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统计研究》作为我国统计学界的权威学术刊物,自创刊之日起,一直不遗余力地促进着统计学科的发展,为统计科学的研究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记录了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研究的发展轨迹,记载了统计学科成长、发展和壮大的历史,造就了一大批统计学术精英。30年来,《统计研究》共刊载文章4640篇,涉及统计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加快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参与成果发表的作者单位遍布国内外,提升了《统计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统计研究》各项期刊科学指标发展态势良好,其质量和影响力在统计类刊物中一路领先,在经济类权威刊物中,也在起步较晚的情况下稳步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权威刊物中占据一席之地。《统计研究》应乘势而上,借助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之势,将其建成国家一级期刊。  相似文献   

2.
《统计研究》论文作者数量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明 《统计研究》2002,19(3):62-63
一、引言《统计研究》于 1981年创刊 ,到 2 0 0 0年正好是她 2 0周岁。 2 0年来 ,她在促进学术交流、指导统计实践、培养统计学和相关学科人才等方面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统计研究》在广大作者、编辑人员以及关心她的读者的不断努力下 ,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统计类最权威的期刊。对《统计研究》的论文、作者数量等方面 ,应用统计学和文献计量学进行研究 ,对《统计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个特定的学科和技术领域中 ,定量地显示作者与其文献量的关系 ,宏观地反映科学劳动成果的生产规律 ,是有重要意义的。研究作者著述频率 ,在…  相似文献   

3.
在跨入新世纪之际,回顾与认真审视16年来《统计研究》取得的卓有成效的成绩,不难发现,《统计研究》为中国统计学科的建设与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从1984年《统计研究》第一期起,就以戴世光教授《实事求是是研究统计科学问题的指导思想》一文为代表,在中国统计学界掀起了关于统计学科问题的讨论。《统计研究》为中国统计学科问题的讨论提供了论坛,为中国统计学界专家的争鸣提供了舞台,100期的《统计研究》,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统计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2年(《统计研究》第1期至第49期)。这一阶段在早期统计学是“一门”…  相似文献   

4.
在全世纪欢庆千禧年之际,我国统计学界又迎来了《统计研究》自1984年复刊后100期纪念。15年来,《统计研究》由于科学的办刊宗旨和独特的办刊风格,已被公认为我国统计学,特别是经济统计学术研究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理论刊物。如果对15年来在《统计研究》上所发表的文章作一个全面地分析,不难发现《统计研究》所刊登的近1500篇文章的主题亦步亦趋,无不围绕着一个重要的主线循序渐进,即:在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经济统计理论与经济统计的实证分析方法。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妨对《统计研究》所刊登文章的讨论主题按时间顺…  相似文献   

5.
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关于开展学科调研的通知》精神,为落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统计学研究》任务和搞好统计学科调研工作,统计学科规划评审组和西安统计研究院于9月11日至12日在贵阳市召开了“统计学科调研暨现代统计学研究专家座谈会”。学科组组长、西安统计研究院名誉院长贺铿教授主持会议,贺铿指出:这是国家社科基金统计学科组专家制定“十一五”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的一次重要聚会,是一次关系到确定统计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和任务的极为重要的会议。国内统计学界颇具影响的20余位专家围绕统计学科的调研内容和现代统计学的研究思路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6.
1992年11月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把统计学从经济学的二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与数学、管理学、哲学、经济学等并列的一级学科。在此之前.我国统计学界存在着统计学是一门还是两门的争论.随着统计学一级学科地位的确立,对统计学科建设问题的讨论就显得必要而且是重要的了。为此,国家统计局统计干部培训中心于1994年8月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大统计学科建设研讨会”,会上就我国大统计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讨论,并结合国外统计学科的分类情况讨论了我国统计学科的分类以及统…  相似文献   

7.
在《统计研究》复刊之初,《统计研究》就在1985年分几期连载了现代抽样技术介绍,系统地向我国统计学界介绍了现代抽样调查的理论和方法,为现代抽样调查理论和方法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统计学界对现代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我国统计学界对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也日趋活跃,而《统计研究》则成了我国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发表的一个重要阵地。十几年来,围绕着我国抽样调查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统计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理论探讨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探讨的主题主要有:(1)多目标抽样的方法和分层技术…  相似文献   

8.
《统计研究》与统计理论和应用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计研究》作为我国统计学界的权威学术刊物,自创刊之日起,一直具有超前导向的良好效应,对促进统计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统计研究》复刊100期之际,回首其对统计事业的贡献,感慨系之。《统计研究》生动地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统计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尤其是经济统计理论和数理统计应用研究的轨迹。《统计研究》打破了统计理论研究的禁区,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对统计理论上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争鸣。从《统计研究》发展的轨迹看,表现为从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扩大到实际问题的研究,从实际工作中多方…  相似文献   

