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的诗词辉煌雄壮、气势磅礴。然而,伟人也有平凡人的儿女情长,《虞美人·枕上》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首词作于1921年,第一次公开发表于1994年12月24日的《人民日报》。原文如下: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毛泽东1920年与其师杨昌济之女杨开慧结婚,由于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的需要,二人婚后聚少离多。但分离并不能阻止依恋,距离产生的是相思。《虞美人·枕上》抒发了毛泽东由于婚后别离而对妻子杨开慧产生的无尽相思之情。它真实…  相似文献   

2.
孙建民  季敏 《社会科学论坛》2006,(10):150-152,158
毛泽东的诗词辉煌雄壮、气势磅礴。然而,伟人也有平凡人的儿女情长,《虞美人·枕上》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首词作于1921年。第一次公开发表于1994年12月24日的《人民日报》。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3.
清末著名小说家吴趼人亦能诗,多为早年所作,但诗作不多。据1925年5月5日《申报》刊载的清癯《我佛山人轶事》(1930年北新书局出版的衣萍《枕上随笔》曾转录,《吴趼人研究资料》收了《轶事》,但失记了《枕上随笔》),说吴趼人“自为诗草……曰《茧訚诗草》。”恐无传本。今惟《吴趼人研究资料》录诗四十七题,虽不上一百首,但也算较为完备的了。  相似文献   

4.
《马寅初全集》共15卷,收辑马寅初专著13部(含博士论文《纽约市的财政》),文章或讲演641篇以及部分书信、日记,计571万字.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马寅初全集》第8卷豁然开着的“三个大天窗”和第15卷附录“《马寅初全集》尚缺资料目录”,足见编委会诸公的坦诚.但也因此遭到许多批评和责难,并有学者在批评之外加以补正.有礼阳撰《马寅初集外佚文及其他》,栽于《博览群书》2001年11期;郝田虎撰《简评<马寅初全集>编辑之缺失》,2002年11月发于网上;孙大权撰《<马寅初全集>补正》,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笔者感动之余,就所了解的谈谈《马寅初全集》文献佚阙状况及其原因,就正于学界,并假此纪念马寅初先生诞辰130周年逝世30周年.  相似文献   

5.
我区中年作家冯苓植的中篇小说《驼峰上的爱》,发表于一九八二年第二期的《收获》,并获同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一九八三年作者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北京电影制片厂正在拍摄.《驼峰上的爱》发表以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一定的反响.《草原》文学月刊和《内蒙古社会科学》相继发表了有关《驼峰上的爱》的评介文章,有肯定,也有批评.这种争鸣对活跃我区文艺批评、促进我区文学创作的繁荣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其重要论点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骆承烈同志的《周公行三辨》(《东岳论丛》1983年第4期)一文,说周公行三,乍看似有道理,但仔细推敲,感到理由不足,结论值得商榷.骆承烈同志依据后于《史记》的《列女传》与《白虎通》的说法来推翻《史记》的周公行四说,就很难令人信服.这不仅是晚近的史料总不如古远的史料可靠,更重要的是司马迁提出周公旦行四说,是于古有据的.《孟子·公孙丑下》云:"周公,弟也;管叔,兄也."这项先秦史料值得重视.从哲学思想讲,太史公虽然"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是非颇谬于圣人"(班固语),但作为一个伟大的历  相似文献   

7.
清朝以前湖北、湖南同为一个地方行政机构管辖.如,在元代设有湖广行省;明朝继承前制,设有湖广布政使司;直至清代才将湖广布政使司分为湖北、湖南两省.但是,湖广分省到底始于何时,至今未有一致意见,主要有两种观点:康熙六年(1664)说与康熙三年(1661)说.康熙六年(1664)说以乾隆时编修的《清通典》(也名《皇朝通典》)为代表.本书卷九十三有云:"康熙六年定湖北、湖南两省","康熙六年分湖南、湖北为两省."该书谈及各府州分属时也都说是康熙六年.后来有人沿用此说.如纂于光绪时的(《皇朝掌故汇编》便是.著名学者赵泉澄、梁方仲等也持这种看法.赵氏在《清代地理沿革表》第  相似文献   

8.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巨人、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威尼斯商人》写成于1596年左右.四个世纪过去了,我们重读这篇名作,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威》剧当中体现的基督教的教义精神,和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当然其中也有相当重要的不同之处.本文仅据《威》剧对二者进行比较,以求了解其异同之一斑.  相似文献   

9.
近来关于鲁迅诗《自题小像》的作年问题颇有争论,其实这也是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有说这首诗作于一九○一年的;有说作于一九○一年二月——一九○二年二月的;有的说作于一九○三年的;也有的说作于一九○四年的。《南京大学学报》一九七六年第三期上发表了常明同志的《〈自题小像〉的写作年代问题》,认为当作于一九○二年秋。对此我们有些不同看法,愿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与常明同志讨论,并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0.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巨人、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威尼斯商人》写成于1596年左右.四个世纪过去了,我们重读这篇名作,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威》剧当中体现的基督教的教义精神,和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当然其中也有相当重要的不同之处.本文仅据《威》剧对二者进行比较,以求了解其异同之一斑.  相似文献   

