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小的时候,总能在姥姥家看见紫砂茶壶,模糊的印象就是姥爷用它喝茶.紫砂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所以,我对紫砂总有那么一种亲切的感觉,总能闻到一股家的味道.生产紫砂壶,必须要有丰厚的陶土资源.美丽的喀左(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坐落在大凌河上游,紫砂矿产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 喀左紫砂以日用品、工艺品为主,它以高质量、高工艺畅销全国,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备受国内外顾客的赞誉.喀左县政府对紫砂产业相当重视,列入辽宁六大轻工产业、朝阳市十大旅游产业之一,许多专业美术学院的专业人才也被喀左吸引过去.早在1983年,喀左紫砂陶器就被国家轻工业部、国家民委评为优质产品.喀左紫砂陶器既是人们的生活用品,又是美化环境的工艺品.看见紫砂制作的小玩意儿我总是拿起来摸摸它,仔细的看看它.  相似文献   

2.
王筝 《今日辽宁》2014,(4):36-39
<正>他赋予紫砂泥灵性,把对生命的热爱融入其中一块紫砂泥,一把竹尖刀,两天时间,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就在一双巧手下诞生了。天津有个泥人张,喀左有个泥人徐。不同的是,喀左这个泥人,是用紫砂捏的。他叫徐明,土生土长的喀左人,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徐明七八岁开始学习绘画,擅长书法、国画和雕  相似文献   

3.
赵淑清 《今日辽宁》2016,(4):33-37,32
正2013年9月25日,中国喀左紫陶艺术展上,在喀左晚窑展厅,我见到了以紫砂泥为材料创作的名为《沧桑》的作品:两扇颇为古老的木门封闭着,清晰的木纹,枯朽的门框,厚重的门墩,凹显的榫眼,古铜色的门环和门面上两只褐色的虫蜕,让人不由得心灵震颤,浓浓的乡愁油然而生——这是一道历经百年风雨洗礼和世事变迁依然屹立的门啊,它穿越了时光,在现代的富庶和繁华中静默着,守候着……那时候,我才知道作者  相似文献   

4.
《今日辽宁》2014,(4):20
<正>五千年文明和10亿吨矿藏证明,除宜兴外——在辽西大凌河畔,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小城——喀左,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是它的全称。这里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喀左自古以来就享有"金鼎之地"的美誉。出土有国家一级文物、堪称国宝的4件商周时期青铜大鼎;有被考古学界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的"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被称为"东方维纳斯"的裸体孕妇陶像……更有被称为"富贵土"的紫砂矿。喀左紫砂制品,便是以紫砂矿为原料,经过多道  相似文献   

5.
<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无意间成为今日喀左紫砂文化产业的源头。一捧紫红黄绿青五色交融的"五色土",塑造出了喀左人善良与敦厚、热情与豪爽、睿智与理性、乐观与豁达、高雅与淡泊的"五色"品性。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辽宁的考古专家循着古人留下的足迹,在喀左县城东面4公里处的东山嘴屯,发现了一处隐藏在地下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文  相似文献   

6.
说起中国的紫砂,势必会想到宜兴的紫砂,大家可知道,辽宁也有与宜兴相媲美的喀左紫砂.近日,记者从油画家,陶艺家郭星的陶艺作品中感受到了喀左紫砂的美.浑厚的色彩,古朴的质地,作品将大自然的美与人类智慧完美的融合,赋予了泥土新的生命与意义.郭星的紫砂陶作品选用的泥料,是产自辽宁省朝阳市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可塑性强.  相似文献   

7.
壶动辽宁     
<正>当一种极富力道的锤泥声,以特有的优雅节奏穿越千年,响彻在宜兴每一个清晨、每一条大街小巷的时候,当世界文化遗产的春风,在每一个宜兴人的心里荡起涟漪的时候,宜兴的传奇已然硕果累累承认传奇,是对文化的敬畏,而自我剖析,同样可以彰显出强劲的拔节声。是的,对于喀左人来说,植根于五千年的文明之上,生活在富饶的"富贵土"中间,远望千年制陶史,等待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而历史,选择了今天的喀左人。  相似文献   

8.
<正>宜兴,这座江南小城因紫砂而兴,更是因紫砂壶闻名天下,甚至每天都在出现天价壶王。随着紫砂壶价格不断升高,紫砂原料逐渐减少,限制了产业的发展。就在此时,辽宁喀左高调宣布,探明10亿吨以上可媲美宜兴紫砂原料的紫砂矿。来自宜兴的南方紫砂艺人,开始纷纷北上喀左创业。喀左凭借丰富而优质的紫砂资源,斥巨资建设紫砂艺术产业园,吸引南方紫砂企业和艺术大师入驻,促进紫砂艺术中心向辽西转移,中国北部新兴的紫砂之都逐渐形成气候。  相似文献   

9.
<正>去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采访,路上听着一同前往的朝阳市委外宣办的一位负责人讲述有关喀左的一些故事、传说,还真让人耳目一新。他讲述的其实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两则成语典故,"老马识途"和"不食周  相似文献   

