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兆飞 《兰州学刊》2005,(6):238-240
晋文帝司马昭存废长立幼之心,埋下晋武帝与齐王攸斗争的祸根.西晋开国之初就酝酿着晋武帝维护血脉传承与齐王攸觊觎皇权的激烈斗争,这是西晋政治发展的暗流,若隐若现.齐王攸之死存在可疑之处,极有可能是晋武帝所为.文章同时指出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校勘记所没校出的一处错误.  相似文献   

2.
明遗民顾复所撰《平生壮观》十卷,对了解中国书画史、辨别历代书画真伪为用甚大,先后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点校本.笔者对点校本拜读之余,发现其文字校读颇有可商之处,兹择二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学者查继佐<明书>(倪志云、刘天路点校,齐鲁书社2000年版)多为学者所忽视,其记载可补<明史>阙略.然而,<明书·地理志>卷六"隆庆右卫下"载:"元旧居庸关,明移治入怀安城."有误.  相似文献   

4.
中华书局点校本《旧唐书》虽经勘校,但仍有未尽善之处,甚或偶有误校。如《旧唐书·地理四》梓州州叙部分有关析置东川的记载就两处错误,高适、崔宁、张延赏等人的传记中关于一些史事的记载也有错讹,乃至误校。本文对点校本《旧唐书》地理志、列传部分的四处记载失误或错刊之处进行了订正。  相似文献   

5.
结合修订点校本<明史·王锡爵传>,参考明清之际以前的十余种王锡爵传记,可以看出,其中8种对王锡爵以肯定、赞扬的笔调加以记述,其余则或客观记述、不加褒贬,或既有表彰、亦加批评.点校本<明史>、王鸿绪<明史稿>、万斯同<明史>等三书中的王锡爵传,文字大体相同,当是点校本<明史>通过殿本<明史>大体沿袭王鸿绪<明史稿>,而王鸿绪<明史稿>基本沿袭万斯同<明史>.点校本<明史·王锡爵传>有两处标点失误,应予纠正.另外,点校本<明史·王锡爵传>将王锡爵升任礼部右侍郎的时间记为万历六年,这虽与王锡爵行状、年谱等重要文献相异,但不必怀疑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文史哲》2017,(4)
《通典》所载"魏官品"和"晋官品"是今人所见有关魏、晋官品的最完整记载,其来源在现有历史文献中难觅踪迹。"魏官品"与曹魏实际制度多有不合,或谓其颁布时间在曹魏灭亡前夕。曹魏《品令》(《官品令》)当在魏明帝朝法令修订时制定,魏末晋初贾充等人所撰《官品令》为《晋官品令》,均非《通典》所载之"魏官品"。《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多部魏晋官制文献中未见《官品令》,唐初修撰《晋书》时所见《魏晋官品令》并非原始文献,而是转述相关文献所见魏、晋时期的官品令文,难免会有不合实际制度之处。晋代官分九品明载于《晋书·食货志》,而《职官志》中职官等级则是用"品秩"和"石"来表示的,品代表官位高低,秩体现俸禄多寡,品秩结合方体现官员地位之整体面貌。《宋书·百官志》关于职官秩次的记载较多,包括汉代以降至刘宋制度,通过比较可知,魏晋刘宋时期职官等级制度的表现形式仍与汉代相近,"秩○○石"为表示职官等级的重要方式。《隋书·百官志》载梁初定制,有明确对应关系的"秩"与"品"构成职官等级制度的两个基本要件。而同卷所载陈代品秩,秩次仅与具体职官对应,并不反映其品位之上下或位次之前后。仅据将军名号即可断定,《通典》所载"魏官品"未能真实反映曹魏现实制度,也与晋初制度多有不合,称之为"魏官品"名不副实。"晋官品"与西晋或东晋现实制度也有较大出入,可断定非晋代某一时期的原始《官品令》,以"晋官品"作为两晋全期或某一时期的制度亦属牵强。沈约《宋书·百官志》文末附载比较简略的官品表,实为东晋制度,也与刘宋制度相符,是为现存文献中记录时间最早的一个官品表,《通典》所载"晋官品"不排除以之为蓝本编撰而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卷三十一·荀伯玉传> "初,太祖在淮南,伯玉假还广陵,梦上广陵城南楼上,有二青衣小儿语伯玉云:'草中肃,九五相追逐.'"(中华书局1972年1月版点校本,第572页,下同)  相似文献   

