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3):72-79
新常态下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供给侧改革的提出为产业结构升级指明了方向。从供给侧改革的任务出发,选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五大因素,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采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作为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两个维度,并借助几何图形综合直观地考察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状况,发现东部地区产业发展优于中西部。基于面板数据经验分析各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均存在着显著正向作用;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有显著负向影响;金融环境和居民收支仅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显著;国有化程度仅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82~2010年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指标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标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相关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具有促进作用;而较低的存贷率则抑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相似文献
3.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变动规律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实现经济振兴的根本出路。本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主要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得出因子综合得分值并进行排序,进而根据各因子得分状况将主要地区产业优化发展水平归为四类,并分别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 ,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是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加快发展中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以结构调整来促进经济不断提高运行质量和整体素质 ,是经济发展由一个历史时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内容。本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在分析连云港市产业结构现状特征及演进的一般规律基础上 ,探讨未来10年连云港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布局重点和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5.
粮食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容县人多地少,所以粮食生产任何时候都不有放松,要从提高粮食单产和效益上去考虑调整粮食生产结构。(2)要大力调整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有特色、高效益、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种。加快“亩产万元田”的建设步伐,发展一批“品牌”农业,建立一批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出一批产品“专业镇”“专业村”。(3)调整畜牧业结构,改良畜禽品种,加快发展具有该县特色优势的瘦肉型猪、三黄鸡、“下烟鸡”以及一些珍衡畜禽品种。(4)调整优化林果业生产。要大力抓好用材林,抓好“绿色工程”建设,林果业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变外延扩大再生产为内延扩大再生产,应由过去的开发种植为主向经营管理为主转移,重点要抓好龙眼、沙田柚、玉桂、荔枝、八角五大项。(5)千方百计抓好农产品的深度加工。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安顺市的建立,西秀区作为安顺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发水平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稳步发展,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加快西秀区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周边县、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调整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对三大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情况、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三大区域的工业内部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找出了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中部崛起中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可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本文结合萧山区产业结构演变进程、特点和现阶段存在工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传统产业比重偏高、新兴产业比重偏低,资源投入消耗高、产业附加值低等问题,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结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采用VEC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09年湖南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由以城镇化率增长为主的传统城镇化迈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新型城镇化,而城镇化效率是反映城镇化质量的综合指标。本文从产业和空间两个维度构建了我国城镇化效率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对城镇化效率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与产业间结构的服务化调整相比,产业内各行业生产率增长才是城镇化效率提升的主要来源,并在考虑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在省域空间范围内,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更有利于城镇化效率改善,但这一影响效应伴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和城市规模扩大而变弱。本文蕴含的重要政策启示是,当前我国应将城镇化效率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考量目标,并以生产率增长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尤其是在城镇化程度和城市规模均不高的情况下,慎重采用服务业对工业的“腾龙换鸟”或“退二进三”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产业结构高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数量经济分析方法。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重心转移的过程。无论是投入产出分析,还是产业结构高级化问题,迄今均有大量的研究和成果。但对两者之间关系特别是空间的关联性,似尚缺乏足够的关注。结合目前投入产出的发展和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现状,从投入产出角度来分析中国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以及中国三次产业的变化情况,并为国家规划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国家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新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行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MVE原理,测算了各国的最优制造业行业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量化了各国现有制造业行业结构与最优行业结构间的距离,并细致分析影响制造业行业结构优化的因素。我们研究证实,国家金融发展、贸易开放及制度环境是影响制造业行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基于行业特征的研究发现外部流动性需求高、生产更为分散的行业,其结构优化受金融发展影响更为显著。对外贸易依赖度高的行业以及所处营商环境更为恶劣的行业分别受国家贸易开放及制度环境优化的影响更大,行业结构调整更为迅速。我们的研究结论为各国以行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借鉴前沿理论的基础上,试图将投入产出表的更新技术——双边比较算法转为结构变化的分析工具。在本文建立的分析框架中,首先使用双边比例算法得到估计矩阵,然后通过对估计矩阵反向使用RAS算法来分析结构变化中替代效应和制造效应。对于经过双边比例算法滤波后的得到差异矩阵,我们建议计算行向和列向的弗氏范数,以明确引发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及其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综合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联系起来,初步判断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非线性的;然后采用2005-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城镇化率为门槛变量,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当城镇化水平越过第一门槛值进入中级阶段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减弱为不显著,而产业结构高级化仍在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当城镇化水平越过第二门槛值进入高级阶段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表现为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剔除样本中的极端值、替换被解释变量和核心解释变量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另外,分地区来看,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同样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但不同区域的表现不尽相同,东部和东北地区的门槛效应均表现为倒“U”型;西部地区则“慢半拍”,尚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中部地区则仅存在以城镇化率为门槛变量的单门槛效应。文章分析了其中的原
因,并给出了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重要影响,但基于空间效应视角对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目前还较为缺乏。本文通过构建中国2002~2012年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方向与力度,并探讨其实现机制。本文证实了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与临近地区之间确实存在显著正向的空间相关关系;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也显著促进了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其他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分化。 相似文献
17.
ICT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机理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通信技术(ICT)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与通用目的技术,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其基本机理是:大规模ICT资本投资、ICT生产部门生产率迅速增长以及ICT对传统产业部门的大规模信息化改造,将显著提升要素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本文利用增长核算模型和两部门模型,在测算我国ICT生产性资本存量的基础上,对ICT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我国ICT资本投入增长迅速且资本深化效应明显,ICT资本对经济总产出的贡献份额呈上升趋势;ICT产业TFP增长率显著高于整体经济平均水平,且对整体经济生产率提升作用逐渐强化;ICT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带动作用较明显,但溢出效应尚不显著且存在一定的时滞;相较于ICT制造业,软件业对其他产业的溢出效应不明显。为此,应着力提升ICT投资效率,强化ICT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进一步深化ICT融合应用,全面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我国行业分类和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两项分类标准最新版本的比较,对两项分类的基本构成、应用原则、门类和大类的条目结构以及对照转换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详细解析了在若干行业领域中,二者存在典型差异的情况。最后,对我国的行业分类的科学性和国际可比性做出了分析评价,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分类水平提出了改进意见,另外还提出了未来修订的思路和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成本是否影响我国工业结构?进一步,对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将产生怎样影响?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中国2001-2013年工业行业面板数据,以单位劳动力成本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面板模型,检验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工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位劳动力成本与工业结构调整呈现“U”型关系:当单位劳动力成本低于门槛值0.1246时,其对工业结构调整产生负面影响;而当单位劳动力成本高于该门槛值时,其对工业结构调整具有正向影响。本文的政策涵义是,政府和企业应该以单位劳动力成本上升为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积极引导和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