9.
郭恩才 《统计研究》1984,1(4):63-66
1984年第一期《统计研究》刊登了林青同志的《<统计研究>丛刊一至九辑述评》。在总结近几年统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情况时,例举了“一些新的具有特色的意见”。列在其首的就是这样一种意见:应用统计学是“实质性科学”和“方法论科学”的结合体,主张一切应用统计学除了研究适用于各该应用学科的统计方法外,也有必要研究这门学科本身的现象的规律。据查,这种观点在我国最初是由冯杞靖同志提出来的。(见冯杞靖:《关于统计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载《统计研究》丛刊第四辑,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年版)。对于冯杞靖同志的观点实在不敢苟同。现提出一点不成熟的见解,就教于冯杞靖同志和其他从事统计基础理论研究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0.
继《中国社会主义统计工作的建立与发展》和《新中国统计史稿》公开出版之后,大家盼望已久的《统计工作重要文件选编》也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一件大好事,大喜事。1956年以前,统计出版社曾经出版过《统计工作重要文件汇编》一、二、三辑,后来中断了。现在问世的《统计工作重要文件选编》基本上将中断的工作继续了下来。《选编》是研究1956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统计工作的恢复和发展的重要文献资料。为了发展我国的统计事业,把反映我国统计工作发展过程和经验教训的有关文件汇集编印,十分必要,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张泽厚 《统计研究》2012,29(8):24-26
统计学向来被认为是社会科学,是经济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对此我国统计学界早有不同认识,但一直未能受到理论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直到二十年前,由中国统计学会和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发起,组织的“大统计”的大讨论,才受到学界乃至政界的关注,从而推动和促进了社会经济统计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与数理统计学一起,共同形成独立的统计学一级学科,这是我国统计学科建设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我国统计学界的一件大事。它对我国统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对上述情况作了全面评述,并对统计学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上升为一级学科的来龙去脉,和统计学科类目框架的形成过程作了详细介绍,它有助于读者了解这一重大事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杨灿  董海龙 《统计研究》2010,27(1):50-56
统计学科体系及其分类是统计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本文围绕中国两次颁布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探讨其中有关统计学科分类的变化、进展、问题和症结,并结合“大统计”思想在中国践行的历程,提出若干新的理论思考与参考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万东华  周晶 《统计研究》2020,37(6):119-128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近代西方统计理论传入我国之后统计学的发展历程。从西方统计理论的传入到统计学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从统计学“一门”与“两门”之争到“大统计”思想的兴起、再到统计学一级学科的建立,从统计学术组织的成立、发展到其对统计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本文尽可能客观地对以上内容进行回顾和展现,以期读者对我国近现代统计学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范铁权  梁莎莎 《统计研究》2012,29(9):103-109
作为第一个全国性的统计学社团,中国统计学社于1930年成立。学社社员以任职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计学者为主,兼及全国政、学、商界人士。自成立以来,中国统计学社通过出版书刊、召开年会、审定名词、创建研究机构、培训统计学人才等途径,积极致力于统计学的知识传播和体制化建设。在大数命名分节标准、人口调查办法、经济指数等方面,中国统计学社开展了扎实的学术研究,其研究成果直接贡献给社会,也为各级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开展统计学的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邱东 《统计研究》2001,18(4):16-19
 台湾统计学者谢邦昌教授曾经有过这样的认识:任何领域都有其上中下游,统计也不例外。但统计的上游中,一些功力高强的学者不见得愿意帮助中下游解决问题,而中下游又感觉上游遥不可及,不敢把问题高告诉上游,觉得上游的理论太过高深。于是统计的上中下游出现了断层,影响了统计的发展(参见《统计的出世观与入世观》,《中国统计》1999年第二期)。对此我深有同感。这里先对统计做一个层次划分,然后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促进统计研究中的学科定位和工作定位。  相似文献   

16.
赵彦云 《统计研究》2016,33(12):3-10
互联网发展从IT到DT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研究了DT时代的统计思维,提出互联网统计概念和互联网统计体系的基本内容,研究了面向未来发展的互联统计、互通统计、互动统计的互联网统计理论体系。考察了国际电信联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互联网统计体系,以及国家统计局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统计,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与实际需要的巨大缺口,研究了互联网统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我国互联网统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机遇与挑战——写在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之际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卫 《统计研究》2011,28(11):3-10
 简要回顾了中国统计学科发展的百年历史,重点讨论了统计学科与统计教育的现状,特别是统计学完全成为一级学科后面对的大好发展机遇,以及在做大的基础上如何做强统计学科需要我们重视、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赵彦云 《统计研究》2018,35(6):3-10
论文论述了互联网统计与广义统计学的基本学说和时代要求,提出了以互联网智能化为目标的统计设计及模型开发的全面量化新统计时代的丰富内容,研究了统计工作实践向互联网统计转变、互联网统计和广义统计学对统计工作和统计学科发展的关键作用、互联网统计和广义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发展,以及政府统计改革的科学性问题和统计挑战人工智能的重要作用等,这些研究对于深刻认识统计实践发展和统计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何晓群 《统计研究》1996,13(2):24-30
After State Technology Supervision Bureau of China officially approved statistics shifting to First class subject, led by the National Statistical Society of China, the scholars majored in Socio-economic Statistic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began to cooperate sincerely so as to develop statistics in China. Many scholars put forward beneficial suggestions for it. But, there are really some viewpoints to the meditated seriously, this thesis presents some deliberative question aimed of at papers written by Qiu Dong and Ma Baogui published in “ Statistical Research ” 1995. No.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