8.
中华书局1974年版点校本《明史·艺文志》"经部·三礼类"著录:"孙攀古《周礼释评》六卷."(第2358页)此为"孙攀《古周礼释评》六卷"之误. 此书在不少明清书目都见著录,如:朱睦(桴)《授经图》卷二○:"《古周礼释评》六卷.孙攀."徐乾学《传是楼书目》卷一:"《古周礼释评》六卷.明孙攀.二本."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孙攀《古周礼释评》六卷.字士龙,宣城人.折衷俞廷椿、王次点、吴澄、柯尚迁诸本,别为考订."朱彝尊《经义考》卷一二八:"孙氏攀《古周礼释评》六卷.存."《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三:"《古周礼释评》六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孙攀撰.攀字士龙,宣城人."然也有误作"孙攀古"者,如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三三六:"《周礼释评》六卷,孙攀古著."这与点校本《明史》犯了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孙思旺 《社会科学论坛》2010,(22):99-106,110
中华书局点校本《胡宏集》初版于1987年,将胡宏的代表著作及有关资料汇为一书,颇便研究者使用。由于当时可供参考的成果远不如现在之多,因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最初梓貌存有不少舛误。对此,杨柱才先生曾专门撰文予以考订…,其结论在2009年重印本中已得到较好的体现。笔者近日披览新镌,发现杨文所未暇提及而本书修订后依然存在的错误仍有不少,遂检其重要者计校语八则、句读三十九则、专名号九则凡五十六则条列如下,谨供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华点校本<明史>(以下简称<明史>)卷88<河渠志>6第2153页载:宣德"五年巡抚侍郎成均言:‘海盐去海二里,石嵌土岸二千四百余丈,水(挈)其石,皆已邧敝.议筑新石於岸内,而存其旧者以为外障.乞如洪武中令嘉、严、绍三府协夫举工.'从之."这里的嘉、严、绍三府,指明代隶属于浙江布政司的嘉兴、严州、绍兴三府.这个记载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11.
明遗民顾复所撰《平生壮观》十卷,对了解中国书画史、辨别历代书画真伪作用甚大,先后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点校本,笔者对点校本拜读之余,发现其文字校读颇有可商之处,兹择二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左传》“夏汭”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夏汭地望的几种不同注解春秋时期的"夏汭",两见于《左传》.昭公四年记有吴伐楚时"楚沈尹射奔命于夏汭";昭公五年记有楚伐吴时"?射以繁阳之师会于夏汭".西晋杜预注:"夏汭,汉水曲入江,今夏口也."古汉水(沔水)下游又称夏水,故春秋以至汉、晋,汉水之口称为夏口,此即《汉书·地理志》所记之汉水东流"南入于江"之处,约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最东端的碪家矶至黄陂县南的沙口之间.不在今入江处.  相似文献   

13.
《涉江》"邸余车兮方林."王逸《章句》云:"方林,地名."历代楚辞研究者均承王说,唯明人王夫之提出异议,谓方林是"方丘树林"(《通释》).不过释"方"为"方丘"似无明证.按:《广雅·释诂》:"方,大也."《国语·晋语》:"今晋国之方".注:"方,大也."又,"方"有"长"义,当为楚地方言.例如楚人称"长城"为"方城",郦道元《水经注·沅水注》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的《史记》点校修订本,校勘精审,为促进《史记》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然百密一疏,其断句标点方面仍然偶有失误之处.笔者选取《史记》本纪部分的五则史料重新校勘,以期有利于对这些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皮锡瑞《经学历史》经过周予同的点校、注释,流传极广,成为经学入门教材。但周注本的点校存在一些失误,却一直没人指正。本文从断句、校勘、分段等方面列举其疏失,并依据《经学历史》初稿本,对周注本失校之处加以弥补。  相似文献   

16.
<卷十二·天文志上> "二年闰正月乙酉,日黄赤无光."(中华书局1972年1月点校本,第208页,下同) 按:此条上文出"建元四年十一月午时,日色赤黄无光"事,下文又出"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事,似此"二年",乃指建元二年也.然齐建元二年闰九月,非闰正月.  相似文献   

17.
南炳文 《东岳论丛》2008,29(1):127-128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编纂质量较高的一种,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是诸版《明史》中版本最好的一种,也是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中质量较好者之一。但《明史》之编纂,书成众手,难免存在失误,点校本《明史》在形成之时,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也难免存在待酌之处。为使《明史》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金史》卷一二八《循吏传·张特立》,第2773页:(正大)四年,拜监察御史。拜章言:"镐、厉二宅,久加禁锢,棘围柝警,如防寇盗。近降赦恩。谋反大逆,皆蒙湔雪,彼独何罪,幽囚若是。世宗神灵在天,得无伤其心乎!圣嗣未立,未必不由是也。"按,此段中点校者因"镐厉"后有"二宅"二字,故将  相似文献   

19.
<正> 我们在现行书刊中,很少看到专名号,虽有人再三呼吁不要忽视专名号,但未能改变现状。原因何在?我们不妨探讨一下。标点符号分标号和点号两大类。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语言的停顿和语调。专名号属于标号,其作用是标明某词语是人名、地名或朝代、年号、国号、民族名等。在一篇文章中,哪是人名,哪是地名,……作者十分清楚,而读者就不一定都十分清  相似文献   

20.
来函照登     
编辑同志:读贵刊1983年第3期新载张仲良同志《〈史记·六国年表·晋表〉校记》一文,题目与内容对照,发觉该文题目大误,当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晋表》之校记。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列晋之专表,于晋厘侯元年(前840) 起。张仲良文中所举诸条,均在《十二诸侯年表》中。而《史记·六国年表》,晋无专表,以魏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