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代乡试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行省为单位的乡试,发轫于元代。自仁宗延祐元年,乡试约举行16次,分为保举投状、锁院应试、校文录取三步骤。考试官、同考试官负责命题和初步确定入榜范日,主试官、监试官及赞画官亲临核准并裁决名次先后。元代乡试全面吸收宋代糊名、誉录、锁院等科场规则,率先在诸省区推行朱熹《贡举私议》,又让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在名额、出榜、场次、命题等方面享有不同待遇,从而为朝廷会试做了很好的前期准备。在文化领域.乡试既反映了各地区儒学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又提供了不同区域间文化沟通的某种渠道。  相似文献   

2.
元代中后期戏曲家经历了热心出世到灰心退避的心态演变过程 ,原因在于站稳脚跟的统治者已将政策重心由汉化文治向着钳制汉人转变。不幸的是 ,这种转变并没有马上被满腔热情为新王朝服务的汉人儒士体会出来 ,卢挚和徐琰、张可久和徐再思、乔吉和宫天挺 ,分别代表了元代中后期曲家三种类型 ,由高到低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同的生活道路和艺术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3.
一、元代诸路蒙古字学的设置及其行政管理机构元朝统治者统一全国以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逐步确立了推行汉法的指导思想,并做了许多具体的事情.但是,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他们也逐步意识到发展本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朕惟祖宗肇造区宇,奄有四方,武功迭兴,文治多缺,五十余年于此矣”.他们对面临的现实问题,更有深刻的认识:“朝廷草创,未遑润色之文”,进而意识到,在广大汉人、南人聚居地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及发展本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元区别蒙古、色目、汉人、南人为四等,待遇不齐,此自系就统治者阶层间言之。蒙古乃元之统治民族,置之首位,不须别作解释。色目一辞,首见钱易《南部新书》,所谓姓氏希僻(参锡缜:《(彳曰夂)(彳句夂)轩随笔》色目条)。又按:王銍《默记》(卷中):刘琯弃官跣足走灭下访母,行次汝海间地名彭坡者,遇目者指示之,果然效验,事定,因访目者而莫见也。问于村中,亦曰未尝见此色目人,云云。是此称呼已泛用于宋人矣。迄于元代,乃谓各色名目汉人地位高于南人而低于女真契丹,金已如此。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予与尹少稷同作密院编  相似文献   

5.
清初摄政王多尔衰重北抑南,对江南实行高压政策,烧杀抢掠,征剿屠戮,施行重赋,排斥打击江南士大夫,使满汉民族矛盾一度成为祉会的主要矛盾。顺治皇帝亲政后试图改进江南政策,但因受多方掣肘而不得实施。康熙皇帝全面调整江南政策:在政治上广收江南士大夫参与国政,奖掖人才,扩大政权基础,在经济上以解决淮、扬水灾和苏、松重赋为重点,兴利除弊,减轻赋税负担;在文化上钳制与利用相结合,既打击反清思想,又利用南人文化优势整理古籍,编纂巨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民族关系上秉公处理满汉官员矛盾,以明朝继承者自居引导汉人忠顺。清初社会从战乱到稳定,民族矛盾由尖锐到缓和,以及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盛世”出现,无不与江南政策改善及顺应民心有关。  相似文献   

6.
历代无数文人与陶渊明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形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陶渊明情结"。中国文学发展到元代演变为雅俗文化合流、俗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局面,这种格局的形成与元代文人的"后陶渊明情结"密切相关。在特殊的社会氛围和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元代文人产生了较之唐宋更为普遍的隐逸风尚及"后陶渊明情结"。这一情结在元代文人那里发生了嬗变,蕴涵着特殊的文学意义和美学意义,反映了元代社会文化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7.
工布响箭具有鲜明的藏民族文化特色,它是在西藏古代弓箭的基础之上发展变化而来,它最初的基本功能是用作狩猎、传递信号和报警,并作为战争的武器.随着社会的发展,响箭从生产工具和战争武器逐渐演变为人们休闲娱乐的运动项目.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受到了工布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我国中原地区与古代西藏相互交流发展的影响,形成了既有藏民族特色又兼有明显的汉文化特征的特殊弓箭.通过探讨工布响箭的产生、发展演变,对了解、保护和传承工布响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蒙元时期汉人收继婚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汉以降,汉人收继婚因其紊乱伦常为法律所禁止.蒙元时期,受蒙古等民族婚俗的影响,在汉人中亦有收继婚流行.据<元典章>、<通制条格>等典籍记载的实际案例,元代对汉人收继婚的态度并非放任纵容,其法律调整在不同时期曾经发生重大变化,但主要内容、处理结果基本符合汉族的婚姻伦理传统且往往综合考虑了很多因素,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汉族传统社会结构与家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作为汉人社会集团结构的宗族和行会,经济层面的市场圈,宗教层面的祭祀圈的角度对汉人社会的结构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认为家族制度是构成汉人社会的基础所在。具体到汉人家族的研究应从可操作性的角度予以展开。即对汉人家族进行分层,分类,进而从观念家族与实态家族,本土家族与移殖家族以及家族类型这几  相似文献   

