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唐圭璋先生于一九四○年间编《全宋词》,并于一九六四年重编补订,辑宋代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作二万首。考订精详,是目前最完备的宋词总集。但是,由于篇幅浩瀚,偶有缺误也在所难免,这里谈到的误收曹遇词,即为一例。《全宋词》(1965年本)第五册3591——3592页收有曹遇词五首,即《宴桃源》二首,《蓦山溪》一首,《水调歌头》一首,《西江月》一首。这五首词,分别辑自《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五、二千二百六十七、二千八百零九、一万三千三百四十四引《曹遇集》,照说不会有误。但,细检第四册曹冠词内,  相似文献   

2.
论张孝祥词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他的词在当时就很受人重视,“四方学者渴见斯文,皆以先睹为快”;周密辑《绝妙好词》选南宋词人一百三十二家,而以孝祥冠其首;清末王国维对周选颇有微词,然于孝祥等少数几家仍另眼相看;建国以来,几乎公认孝祥为爱国词人,更无异词。陈彦行《于湖先生雅词序》称其词凡数百篇,今辑录最富之《全宋词》得223首,补辑1首,总共也只224首。但观此亦足见前人之所以称者不谬。  相似文献   

3.
樊宗有 《兰州学刊》2004,(3):256-256
词是我国诗歌园地中的奇葩。它与《诗经》、《楚辞》、《汉乐府》一样,都来自于民间,与音乐有密切的联系,都走过了由“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的地位转变过程。词兴起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词发展到宋代,出现了百花争妍、万紫千红的空前盛况,显示出了极高的艺术魅力,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与汉乐府、唐诗、元曲相映成辉。仅收录在《全宋词》中的词人共一千三百三十多家,词作品共一万九千九百余首。大批的作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促成了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又一巅峰。自然,宋词的兴盛也有它本身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一、词与曲结合,使词…  相似文献   

4.
岳飞究竟是什么时候追封鄂王 ?各家说法不一。张高宽等人主编《宋词大辞典》认为 :“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第 70页 )唐圭璋等主编《唐宋词选注》认为 :“宁宗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北京出版社 1982年版 ,第 36 3页 )王兆鹏、刘尊明主编《宋词大辞典》认为 :“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凤凰出版社 2 0 0 3年 ,“词人”部分 ,第 5 0 5页 )唐圭璋编《全宋词》认为 :“嘉定四年 (12 11) ,追封鄂王。”(中华书局 196 5年版 ,第 12 4 6页 )唐圭璋编纂、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辑《全宋词》认…  相似文献   

5.
宋代的民间词散见于宋以来词的选集和宋人笔记中。清代朱彝尊编《词综》,始将一些民间词收在卷二十四和卷二十五中,胡云翼先生的《宋词选》则选入了一些较优秀的。宋代的民间词应该是很多的,而于现存的宋词中却极为稀少了。宋词现存约二万首,民间词约只占百分之一点五(据1965年版《全宋词》共收词19,900首,近年笔者辑出民间词二百余首,估计约有三百首。本文凡引用者俱见《全宋词》,不再注明出处。)民间词的大量散佚,是由于文人认为它们粗俗和不谐音律,予以简单地否定;又由于封建统治阶级憎恨它们鲜明的倾向性和强烈的现实性而亟于销毁;亦如鲁迅先生所说:“因为没有记录作品的东西,又很容易消灭,流布的范围也不能很广大,知道的人们也就很少了”(《门外文谈》,见《且介亭杂文》1953年版第95页)。郑振铎先生的《中国俗文学史》论述到民间词,可是“只提到敦煌发现的一部分,而于温庭筠以下的花间词人和南唐二主,南北宋诸大家,均不说起”(《中国俗文学史》上册,第19  相似文献   

6.
<正>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吴县人,约生于宋淳祜八年(1248)前后,卒于元延祜五年(1318)。曾以词章、琴技给事度宗宫掖,国亡,随宋三宫北去,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秋乞黄冠南归后,浪游江湖以终。他一生经历了宋亡前后的历史时期,在其生命与创作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其诗词作品,见于世的有《水云集》、《湖山类稿》,今人唐圭璋、孔凡礼辑到不少汪元量的佚词伏诗,分别辑入《全宋词》、《全宋词补辑》、《文史》十五辑内。  相似文献   

