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危机日益严峻,人开始反思自己曾经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得与失,于是出现了各种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其中,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关于“人类中心主义论”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论”的论争尤具代表性。从表面上看,二者观点似乎是对立的,其实,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二者的争论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二者的争论,促使人类理性地进行自我定位,努力探寻并走向一种“合理”的人类中心主义,或称为可持续发展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2.
人类中心主义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它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当人类由于罔顾自然规律,对自然的肆意妄为而导致了自然界的报复,使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了人类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的时候,人们也开始了对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观点的反思,逐渐产生了自然中心主义。在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争论之余,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也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旧人类中心主义是在文艺复兴以后被确立起来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仅仅强调人的作为感性欲望的主体地位。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是当代生存危机的根源。而自然中心主义企图通过把“自然”作为伦理主体来看待,这虽然对克服旧人类中心主义有积极意义,但是,本身却违反了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一种超越自然中心主义的“新人类中心主义”是把人作为“感性和理性统一”的主体来看待的,因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理由。  相似文献   

4.
[摘要]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作为自然的天然主人和主宰者,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统治自然视为人类的本分和目的,导致了生态危机;非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等同于自然,把人限制在自然中,使人类陷入了是否应该通过改造自然以发展和提高自身的困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困境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困惑的科学破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构建人类对自然行为的基本准则,善待自然,约束自我。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有助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生发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危机业已跃升为当代全球性的“人类困境”。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和环境保护运动不断发展.人们将生态环境纳入到伦理关系之中,生态政治哲学由此成为学界关注的新焦点。本文通过对当代西方生态政治哲学“原野”转向的考察、梳理,主要介绍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以及“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三个流派的观点,并对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以及彼此之间的承接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指出“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政治哲学观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当今生态哲学视城里的两大重要范畴——“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生态危机”日益显现的今天,争论得越发激烈。“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是现代环境哲学无法逃避的重要议题,研究清楚这两个主义,并且认识其争论的本质对于探究当今生态危机具有一定的意义,是舍弃其一还是有保留的扬弃,是值得当今生态哲学深思的。  相似文献   