10.
王筝 《今日辽宁》2014,(4):31-35
<正>3月5日清晨,朝阳喀左。天空是无限澄澈的蓝,小县城一夜好眠,没有大都市焦躁的戾气,只有安宁与淡然。人们这一天的生活与工作,在秩序中展开。他们中间有一小群人,来自江苏宜兴,在这里继续塑造着自己的梦想。把远隔万水千山的宜兴与喀左联系起来的,便是被称为富贵土的——紫玉金砂。远处,山脉连绵,那里便有取之不尽的宝藏。背井离乡继续指尖上的舞蹈王红英来到作坊,简单整理一下自己的工作台,昨天那把紫砂壶最后  相似文献   

11.
<正>朝阳地处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端,是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融合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水土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朝阳独有的土特产品,例如建平苦参、喀左紫砂、凌源百合、泉盛河酒、凌塔白酒、喀左陈醋、朝阳小米、朝阳大枣、北票金丝王大枣、北票西红柿、龙潭绿豆粉丝、凌源蓝莓等。其中,独属于朝阳的可以看得见、品得到、带得走的土特产品是不能不细说的。  相似文献   

12.
张辛 《东西南北》2008,(5):24-24
女人大多数向前看,只注重眼前的结果,并不追求过程。这世界上有两种男人:前夫型男人和后夫型男人。这个道理,是我看了周涛和宋丹丹的再婚故事后领悟到的。两个人都有过第一次自由恋爱的婚姻,两个人都把婚姻经营失败了,两个人都再婚了,再婚后都幸福着。我比较了一下,这里有两种类型的男人。一种是前夫  相似文献   

13.
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传承中,形成了大量的蒙文档案及少数民族古籍资料.其中,蒙古族谱价值极高,被称为世界级珍品.  相似文献   

14.
于彼朝阳     
<正>小满刚过,踏访朝阳,一场大雨不期而至,给我们的行程和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不便。但不论去喀左摩挲紫砂还是到建平欣赏剪纸,不论体验凌源温泉"神水馆"中的矿物质浸润还是置身北票大黑山"雄、奇、险、秀、幽、旷"的怪石莽林,不论咀嚼汁水若蜜的柏山水蜜桃还是品味香气如茶的荒甸子小米,不论回望"庙坛冢"昭示的原始文明还是膜拜象征繁育、丰饶、收获的红山女神"中华共祖"……我总能发现,虽然"天地不仁",视诸般生灵皆为"刍  相似文献   

15.
瑰丽朝阳     
朝阳市全市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辖北票、凌源两市,朝阳、建平、喀左三县,双塔、龙城两区. 朝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朝阳的母亲河大凌河犹如一条坚韧的丝线,在漫长的岁月里穿起了一连串属于整个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 10多万年前,大凌河岸边的鸽子洞人已学会打制和使用石器,已经围坐在火堆旁咀嚼着烤肉了;境内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这里早在5500年前就存在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古国,世界上最早的女神塑像——牛河梁东方女神塑像的出土,更是证明了这里是中华共祖的故乡!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化中两种不同的自我概念的考察 ,区分了假定我和真我以及与此相关的小我和大我、本我和自我等概念。文章认为 ,从假我中心性 (盲目的自我关怀 )转变为与终极实在相关的真我 ,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变 ,是从一种原子主义的实体到整体之必然的组成部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试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李玉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诗词的艺术境界划分为两种,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因其论述过于简约,故论者纷纷。下面仅就两种境界的内涵作一粗浅的论述,以求艺术观之“合理内核”。王国维少年所学文学史学,均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范扬自述     
正我出生在香港铜锣湾圣保罗医院,这医院现还在。我祖籍是江苏南通,自小在南通外婆家,小学上的是南通师范第二附小。通师二附,是南通市小学第一块牌子,我祖母是校长。高中上的是通中,王牌学校。通中出两种人,一种是纯抽象思维的、研究基础理论类的院士,如数学家杨乐;一种是最具象的画家,如国画家范曾。顺便说一句,范曾是我嫡亲的叔叔。17岁,我高中毕业(1972年),进了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学画,学民间工艺,学剪纸,画刺绣画稿,临八十七神仙卷,临宋画,练白描,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有点童子功的意思。当时,有吴冠中、黄永玉、范  相似文献   

19.
天籁之音     
你的举手之劳,可能就是温暖他人的感动。凌晨3点,我从沉睡中惊醒,继而有了一种冲动,想到海边弹吉他。把吉他装进琴匣放进后备箱,我驱车来到了加利福尼亚的大洋海滩。海滩四周的天空阴云密布,天上飘着毛毛雨。往日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海滩,此刻显得格外静谧。海滩上除了我,我还看到另外两个女人的身影。海滩的一边有一个女人,手中正挥着一把大扫帚,清除海滩码头木地板上的垃圾;海滩的另一边,伸向大海  相似文献   

20.
李阳 《今日辽宁》2012,(2):43-46
新春佳节既是全家团聚的日子。也是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活跃于大街小巷的节日。正月里。花花绿绿的秧歌表演、欢快喜庆的唢呐锣鼓。将传统的节日妆点得分外红火。在文化底蕴深厚的辽海大地.这样的民俗活动更是数不胜数。朝阳社火、喀左天成观庙会、辽西朱碌科“黄河阵”、本溪全堡寸跷秧歌、本溪社火、本溪县太平秧歌、复州高跷秧歌……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既烘托了节日的气氛,又满足了老百姓驱邪避灾、祈福纳祥的心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