7.
孔先生有广泛细致收集资料的耐心和经验,他认为治学只有从材料一点一滴的收集入手,才会披沙简金,发现瑰宝。他以陆游为突破口,从此开始了对一座座宋代文学高峰的陆续攀登。其《宋诗纪事续补》、《宋诗纪事续补拾遗》增收宋代诗家二千余人,成为一种"世纪工程"。《全宋词补辑》则轰动了词学界。他翻检了几乎全部北京图书馆所藏宋代史、子、集部图书,科学院图书馆所藏明清两代古籍他也全部翻阅过。他生活清贫而感情丰富,没有头衔而著述甚丰。  相似文献   

8.
王仲闻先生《李清照集校注》是目前研读李清照作品最完善、最权威的本子 ,被誉为“古籍整理之典范” ;笔者在拜读过程中 ,偶有愚见 ,聊缀于次 ,就正于高明。李清照《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辑自南宋曾《乐府雅词》 ,《乐府雅词》今存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库全书本卷三作“莫讶 [杯深琥珀浓 ]” ;四部丛刊本卷下作“莫许 [杯深琥珀浓 ]” ,丛书集成初编本卷六作“莫许 [杯深琥珀浓 ]”。王仲闻先生采用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作“莫许” ;唐圭璋先生《全宋词》也采用“莫许”。王仲闻先生对“莫许”未提出…  相似文献   

9.
刘建琼 《河北学刊》2007,27(4):137-139
文学主题的特性常常是社会形态格式的表征,忧生意识是宋词的文学特质。本文试图从创作时代的社会特性出发,本依词人心灵世界的构建来追溯宋词忧生意识的种种表现,寻找文学创作的根由以及作品和作家价值所在,为宋词的欣赏和文学的创作提供思考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清人的宋词史研究以扎实的史料辑考来支撑宏观上的理论建构.史料辑考以整理宋代词话,考订词人史迹,编选、校勘宋词为主要内容,其深层用意是要以纪事本末体与纪传体的形式来反映宋代词史风貌,通过保存、整理作品来达到"以词存史"之目的.清人在建构词史时,或以词人为基点,或以正变为骨力,或以风格为中心,基本做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但清人的宋词史研究淡化了对宋词原生状态的考察,缺失了宋词中数量庞大的俗词的身影.其根本原因在于词文学在宋、清两代的生存状态发生了改变,其直接后果就是使词这一在宋代原本非主流的、雅俗并存的文体被清人人为地抬作了宋代的代表文体与雅文学之典范.所以当下的宋词史研究与书写,不仅要深化、扩展和纠正清人的话语,更要弥补那些为清人所缺失、淡化的部分,最大程度地恢复宋代词史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1.
宋词总论     
词虽然发生、发展于唐、五代,而特兴盛于宋。词,作为宋代的代表文体,其数量和质量都是很可观的。据唐圭璋先生所编的《全宋词》统计,搜集有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作两万余首,可以说是洋洋大观。这众多词人,包括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僧道妇女,范围是很广阔的。而词体方面,则小令、中调、慢词,无不格律齐备,各臻极致。其反映历史现实生活方面,则北宋词较狭窄,而南宋词则较广阔而又深刻的。在词的风格方面,更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流派。技巧上争奇斗胜,各具特色。宋词和那个时代的脉搏是密切相关联的。我们推究宋词兴盛的原因,是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来探索的: 首先,我们知道词最初是合乐的,而燕乐之兴盛和词作之繁荣更是紧密联系的。燕乐是古已有之。唐太宗时增隋之九部乐为十  相似文献   

12.
俞绍初先生是我国知名的古籍整理专家、建安文学研究名家、文选学研究大家,其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建安文学研究、江淹研究和文选学研究三大领域。俞先生的建安文学研究基本围绕作家生平事迹考辨与作家文集的辑校编纂这些基础工作展开,重点集中在曹植和建安七子的研究上,不仅为建安文学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作家生平、思想乃至创作等方面的资料,而且为建安文学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文本。其研究成果不仅是新时期建安文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也为后人进行建安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江淹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江淹作品的整理与江淹年谱的编纂。俞先生的文选学研究是其最近20多年用力最勤的地方,与"新选学"的发展基本同步,是"新选学"研究的缩影和代表。  相似文献   