10.
黑城汉文书为重新认识元代法律文化尤其是从接近社会生活的视角了解元代的民事法秩序提供了可能。以黑城地方社会的民事纠纷解决为关注对象,将研究视角从官方话语表达转向社会历史实践,有助于增进对元代法律制度的全面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1.
元代国家空前大统一,云南地区作为元朝的一个行省,第一次归于中央政权直接管辖之下。蒙古人、回回人、汉人较多进入该地区。各民族间联系加强,各民族文化与婚俗相互影响。这有利于缩小西南边地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差距,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5,(8):128-134
元代社会多民族杂居,语言生态系统因此变得特殊而复杂。"汉儿言语"作为通行于北方地区的汉语特殊变体,在词汇和语法上受到了以蒙古语为代表的诸阿尔泰语的影响,不但是当时北方汉人的共同母语,而且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在语群中处于"中心"地位,吸引着不同语言集团的语言学习者,是不同语言集团之间开展外交、通商通婚的重要交际工具,在记录当时北方文化生活、文化制度及文化现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很高的交际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总是要反映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现实,而且这种政治文化的反映具有自身的能动性,是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元代是蒙古民族统治时期,中原文明遭到了破坏,汉族知识分子的前途命运也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同时也为元代戏曲的载道与覆遒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4.
元代有一个制度,即“郡县之守令,例以归义效顺者为之”,但“仍选蒙古人一员钤压其上,谓之达噜噶齐”。(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启用“归义效顺”的汉人在大漠南北地区为官,始于成吉思汗1207年征西夏、攻兀刺城时。适有一名为谢睦欢的汉人,因逃兵乱住于此城,和守城主帅颇有交往,成吉思汗兵至,谢睦欢乃说服守城主帅向成吉思汗投降。成吉思汗对谢睦欢很器重,命其随侍窝阔台左右以备咨访。此后成吉思汗在征战中  相似文献   

15.
蒙古入主中原的一个世纪是诸种文化大融汇的时代,这无疑使元代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作为文化实体之一的社会婚姻形态,它也具备这种多样化的特点,因此,从收继婚制来探讨元代的婚姻形态,对展现元代社会风貌,揭示元代社会的某些特征,从而说明蒙汉两种文化在十二至十三世纪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辽代出现了契丹人汉化与汉人契丹化的民族文化融合现象。辽西地区和燕云地区由于历史传统和民族构成的差异,在民族文化融合上呈现出不同特点。辽代墓葬资料反映出辽西地区民族文化融合强烈,契丹人汉化是整体性的,是历史发展趋势;部分汉人高官墓呈现出强烈的契丹化倾向,甚至完全契丹化。燕云地区民族文化融合相对较弱,汉人平民墓地和高官墓在葬俗上没有契丹化,但在日常的服饰、出行方式上出现了契丹化。这与契丹为统治民族,契丹文化上升为国俗地位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历史上,元代的社会矛盾极其复杂,即有民族矛盾,又有阶级矛盾。那末,元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究竟是什么呢?我国史学界内,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如下四说: (一)民族矛盾说。杜烈原认为:“当时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存在、发展、变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发展、变化。”曹汉奇同样认为:元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并从阶级的剥削、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汉族地主价级也受到歧视三方面进行了论述。张翼之也持这样的观点:“元代末年社会矛盾虽然错综复杂,民族矛盾和阶级  相似文献   

18.
"泛滥赏赐"是元代社会的一大特色."泛滥赏赐"至迟从世祖朝即已形成,井一直延续到元朝灭亡."泛滥赏赐"对元代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元朝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补救,但终元一代也未能克治这一元代"财政上的癌症".元代的"泛滥赏赐",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9.
自永嘉之乱后,少数民族政权不断入主中原,与前赵、前秦、后秦、胡夏等相比,北魏的武力并非最强,但北魏自建国的道武帝拓跋珪起,就已经逐渐意识到要想永续地经营中原地区,就必须得到汉人的充分认同,从文化层面上得到汉人的接纳。北魏在从边缘到中央的空间转移中,同时完成了从部落到帝国的转型。与十六国逐鹿中原者相比,北魏竞胜者在于其拥有一套中原文化思维战略,即从"血缘关系的攀附"到"地理空间的占有"再到"历史文化的继承",三大战略交叉递进,并形成了少数民族入主华夏的文化思维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20.
关于祭祀圈理论的讨论,基本围绕在祭祀圈理论与其他汉人社会研究模式之关系、祭祀圈的识别条件两点展开.汉人人观中以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为内涵的微观阶序性与以人的等级划分为标志的宏观阶序性,说明祭祀圈所关涉的"圈"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缘空间存在,而是一种被"人观"认识模式塑造的文化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