7.
如何解决环境危机已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热点,本文认为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过度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是产生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非人类中心主义消解了人的主体性,不能够彻底解决环境危机;“人类中心主义”削弱了人的主体性,也不能够彻底解决环境危机。类本位的人类中心主义体现了人的类本性,是解决环境危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一个“环境的世纪”,人类面临着如何摆脱现实困境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转变的问题。向一种新的价值观过渡,迫切需要认清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危害和误区。从多元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及传统的价值理论,指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理论在学理层面上是不充足的,在实践层面上是有害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是环境危机的根源,为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必须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的软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它的建立有助于生态危机的解决。不同的学者从生存论、主体论、和谐论角度建构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本文主张从和谐论角度建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环境危机呼唤环境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环境危机而提出的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思想 ,只注意到了环境危机产生的现实表现 ,而没有挖掘环境危机产生的思想动因 ,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危机。近代唯人类中心主义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个体本位思想意识是导致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因此 ,解决环境危机必须实现由个体本位思想意识向以类为本位的环境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先秦礼教对男女性别关系的规定包含若干和谐思想,主要表现在男女言行的和谐、男女受教育内容的和谐、夫妻关系的和谐、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和谐和尊老养老中的和谐等。出现这些和谐思想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立社会、家庭秩序的稳定与和谐是先秦礼教的根本宗旨。从先秦礼教中蕴含的性别和谐因素的本质看,和谐是对立事物存在的一种有序状态,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次分析论述了淮河流域在我国原始社会、夏商周三代 (含春秋战国 )及秦汉时期的历史地位 ,认为 :旧石器时代 ,淮河流域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 ;新石器时代 ,该流域是重要的文化交汇区 ,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催化”的作用。夏商周时期 ,淮河流域国族的向背直接关乎王朝的安危 ;春秋战国时期 ,该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加速 ,各大流派思想于此滋生并相互激荡。秦汉时期 ,淮河流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人才辈出 ,文化发达。无论是从政治、经济、军事还是从文化来分析 ,先秦秦汉时期 ,淮河流域在全国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所有胁迫处理均导致耐性品种根系和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增加,三重复合胁迫时最高.低pH和Cu,Cd,Al复合胁迫使敏感基因型根系蛋白质含量增加而叶片蛋白质含量减少,其它胁迫结果恰好相反.Cu与Cd以及Cu,Cd,Al复合胁迫使耐性品种根系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单独Al胁迫使耐性品种根系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减少,但对敏感基因型的影响因器官而异.Cu与Cd复合胁迫及单独Al胁迫均使耐性品种根系还原糖含量减少而使叶片还原糖含量增加,但对敏感基因型的影响存在差异;Cu,Cd,Al复合胁迫使敏感基因型根系、叶片和耐性品种根系还原糖含量增加,却使耐性品种叶片还原糖含量减少.各种胁迫处理均使耐性品种根系和叶片总糖含量下降,但敏感品种器官和处理间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民众意识、乡土意识之研究是中国社会史研究中一块方兴未艾的领域。经过长期田野访查 ,以搜集到的近 2 0 0种祁太秧歌剧本为蓝本 ,对清代和民国时期晋中地区社会的民众意识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与地方社会民间活动的增多 ,推动了祁太秧歌在清代和民国时期走向繁荣 ,如剧目大量涌现 ,演出班社的组建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化。秧歌剧本中的婆媳形象是具有乡土象征意义的角色 ,她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乡土意识最深入、最基本的伦理纠葛表现 ;在经济发达、商业行为频繁的晋中社会 ,商人家庭更容易上演妻子的婚外恋故事 ,乡土意识中虽没有明显的“抑商”情节 ,但仅仅对财富的占有并不能使商人成为乡土社会中的“精英” ;清代、民国时期 ,烟赌二毒成为晋中社会的恶瘤 ,秧歌戏中的乡民对烟赌表达出深切的痛恨 ;晋中社会仍保存着“士农工商”的职业划分意识 ,但更多地表现出传统精英文化在乡土社会的沦丧。由此可见 ,秧歌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形式 ,对于分析民众意识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对秧歌的研究 ,体现着中国社会史研究向本土化迈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宗良(1897~1970),浙江省黄岩县人,著名园艺学家、造园学家和园艺教育家。1897年9月23日生于浙江省黄岩县,1927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农科园艺系。1928年赴法国留学并获博士学位。1933年归国后,曾任中央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沈阳农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园林园艺教育工作,并对园艺植物分类和解剖有深入研究,在十字花科蔬菜、苋菜的分类以及茭白、荸荠与鸡骨常山解剖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曾主持前民国政府的大礼堂、考试院、外交部和交通部等庭园的园林设计与建设,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本园艺刊物《园艺月刊》,促进中国园艺科学的交流和发展。1949年他与章守玉教授首次在复旦大学开办园林专业,正式为国家培养高等园林专门人才,在园林园艺科学方面声名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羁押制度的改革与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羁押对于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及时追究和惩罚犯罪十分重要,同时又直接关系到被羁押人人身自由权利的保障。在一定意义上,羁押制度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现状。建国以来,特别是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颁发和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使刑事诉讼中的羁押制度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但这项制度仍存在许多不足,有待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完善。笔者从我国目前羁押制度的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立法完善的原则和制度性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乔治·班克罗夫特看美利坚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乔治.班克罗夫特在《从美洲大陆发现以来的美利坚合众国史》等著作中阐明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热爱独立和自由的民族特性是美国人自由精神的源头,而清教平民宗教的特性是美利坚人对自由的追求和信仰的另一个来源。信仰自由的美国将越来越符合道德世界的一般法则并趋向统一,美利坚独特的精神也因此使国家内部趋于一致,并在世界上具有普适性。秉承自由精神美国的民主制度是现代文明国家的范例。班氏在其著作中为正在起步的美利坚指明了精神上的方向,增强了这个新国家的凝聚力。其史学思想迎合了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的愿望和要求,也揭示了19世纪中期美国的民族心理和美利坚特性形成的历史渊源,因而他的著作被当时社会所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与希腊思想是在近乎相同的历史时刻发生的,思想发生时期的文化背景与前思想资源,决定了这两种思想传统各自的发展路向。古代中国与希腊各不相同的数理科学背景决定了思想家的思想方式和思维水平,中国古代数学没有完成逻辑化的过程,相应地导致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哲理化过程的滞后。不同的神话、史诗传统也在根本上影响了思想家对于道德问题的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19.
语言本身的模糊性是造成语义模糊的重要原因之一。同音异义词引起语义模糊,重音、语调、停顿等导致歧义现象,都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共性。两种语言中导致模糊现象的语音成素也存在差异性:汉语的轻音承担着与英语的重音大致相同的辩义功能;英语的语调变化集中在调核,汉语的声调变化却以字调为基础而主要体现在调尾;除改变句意和句法结构之外,汉语句子中停顿的变化还能改变词性和词义。  相似文献   

20.
批发和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2002—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产业上游度测度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批发和零售业在产业链上位置的动态变迁。研究发现:在开放经济和封闭经济中,样本期内批发和零售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都存在明显波动的态势,服务于产业生产的能力不稳定;其中2007—2015年,批发和零售业的产业上游度变化趋势在开放经济中与封闭经济中基本相同,都呈现向产业链上游移动的趋势,批发和零售业服务于产业生产的能力在提升。总体来讲,批发和零售业在产业链上处于中游位置,服务于产业生产的能力在服务业中较为靠前;开放经济中的产业上游度明显大于封闭经济中的产业上游度;净出口增加对批发和零售业产业上游度上升具有促进作用。批发和零售业在国内产业链和全球产业链上的位置均存在着波动,其参与国内和全球产业分工的程度均呈现出不稳定性。要提高批发和零售业产业上游度,增强其服务于国内和全球生产过程的能力,提升其生产者服务业性质,必须实现批发和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其多业态发展,提升其出口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