11.
李白天宝初年应征入京之说,始见于《旧唐书·李白传》:"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筠征赴阙,荐之于朝,与筠俱待诏翰林."后人往往因其说,如清人王琦所著《李太白年谱》.今人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云:"又按太白之召见,《旧唐书》以为吴筠荐之,《新唐书》以为贺知章言之,《新书》盖本之乐史别集序.考太白有《别内赴征》三首,则其西入京师,乃应诏而至,非浪游也."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则据《为宋中丞自荐表》,也定李  相似文献   

12.
《江汉论坛》1985年第11期发表了《也谈孙叔敖的籍贯》一文(下简称《也谈》),对孙叔敖的籍贯再次进行了论述,得出了孙叔敖不是河南期思人的结论,本人对此表示赞同.但是,该文认为:"孙叔敖,举于海"的"海",是指今湖北荆门、江陵交界处的海子湖,即白土里,又称孙家山.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北岛的诗作中有首十四行的短诗——《一切》.这首诗写于1976年,明显地烙印着十年动乱留下的感情伤痕,对人生表达了深沉的感叹和痛苦的思索.南方的诗人舒婷读了这首《一切》,于1977年写下另一首《这也是一切——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从与北岛不同的感情方向抒发了对于人生的热情与信念,这两首诗,都早在读者中流传.  相似文献   

14.
清人蒋骥定《涉江》作于《哀郢》后.这一看法颇具代表性,为近现代多数研究者所认同.《九章》中九篇作品,现在能确定作于顷襄王朝屈原被放逐江南之后的有五篇,即《哀郢》、《涉江》、《悲回风》《怀沙》、《惜往日》.照蒋氏的说法,这五篇中《哀郢》最先写出,写于被放“九年”之后.使人感到奇怪的是,在被放的“九年”之内,屈原毫无一点反映,在《九章》中竟是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15.
<正> 《钦之舅舅》和《巴里的旅程》是陈若曦早期创作的两篇短篇小说:前者发表于一九五八年三月《文学杂志》第四卷第一期;后者发表于一九六○年五月《现代文学》第二期.这两篇小说一发表,即被台湾学者所否定.到了一九八四年,大陆评论家林承璜深入研究了陈若曦早期创作之后提出质疑.他们的论点截然相反,各执一是,谁是谁非,有深入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16.
北齐“干禄制”释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禄制,或谓食干制,孕育于太和,创制于武定,乃北魏爵禄制的变种,为北齐所仅见.北周亡齐,随即废除,首尾不及三十年.由于《北齐书》、《北史》没有明确的阐述,《隋书》也只有点滴散记,以致三史成书的当世,就说不清  相似文献   

17.
屈原生辰为吉,其说始见于王逸《章句》.《章句》释《离骚》首二句曰:"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孟,始也.贞,正也.于,於也.正月为陬."寅为阳正,故男始生而立于寅;庚为阴正,故女始生而立于庚.言已以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下母之体而生,得阴阳之正中也."王说有两层意思,一为"寅为阳正",而屈原降生适逢"三寅"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并在不同程度上通晓一些外国语的各方面的人才,要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或者说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材和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在思想上也受到好的影响.”正确理解和掌握《大纲》中的这一精神实质,是全面贯彻实施《大纲》的前提,研究和落实“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也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大纲》的需要.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达到教书育  相似文献   

19.
《轻重》诸篇究作于战国或作于汉代?这是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笔者为了评马非百先生的作于王莽时之说,写过《<管子·轻重>作于战国考》陈述个人见解(《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1期).十年过去了,也读过不同见解几位很熟同志的论文,我感到对于作于汉代说等问题还有个人想法要进一步申述,情不自禁地写成此文.平心静气进行学术探讨,当有助于认识上的趋同.一、《轻重》汉代说的最早渊源  相似文献   

20.
鹦鹉洲沉没的时间,一般都趋向于"明季荡灭"的说法.潘新藻先生甚至说"洲之沦没,是崇祯十三年至十六年四年间事".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最大面积曾达200万平方米的鹦鹉洲,怎么会在三、四年时间内荡洗一空呢?清人吴伟业在《绥寇纪略》中,对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占武昌后的情形说:"自鹦鹉洲达于道士洑,浮胔蚁动,水几不流."在彭孙贻《平寇志》"崇祯十六年"条下,也有"左良玉屯鹦鹉洲"的记载.可见,"明季荡灭"之说是难以成立的.鹉洲究竟沉没于何时呢?明人黎淳写于1473年的《修砌江岸碑记》载:由于"昔之鹦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