13.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会稽人。他是宋末元初的著名词人,有《碧山乐府》(又名《花外集》)传世。《全宋词》在孙人和《花外集》校本外,增辑十三首(其中据《阳春白雪》辑得六首,据《绝妙好词》辑得七首),共得词六十四首。除此之外,碧山的作品几无可见。这对考证他的生平,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近几十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王氏生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刊作者     
钱振钢,1954年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仟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茅盾研究》编委。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出版专著《走向新大陆——中国现代作家与中美文化交流》,主编由全国20余所高校教师合作的《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参加编写由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及其他学术著作10余种。担任《茅盾研究》第八辑、第九辑的执行编委。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等期刊上发表鲁讯研究、沈从文研究、张爱玲研究、老舍研究、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30余篇。其…  相似文献   

15.
关于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建民 《河北学刊》2001,21(3):47-51
用“中国 2 0世纪文学”的概念来涵盖现当代文学的概念不如用“中国五四新文学”更为科学和合理。考察现当代作家作品 ,都要把其放到五四新文学这个大的源流中来分析和定位。文学史可以有普及型和研究型的两种类型。评价一部作品 ,应主要从审美、价值和道德三个方面来衡量 ;评价一个作家 ,应该和同时代作家来做横向比较并考察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据《全宋诗》、《全宋词》、《全宋文》统计,宋代江西有作品传世的文学家共1359人。本文用历史人口学及人口结构学的方法,对宋代江西文学家的性别结构、身份结构及年寿结构进行考察。统计结果显示,宋代江西女性文学处于相当薄弱的地位,且"家族现象"特征明显。进士极具创作活力,是宋代江西文学的一支重要创作队伍。僧道、宗室文学家的文学创作活跃,人均创作量高于宋代江西文学家的平均水平。60-69岁、70-79岁、50-59岁这三个年寿段的文学家在宋代江西文学中创作力最旺盛。  相似文献   

17.
刘兴晖 《兰州学刊》2009,(9):174-176
唐圭璋先生先后在朱祖谋《宋词三百首》原编、重编本的基础上编成《宋词三百首笺》和《宋词三百首笺注》,促进了《宋词三百首》的广泛传播。《唐宋词简释》则是对《宋词三百首》选词的补充和完善,其间体例和选词的变化,呈现出唐圭璋先生词学思想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由李逸涛先生主编的《当代文学创作潮流》一书出版了。这是一本主要供成人高师专科起点的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与已经出版的各种高校当代文学教材相比,这本教材因其简明实用、重点突出、体例新颖而见长。首先,这本教材侧重从文学创作潮流的角度勾勒当代文学的发展轮廓,也就从纷纭复杂的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中抓住了主要线索。因为每一时期的文学,大都有其占主导地位的创作倾向,这些主导的倾向最能显示出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生活的某些本质联系。即使在1985年文学创作思潮多元化以后,我们依然可以从“多元”中清理出格外引…  相似文献   

19.
当代的词学研究,邓乔彬先生是不容忽视的一家,所著《唐宋词美学》、《中国词学批评史》(合作)、《宋词与人生》等已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今先生把二十余年发表的词学论文择要辑为一编,名日《词学廿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作为自己重新研究词学的一个新起点。该书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宏观的纵览,有论文5篇;二是词人词作研究,有论文11篇;三是词学理论研究,有论文3篇。另有学术史论文1篇。每个方面的内容都有特色,试分述如下。一、关于宏观的纵览这一部分主要用文化批评的方法,将词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意…  相似文献   

20.
词始于唐而盛于宋 ,宋词向来被誉为“一代之胜” ;唐宋词也成了中国词学史上谈论的热点。而传统词学则往往注重唐宋词体本身的文学性、抒情性、艺术风格以及词律、版本等方面的研究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则将唐宋词置于唐宋社会与文化这个大背景下 ,考察其原生状态、功能特征及繁衍发展 ,这不仅体现了著者不安于传统而勇于开拓的学术精神 ,更重要的是为推进词学的发展 ,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大量事实表明 ,词在唐宋两代并非仅仅作为文学现象而存在。词的产生不但需要燕乐风行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环境 ,它同时涉及当时的社会风习 ,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