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之所系,能源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从讨论俄罗斯与亚太地区能源合作的原因出发,分析俄罗斯与中国和亚太地区国家能源合作的战略,探讨制约俄罗斯拓展亚太能源市场的内部因素,预测俄罗斯与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前景,进一步提出中国应对俄罗斯亚太能源战略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目标是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扩大市场,促进工业国家的经济增长,促使发展中国家向市场经济持续前进,最终纳入全球经济轨道。目的是把亚洲与北美联系起来,通过太平洋两岸经济贸易,为美国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巩固美国在这个地区的领导地位。美国是以经济、政治、军事为三大支柱,即以美国为主导,以西方价值观为标准,以经济合作为纽带,物质利益做诱导,并与民主、人权问题挂钩,以军事力量为后盾逐步实现其战略目标。针对美国亚太战略,我国应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程度不断加深, 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各发展中国家的同类活动也趋于活跃。1989 年11 月, 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 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亚太经济合作在多个层次上不断蓬勃开展。然而, 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文化背景各异, 社会制度不同, 难以形成高度一体化的组织。因此, 亚太经济合作发展至今, 只是一种多元、松散、民间、层次形式不一的以贸易发展为自然导向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 以民间经济为主体的海外华人经济将把亚太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带进合作的网络, 海外华人经济网络将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中起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俄罗斯的能源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积极开展与亚太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开拓亚太能源战略空间。俄罗斯的亚太能源发展战略是利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资源潜力,优先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勘探开发,发展能源运输和配送基础设施,建立全方位辐射东北亚的石油、天然气、电力资源的区域能源配送系统,并加强了与亚太地区各国开发油气资源的合作。中俄能源合作已经全面展开,且在合作的层次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5.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机既有经济又有政治和安全方面的考虑,遏制中国崛起是其中一个不容否认的目标.美国加入TPP,冲击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改变了整个亚太地区的贸易流向,这会减少中国的区域贸易自由化收益,并使中国在区域合作机制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受到损害.为此,中国应当关注TPP的谈判进程,选择适当的时机参与TPP谈判,并在亚太区域整合中发挥与自身实力相称的作用;加快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巩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制度和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6.
亚太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升温 ,已经成为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结合亚太次区域经济合作态势 ,从学理上探讨相关的模式和概念 ,然后从上海“十五”发展纲要提出的“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开放战略要求出发 ,分析上海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文章认为 :宏观上强调上海参与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提法不妥。但是 ,从市场化和企业微观角度看 ,上海企业应当抓紧推行走出去战略 ,这里涉及国际企业的进入战略及其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7.
赵贞  王湘云 《东岳论丛》2015,36(2):162-165
以TPP为平台力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美国在经济、政治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做出的战略部署。打造TPP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立多边贸易体系成为趋势并影响美国的谈判偏好的结果,也是由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经济战略决定的。同时管控亚太地区,遏制中国崛起也成为影响美国谈判偏好的重要因素。对于美国而言,通过TPP协议改变亚太地区的贸易流向,克服APEC的弊端,进而全方位管控亚太一体化是美国努力促成TPP协议的动因。  相似文献   

8.
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与中国张仲礼,周建明中国是个亚太国家。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方面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对外交流,成为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亚太地区是中国主要的对外经济环境,中国的对外贸易的70%是与亚太国家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亚太地区双边FTA新浪潮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毅 《东南学术》2003,(4):75-83
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经历了20世纪开放的地区主义和多边合作阶段 ,进入21世纪后双边主义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主旋律。其原因是开放地区主义机制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以及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的现实需要。面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新趋势 ,中国在加入WTO后的战略选择应是在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国际范围内政治、经济、市场因素对亚太经济合作格局的促成及影响1、冷战时代的结束和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亚太国家扩大区域性合作完备了政治前提。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根据当时美苏尖锐对立然而又不直接参与战争的国际政治格局,曾提出过“遏制理论”和“冷战理论”。不能不看到,冷战曾经对亚太合作构成严重制约。一方面,以印支半岛和朝鲜半岛为界把亚太地区长期分解为两个意识形态板块。因为意识形态不同的对抗性政治因素,这两个意识形态板块之间的经济关系一直处于零的阶段。另一方面,鉴于日本在二次大战中给亚太地区国家造成严重战争创伤的历史因索,一直使亚太经济关系笼罩着一层阴影,意识形态相同的亚太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也仅限于局部型、松散型和低层次型。八十年代以来,国际政治出现了从对抗到对话、从紧张转向缓和的新情况。同时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更是为亚太经济合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雅尔塔体制告终,柬埔寨问题趋于解决,中韩、中日、中澳贸易扩大,中国与印尼、新加坡等亚太国家陆续建交,海峡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与发展进程,以及亚太经济合作的构想、各国的态度等;着重分析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目前难以形成集团化的原因;提出了亚太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已呈不可逆转的态势、把亚太经济合作走上集团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关键在于美、日关系的摩擦与协调等观点。  相似文献   

