机遇和希望.  相似文献   

14.
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政  于金富 《求是学刊》2001,28(2):43-47
我国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大多成立于“一五”计划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 ,其特点是历史较长、规模较大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也最为深重。因此在制度上存在着一系列缺陷 ,如产权关系模糊、资本结构单一等。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结合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作者针对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提出了一系列制度创新的新思路和可供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国企改革使黑龙江省国有企业从原来的制度"闭锁"状态逐渐走了出来,实现了"解锁".创新改制模式使国有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经济中,丰厚的国有资产存量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国有企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后,建立国有企业改制绩效评价体系关系到国有企业改制的可持续性和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为防范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治理风险,可借鉴美国<萨班斯法案>.  相似文献   

16.
东三省目前存在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国有企业改制难、效率低、工业投入严重不足、投资结构单一、对外开放度低和人才外流等问题。因此,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关键在于应该形成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进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等,使老工业基地改造与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同步,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同步,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改善同步。  相似文献   

17.
2004年2月22日上午,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辽宁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代表们豪情满怀。在这里共谋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大计在过去的一年,是辽宁省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安定团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进一步夯实了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基础。同时,全省各级政府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行政的能力,为做好全年各项工作付出了心力,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自1995年始经历了试点探索、全面推进,现已步人强化功能,规范动作,逐步完善阶段,基本形成了一个体制健全、程序严密、工作规范、作用突出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体系。截至1999年Ic月底,全省享受城市低保定期差额救济人员达对.9万人,占全省非农业人口总数的1.2%,月支付救济金1683万元,月人均救济刀元。并配套实施了临时救济办法。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有力地支持了国企改革和脱困目标的实现。如何核定那些一时领不到最低工资、离退休费的在职和退休人员收入及有劳动能力的下岗…  相似文献   

19.
2004年2月21日至25日,为期5天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会议是在全省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会议精神,全面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形势下召开的,肩负着规划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蓝图和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之初,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一场新的"辽沈战役"在辽沈大地全面展开。曾经是"新中国工业摇篮"、"共和国长子"的辽宁,积淀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同时也是国有企业较多和国有资产总量较大的省份,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