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巴克提”是梵文“Bhakti”的意译,意为“虔信、热爱”。公元8世纪左右,巴克提思潮已在南印度的泰米尔纳杜等地流传,一些吟游诗人和圣人用诗歌、音乐、舞蹈形式宣传巴克提思想,但影响不大。直到公元10世纪左右才形成初具规模的运动。所以史学家把巴克提运动的起始年  相似文献   

2.
现代印度伦理学是在20世纪上半叶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入20世纪,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主义者和依附于殖民者的封建保守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英斗争和社会改革运动。为了适应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改革运动的需要,印度先进的思想家和民族运动的领袖们在继承印度古代伦理观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提出了种种新的伦理学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说有:提拉克的“为世界服务”说,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泰戈尔的“普遍之爱”的人道主义,奥罗宾多的“神圣人生”论,拉达克里希南的“精神宗教”说等等。这些学说虽然都披着宗教的外衣,承袭古代宗教伦理学说的一些基本观念,但是实质上它们反对神学蒙昧主义和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斯里兰卡佛教自公元前3世纪中期从印度传入之后,到公元前1世纪,这200年间保持了纯正的上座部传统和全国统一的局面。王都阿努拉特普罗城东的大寺,是全国佛教和佛教文化的中心。公元前1世纪,新建的无畏山寺容纳来自印度的犊子部僧人和方广派经典,形成了一  相似文献   

4.
孟加拉派     
国内外不少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东方文艺复兴的时代。在21世纪末,回顾和反思20世纪前半叶印度孟加拉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我们自觉迎接未来世纪东方文艺复兴的到来,不无启示和警策。孟加拉文艺复兴运动,亦称孟加拉派或复兴派(1905-1947),是20世纪初兴起于孟加拉  相似文献   

5.
印度中世纪的印度教帕克蒂运动是在印度历史上发生过重大和深远影响的宗教运动。本文探讨了该运动的性质、起因及其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6.
17世纪在法国形成的冉森派运动是天主教反改革运动中重要的宗教运动.在神恩与自由意志的关系这一神学问题上,冉森派对莫里尼主义和耶稣会神学家提出了批评.这一批评延续了贯穿基督教神学思想史上的奥古斯丁主义对佩拉纠主义的批判.然而,这一批判不仅仅是基督教神学内部的对话,而且体现了冉森派对现代性的拒绝.由此,冉森派的影响超出了神学和宗教层面,推动了反绝对主义王权的政治话语的形成,在旧制度后期法国的政治运动中产生重大影响.对17世纪冉森派的神学和政治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基督教和现代性的复杂关系和法国现代政治中的反宗教倾向.  相似文献   

7.
锡克独立运动在印度史上居于重要地位。它既对印度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印度当时的社会状况。本文试图探讨18世纪30年代末到60年代末锡克独立运动不断发展的历程,并从三个不同层次分析其胜利原因。锡克教产生于16世纪初期的印度西北部。这个教派的创始人古鲁纳纳克在综合、修正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新教义。他反对多神教和偶像崇拜,反对种姓差别,主张在神面前人人平等。他企图通过宣传“普遍宽容”、自我节制,并虔信那个永生  相似文献   

8.
朱明忠 《南亚研究》2002,(2):38-44,66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 ,是 2 0世纪上半叶印度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甘地试图用它来解决社会政治的各种矛盾与纷争 ,解决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争端与冲突。这种非暴力哲学既继承了印度传统宗教与伦理学说 ,又吸收了许多西方现代政治哲学和人道主义思想 ,可以说是一种东西方思想的融汇。 190 6年 ,甘地在南非领导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中首先提出这种学说 ,后来回到印度 ,在开展民族独立和社会改革运动中又不断地实践和完善它 ,使之逐步成为一种较为完整的政治学说。这种学说不仅对印度人…  相似文献   

9.
罗姆·摩罕·罗易是印度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哲学和社会思想对于印度近代的宗教和社会改革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罗易手创的启蒙团体梵社在唤醒人民思想、普及和提高教育文化、改革封建习俗等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印度启蒙运动的社会经济背景、性质以及罗姆·摩罕·罗易的思想和活动作一简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梵我一如”的演绎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照 《南亚研究》2001,(1):67-72
在古代印度 ,始终贯穿着一种神秘主义的思想方法。到奥义书时期 ,这种神秘的思想方法逐渐理论化 ,系统化 ,从而形成了古代印度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哲学思想。其中“梵我一如”是在奥义书中提出的哲学命题 ,成为奥义书的哲学精华 ,同时也是古印度哲学的精华。它影响到沙门思潮甚至六派哲学的形成 ,以及今日的印度宗教。所以 ,想了解印度从古到今的宗教与哲学之思想内涵及其背景 ,对于“梵我一如”之思想的学习与把握就显得尤其重要。一、奥义书以前的“梵”与“我”之意义1、吠陀时期的“原人”以及“我”的意义一般学者把吠陀时期划分在大约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