12.
维护和巩固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力和影响力一直是美国在亚太的主要战略目标.美国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包括内涵、实施的基础以及实施的制约因素三方面内容;“亚太再平衡”战略既是对中国的挑战,又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为此,中国应在继续推行睦邻友好方针,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增强在亚太地区的话语权与主导权、坚持和平发展,增强中国亲和力以及推进建立东亚安全共同体等方面加以应对.积极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赢得主动,更好地为中国的国家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13.
纵观亚太地区华人资金的现状及其作用,亚太儒商华资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深入探讨和充分认识亚太地区华人投资流向的特点,对于我国以及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是具有相当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架构是应对地区安全挑战、破解"亚洲悖论"、适应地区体系转型的战略选择。它以追求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为宗旨,实现亚太地区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架构是包括地区行为准则、安全合作对话机制和安全合作组织三位一体的复合型安全合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在实施路径上,它将在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新安全观理念基础上,坚持开放、透明、平等、包容的原则,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合作之路;推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形成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架构的战略支点;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亚太地区国际体系和秩序,为建立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架构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奥巴马政府自提出"重返亚太"战略以来,视南太平洋地区为美国战略调整的重要支点,不断增大对该地区外交、军事方面的战略投入,以巩固其联盟体系,力图保持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最终实现全球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对于美国的战略调整,南太平洋地区国家有不同的考虑,也做出了不同的反应。美国南太平洋战略的调整将对亚太地区的力量格局和中国周边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6.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北约被重新激活且再次扩大。美国拜登政府大力推进印太战略,北约与亚太地区的联系强化,且亚太地区出现超越双边的军事合作关系,亚太“北约化”和北约“亚太化”的话题被不断提起。然而,北约作为冷战的产物具有特殊性,冷战结束之后,北约的持续存在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北约具有严格的时空界定和鲜明的文明色彩,是大西洋共同体的重要制度,也是西方国际体系“中心—边缘”结构裂变与重组的产物。中美战略竞争是单一国际体系内的大国关系,而非阵营式对抗,无论是在亚太地区建立“小北约”还是将北约引入亚太地区,其本质在于美国试图将冷战战略强加于对华竞争之中。北约具有地域限制,而亚太地区复杂多元且拒绝阵营对垒,“北约化”只是美国的愿望而非现实。作为概念或者话语,“北约化”需要接受严格细致的历史审视和理论拷问,唯其如此,才能避免预言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7.
崛起的西太平洋“新月带”对亚太格局的影响沈振剑(河南省教育学院)在世界经济格局中,亚太地区的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使其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进入九十年代后,当西方出现经济衰退、经济萧条之时,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则处于世界前列。特别是亚洲东...  相似文献   

18.
高德胜 《阴山学刊》2003,16(5):15-19
冷战以后,美国调整其全球战略,加强了对亚太地区的战略渗透,在地缘格局上逐渐对中国形成了战略包围。在美国亚太地缘战略步步进逼的态势下,中国赖于生存和发展的亚太地缘空间正被挤压和威胁,而因缺乏有效还击手段,使中国对外战略面临着发展与安全的两难困境。面对这一态势,正确处理对美关系,确立正确有效的对外战略,以保障国内建设的顺利进行,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美国通过控制和影响东亚地区合作机制来实现其诸多利益的诉求,最终达到保持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东亚地区的合作机制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东盟+中日韩"10+3"、东亚峰会为代表的东亚机制以及近年来崭露头角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机制,这两大机制的区别在于要不要排除美国.奥巴马努力推动美国加入"垮太平洋伙伴关系"的谈判.显示了奥巴马"重返东亚"的战略思路.奥巴马着力多渠道、多方式谋求参与、改造和领导东亚合作机制,试图将APEC与东亚峰会融合,以亚太合作覆盖东亚合作;以11PP引领亚太经济合作,对亚太现存经济格局重新洗牌;以美国主导取代东盟领导,重返东亚"领袖"地位;以"亚太自贸区"取代"东亚自贸区",以"亚太共同体"取代"东亚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和亚太经济的发展也受益于中国的繁荣和发展。”〔1〕促进亚太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处理好亚太地区中、美、日、俄、东盟五大国际力量的关系,是我国对外政策和对外经贸工作的极其重大的课题。亚太地区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和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